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诱导矫治器及其设计、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08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1
本申请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及其设计、制造方法,通过获取者的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颌平面倾斜角度并确定前牙引导区域,在初始牙颌数字模型中建立未萌出前牙的牙齿模型形成第一牙颌模型,调整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置和倾斜角度,基于调整后的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齿模型,在第一牙颌模型中生成导轨模型以与第一牙颌模型结合形成第二牙颌模型,根据第二牙颌模型生成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根据颌平面倾斜角度调整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的颌垫厚度和导轨槽深度得到最终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从而可得到适配患者的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以有效改善前牙龅牙、前牙反颌和颌平面倾斜角度过大的情况。面倾斜角度过大的情况。面倾斜角度过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咬合诱导矫治器及其设计、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口腔正畸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及其设计、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时候会由于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不良生活习等原因而引起牙齿排列不齐、牙齿与骨骼关系不协调等畸形(简称错颌畸形,又称牙面异常),其中,尤其容易出现前牙龅牙、前牙反颌以及颌平面倾斜角度过大的情况,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引起龋齿、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病等疾病。因此,有必要对错颌畸形的牙齿进行正畸,以克服前牙龅牙、前牙反颌和颌平面倾斜角度过大的问题。
[0003]咬合诱导矫治器是一种基于OMT疗法(Oral Myofunctional Therapy,口腔肌功能疗法)设计的口腔肌功能训练器。这种创新性医疗器械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刺激儿童患者颞下颌关节发育,重新调整咬合关系以达到正常颌面的发育,其通过多方向上柔和力的使用,调整牙列的位置及牙弓形态,与传统的活动矫治器和托槽矫治器相比,更适用于儿童早期矫治。
[0004]儿童通常在6

8岁处于替换前牙的时期,此时前牙未萌出,目前的硅胶矫治牙套,前牙区域无法根据患者前牙未萌出的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无法对前牙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畸形进行有效矫正,具体包括以下局限:1.在前牙龅牙的时候,上下颌深覆盖超过4mm时,前牙难以进入牙槽;2.在个别前牙反颌的时候,前牙牙槽形状与反颌牙齿不匹配,无法佩戴;3.前牙牙槽无法给牙齿定向施加矫治力。
[0005]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及其设计、制造方法,可得到针对患者的前牙生长状况的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以有效改善前牙龅牙、前牙反颌和颌平面倾斜角度过大的情况。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用于针对具有至少一个未萌出前牙的患者设计咬合诱导矫治器,包括步骤:A1.获取者的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颌平面倾斜角度,并确定前牙引导区域;A2.在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中建立未萌出前牙的牙齿模型,形成第一牙颌模型;A3.在所述第一牙颌模型中调整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置和倾斜角度;A4.基于调整后的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齿模型,在所述第一牙颌模型中生成导轨模型,并用所述导轨模型与所述第一牙颌模型结合形成第二牙颌模型;A5.根据所述第二牙颌模型生成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所述咬合诱导
矫治器数字模型包含与所述导轨模型相适配的导轨槽;A6.根据所述颌平面倾斜角度,调整所述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的颌垫厚度和导轨槽深度,得到最终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
[0008]根据患者的初始牙颌数字模型进行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的个性化设计,使得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与使用者的牙颌生长情况更适配,避免出现无法佩戴的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正畸效果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此外,通过在前牙引导区域设置导轨模型,基于该导轨模型可在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中的前牙区形成对应的导轨槽,通过导轨槽对前牙引导区域的所有牙齿的生长进行引导,能够有效改善前牙龅牙、前牙反颌的情况,同时,通过调节颌垫厚度和导轨槽深度能够实现对颌平面倾斜角度的矫正,改善颌平面倾斜角度过大的问题。
[0009]可选地,所述确定前牙引导区域的步骤包括:把预设的前牙区域作为所述前牙引导区域。
[0010]可选地,所述确定前牙引导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未萌出前牙的分布位置,确定所述前牙引导区域。
[0011]根据未萌出前牙的实际分布位置来确定前牙引导区域,能够避免前牙引导区域设置得过大或过小,保证通过引导进行初步矫正的区域大小合适,保证对前牙龅牙、前牙反颌的矫正效果。
[0012]优选地,步骤A3包括:确定使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契合目标牙弓弓形的总位移和总矫正角度;根据所述总位移和总矫正角度对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移和矫正角度进行分步设计,以得到单步位移量和单步矫正角度;根据所述单步位移量和单步矫正角度调整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置和倾斜角度。
[0013]通过对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进行位置和倾斜角度调整,后续根据调整后的牙齿模型进行导轨模型的建立,可以使最终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中的导轨槽对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进行有效的引导作用,使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逐渐契合于目标牙弓弓形。
[0014]可选地,步骤A4包括:B1.建立穿过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龈边缘的辅助平面,并把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修正后牙齿投影到所述辅助平面;B2.在所述辅助平面内生成所有所述修正后牙齿的投影的封闭包络线,记为第一封闭包络线;B3.用所述第一封闭包络线所包围的平面朝远离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龈的方向拉伸形成对应的所述导轨模型;B4.用所述导轨模型与所述第一牙颌模型作布尔和运算,得到所述第二牙颌模型。
[0015]可选地,步骤A4包括:C1.根据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齿模型的形状尺寸生成分别位于所述牙齿模型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上封闭包络线、中封闭包络线和下封闭包络线;
C2.以所述上封闭包络线包围的平面作为顶面,以所述下封闭包络线包围的平面作为底面,以所述上封闭包络线、所述中封闭包络线和所述下封闭包络线作为轨道进行扫略生成周面,用所述顶面、所述底面和所述周面围成实体得到对应的所述导轨模型;C3.用所述导轨模型与所述第一牙颌模型作布尔和运算,得到所述第二牙颌模型。
[0016]优选地,步骤A5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牙颌模型生成咬合诱导矫治器主体基块;用所述第二牙颌模型与所述咬合诱导矫治器主体基块作布尔减运算的,得到包含所述导轨槽的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
[0017]优选地,步骤A6包括:根据所述颌平面倾斜角度,减小上牙颌的导轨槽的深度,并对下牙颌的后牙区的颌垫进行增厚,得到最终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
[0018]通过减小上牙颌的导轨槽的深度,可对上前牙形成向上的矫治力,同时,通过对下牙颌的后牙区的颌垫进行增厚,可对下后牙形成向下的矫治力,在该两个矫治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使颌平面的后侧逐渐抬高且前侧逐渐下降,最终使颌平面的倾斜角度达到目标倾斜角度。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权前文所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生成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S2.采用3D打印工艺,根据所述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打印得到咬合诱导矫治器。
[002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包括唇侧外壁、舌侧外壁、设置在所述唇侧外壁和所述舌侧外壁之间的上齿槽和下齿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齿槽和所述下齿槽之间的颌垫;所述上齿槽和下齿槽的前牙区具有导轨槽,所述咬合诱导矫治器通过前文所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的制造方法制造得到。
[0021]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咬合诱导矫治器及其设计、制造方法,根据患者的初始牙颌数字模型进行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的个性化设计,使得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用于针对具有至少一个未萌出前牙的患者设计咬合诱导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1.获取者的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颌平面倾斜角度,并确定前牙引导区域;A2.在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中建立未萌出前牙的牙齿模型,形成第一牙颌模型;A3.在所述第一牙颌模型中调整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置和倾斜角度;A4.基于调整后的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齿模型,在所述第一牙颌模型中生成导轨模型,并用所述导轨模型与所述第一牙颌模型结合形成第二牙颌模型;A5.根据所述第二牙颌模型生成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所述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包含与所述导轨模型相适配的导轨槽;A6.根据所述颌平面倾斜角度,调整所述初步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的颌垫厚度和导轨槽深度,得到最终的咬合诱导矫治器数字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前牙引导区域的步骤包括:把预设的前牙区域作为所述前牙引导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前牙引导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未萌出前牙的分布位置,确定所述前牙引导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包括:确定使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契合目标牙弓弓形的总位移和总矫正角度;根据所述总位移和总矫正角度对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移和矫正角度进行分步设计,以得到单步位移量和单步矫正角度;根据所述单步位移量和单步矫正角度调整所述前牙引导区域中的牙齿模型的位置和倾斜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诱导矫治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包括:B1.建立穿过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牙龈边缘的辅助平面,并把所述前牙引导区域的修正后牙齿投影到所述辅助平面;B2.在所述辅助平面内生成所有所述修正后牙齿的投影的封闭包络线,记为第一封闭包络线;B3.用所述第一封闭包络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嵩陈启兴王茜王烨张运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聚利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