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926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包括用于隧道爆破孔钻孔的数控台车,数控台车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凹槽壳体,凹槽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工位切换机构,工位切换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爆破点测量机构,工位切换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孔机构。该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通过在切换皮带传动带动下底板水平移动时,使卡杆沿着轨迹槽进行运动,从而当卡杆移动至轨迹槽的低处时可拉动驱动杆向下伸缩,进而牵引安装底板向下运动,实现错位完成工位切换,进而避免架设以及拆卸多种设备即可完成隧道的爆破点测量以及钻孔,从而提高了隧道爆破的效率。道爆破的效率。道爆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爆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超欠挖是导致隧道工程亏损的原因之一,必须保证钻孔位置、方向和深度准确,才能达到设计开挖要求。其中掌子面施工条件恶劣,工人钻孔时角度控制无法精确,容易造成隧道超欠挖。
[0003]目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爆破孔起爆技术被广泛应用,现有的爆破孔位置参数现场测量放样与定位往往需要架设测量设备后多人配合工作,过程繁琐、操作复杂,定位效果易受工人经验、技术与配合度影响,且单次测量定位仅能给出单个爆破孔,耗时耗力,大大限制爆破效果和开挖效率,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提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包括用于隧道爆破孔钻孔的数控台车,所述数控台车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凹槽壳体,所述凹槽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水平前进的行驶轮,所述凹槽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工位切换机构,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爆破点测量机构,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孔机构。
[0006]其中,所述工位切换机构可在所述凹槽壳体的上端进行动作,从而使凹槽壳体前端工位进行爆破点测量以及爆破点钻孔。
[0007]其中,所述爆破点测量机构在所述凹槽壳体前端时对隧道爆破切面进行扫描分析而确定爆破点。<br/>[0008]其中,所述钻孔机构通过所述工位切换机构切换至所述凹槽壳体前端,并根据所述爆破点测量机构测量的数据进行逐一钻孔。
[0009]优选地,所述工位切换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壳体两侧内壁的皮带轮,两端的上下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张紧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张紧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切换皮带,所述凹槽壳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一端所述皮带轮的轮轴固定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工位切换机构进行驱动而实现不同工位的切换,进而便于实现隧道定点爆破,从而使驱动电机进行动作,在皮带轮的传动下,切换皮带进行转动,使得切换皮带两端的机构进行左右转换,为了使切换皮带保持工位的切换,则通过水平移动张紧轮可实现切换皮带的张紧。
[0011]优选地,所述工位切换机构还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凹槽壳体两侧表面的移动口,所述凹槽壳体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气缸,所述移动口的两侧表面滑动卡接有拉动
板,所述拉动板的表面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张紧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气缸的拉动杆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拉动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驱动张紧轮进行张紧,从而使拉动气缸进行动作,使其拉动杆拉动拉动板,进而使张紧轮在缓冲弹簧的缓冲下沿着移动口进行水平移动,实现切换皮带的张紧。
[0013]优选地,所述工位切换机构还包括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壳体上表面的上滑轨,所述上滑轨的外表面滑动卡接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切换皮带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凹槽壳体的下端内侧壁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下滑轨,所述下滑轨的外表面滑动卡接有下滑块,所述下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切换皮带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切换皮带的转动进行工位切换,同时在切换工位时进行导向限位,则通过设置上滑轨与一工位进行连接,同时设置下滑轨与另一工位进行连接,并且分别通过上滑块、下滑块与切换皮带进行连接,从而可使切换皮带传动时,使得上滑块与下滑块的位置进行切换。
[0015]优选地,所述工位切换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下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呈对称分布并通过开设的滑孔滑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工位切换时不相互阻挡,从而通过在下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伸缩杆和压缩弹簧安装安装底板,进而在进行切换工位时使安装底板压缩伸缩杆,使安装底板上的结构高度进行调节,因而可使上滑块与下滑块连接的结构进行错位切换。
[0017]优选地,所述工位切换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下表面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凹槽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轨迹槽,所述卡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轨迹槽的内壁滑动卡接。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驱动安装底板降低高低而进行错位切换工位,从而在切换皮带传动带动下底板水平移动时,使卡杆沿着轨迹槽进行运动,从而当卡杆移动至轨迹槽的低处时可拉动驱动杆向下伸缩,进而牵引安装底板向下运动,实现错位完成工位切换。
[0019]优选地,所述爆破点测量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上表面的转动底盘,所述转动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平脚,所述整平脚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数显屏,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型框。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帮助准确定位和控制爆破孔的位置和深度,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从而使安装底板切换移至凹槽壳体前端,使转动底盘上的数显屏对测量数据进行显示。
[0021]优选地,所述爆破点测量机构还包括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凹型框一侧表面的支撑球体,所述支撑球体的表面开设有十字滑槽,所述凹型框的内侧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呈十字交叠且交叠面相互滑动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交叠处滑动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十字滑槽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凹型框的相邻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
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扫描器。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扫描器、凹型框、数显屏、整平角、转动底盘构成全站仪,利用全站仪实时获取隧道断面的几何信息,确定爆破孔的位置、坐标和相对高度,但是目前的全站仪扫描区域受限,需要多次调整全站仪整体位置,从而使得隧道爆破效率降低,为了扩大全站仪的扫描区域,从而使数控台车将全站仪送至隧道截面的中部,通过凹型框上的两个减速电机分别依次动作,从而使得两个调节杆依次转动,进而带动活动杆沿着调节槽滑动,并且活动杆尾端的衔接块依次在十字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活动杆拨动扫描器对隧道截面进行扫描,进而确定爆破孔的位置、坐标和相对高度,并使分析的数据依次在数显屏上记录,通过记录的数据依次进行钻孔。
[0023]优选地,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滑块上表面的驱动底座,所述驱动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包括用于隧道爆破孔钻孔的数控台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台车(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凹槽壳体(2),所述凹槽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水平前进的行驶轮(3),所述凹槽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工位切换机构(4),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的一端设置有爆破点测量机构(6),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孔机构(8);其中,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可在所述凹槽壳体(2)的上端进行动作,从而使凹槽壳体(2)前端工位进行爆破点测量以及爆破点钻孔;其中,所述爆破点测量机构(6)在所述凹槽壳体(2)前端时对隧道爆破切面进行扫描分析而确定爆破点;其中,所述钻孔机构(8)通过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切换至所述凹槽壳体(2)前端,并根据所述爆破点测量机构(6)测量的数据进行逐一钻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壳体(2)两侧内壁的皮带轮(41),两端的上下两个皮带轮(4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张紧轮(42),所述皮带轮(41)与所述张紧轮(42)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切换皮带(43),所述凹槽壳体(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4),所述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一端所述皮带轮(41)的轮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还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凹槽壳体(2)两侧表面的移动口(45),所述凹槽壳体(2)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气缸(46),所述移动口(45)的两侧表面滑动卡接有拉动板(47),所述拉动板(47)的表面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张紧轮(42)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气缸(46)的拉动杆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48),所述缓冲弹簧(48)的自由端与所述拉动板(4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还包括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壳体(2)上表面的上滑轨(49),所述上滑轨(49)的外表面滑动卡接有上滑块(50),所述上滑块(50)的一端与所述切换皮带(4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所述凹槽壳体(2)的下端内侧壁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下滑轨(52),所述下滑轨(52)的外表面滑动卡接有下滑块(51),所述下滑块(51)的一端与所述切换皮带(43)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还包括与所述下滑块(5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下底板(53),所述下底板(53)的上表面呈对称分布并通过开设的滑孔滑动套接有伸缩杆(54),所述伸缩杆(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55),所述伸缩杆(5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压缩弹簧(56),所述压缩弹簧(56)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底板(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超欠挖控制的爆破孔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55)下表面的驱动杆(57),所述驱动杆(57)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杆(58),所述凹槽壳体(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伟韩德明仝亚刚马斌李敏郑丽丽雷彦杰李建荣杨连贵代青华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