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00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井管内部套结有内吸水管,内吸水管顶部与横分管连通,横分管一端设有转动内管,转动内管与转动管密封套结,转动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水管,横分管另一端设有流入竖管,流入竖管上端通过顶管与流出竖管连通,流出竖管、顶管和流入竖管组成倒U形结构。依靠承压水自身的压力,可以调节转动管的角度,以至于调节主动出水主管和主动出水副管的角度和高度,使得水以较慢的速度流出,不会发生危险,当水压较小时,调整转动管的角度,继续流出,当压力不足时,可以打开主阀门,关闭副阀门,从流出竖管流出,由于充满水的管道内部压力恒定,依靠管道恒压,底部的低压水可以从流出竖管流出。水可以从流出竖管流出。水可以从流出竖管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地下空间的开挖范围越来越大,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在基坑挖掘过程中,需要对基坑进行有效降水,确保施工的安全,对于承压水降水来说,施工过程中既要防止由于降水不足造成的坑内突涌,还要避免由于降水过度造成的土体沉降。
[0003]如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1254962 A提供的“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及降水方法”,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包括井管、充气管、出水管;井管内设置一逆止阀,逆止阀打开方向为向上;井管外位于逆止阀上方固定至少一密封袋,注浆管伸入密封袋内;出水管自上而下伸入井管内,其下端位于逆止阀上方;充气管一端伸入井管内,另一端与压力气源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不采用潜水泵,缩减单井直径,降低单井成本,提高施工柔性可调节性,提高施工可靠性,简化施工工序;形成高强度密封止水结构;采用过滤器外包透水结构的过滤段结构型式,可于地面预制完成,成孔后直接下放井结构注浆密封后即完成井施工,无需填滤料、填粘土球等工序,施工便捷高效;采用气动循环出水,无需设置潜水泵,降水井造价经济且运营节能,但是在抽水过程中,由于承压水底部压力随着抽水的过程不断进行变化,底部的压力大,顶部的压力小,抽水过程中对管道的压力不断变化,会发生爆管的危险,使得抽水机械因压力变化,受压影响设备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解决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的技术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井管内部套结有内吸水管,内吸水管顶部与横分管连通,横分管一端设有转动内管,转动内管与转动管密封套结,转动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水管,横分管另一端设有流入竖管,流入竖管上端通过顶管与流出竖管连通,流出竖管、顶管和流入竖管组成倒U形结构。
[0006]优选方案中,井管上端顶部还设有顶限位环,顶限位环内部套结有固定胶垫,固定胶垫套在内吸水管上。
[0007]优选方案中,井管中部内部还设有底浮盘,底浮盘套在内吸水管上。
[0008]优选方案中,井管下端套接有底锥件,底锥件上方设有内部沉淀管,内部沉淀管套结在井管内部。
[0009]优选方案中,井管下端外部还套结有过滤器管。
[0010]优选方案中,井管外臂还设有多个侧孔。
[0011]优选方案中,内吸水管顶部还设有顶密封盖板。
[0012]优选方案中,顶密封盖板下方还设有黏土填充环,黏土填充环套结在内吸水管上,
黏土填充环外壁用于填充黏土。
[0013]优选方案中,横分管上设有副阀门和主阀门,副阀门和主阀门分部设置在内吸水管两侧位置。
[0014]优选方案中,转动内管两端还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两端折弯段内壁还设有调节卡盘,转动管两端与调节卡盘转动密封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通过在井管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顶限位环,在顶限位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胶垫,在固定胶垫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内吸水管,在内吸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浮盘,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由于浮力的作用,内吸水管位于水面底部的一定距离,不会落到水的底部也不会随着水的抽出,离开水面,可以保证内吸水管随着水面的下降而下降,保持内吸水管中部的水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样在抽水过程中不需要对内吸水管的位置进行调整,还可以保证内吸水管内部水压的恒定。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通过在内吸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分管,在横分管中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副阀门,在横分管中部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主阀门,在横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和转动内管,在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可转动的转动管,在横分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流入竖管,顶管和流出竖管,这样在承压水的抽出过程中,由于内吸水管中部水压的大致恒定,可以将水从转动管的主动出水主管和主动出水副管进行自动流出,依靠承压水自身的压力,可以调节转动管的角度,以至于调节主动出水主管和主动出水副管的角度和高度,使得水以较慢的速度流出,不会发生危险,当水压较小时,调整转动管的角度,继续流出,当压力不足时,可以打开主阀门,关闭副阀门,从流出竖管流出,由于充满水的管道内部压力恒定,依靠管道恒压,底部的低压水可以从流出竖管流出。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的井管处结构示意图;图4 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分管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井管1;过滤器管2;底锥件3;顶密封盖板4;黏土填充环5;主动出水主管6;主动出水副管7;内部沉淀管8;底浮盘9;顶限位环10;主阀门11;流出竖管12;流入竖管13;内吸水管14;固定胶垫15;侧孔16;转动管17;转动内管18;固定架19;主调节卡盘20;副调节卡盘21;副阀门22;横分管23;顶管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井管1内部套结有内吸水管14,内吸水管14顶部与横分管23连通,横分管23一端设有转动内管18,转动内管18与转动管17密封套结,转动管17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水管,横分管23另一端设有流入竖管13,流入竖管13上端通过
顶管24与流出竖管12连通,流出竖管12、顶管24和流入竖管13组成倒U形结构。
[0020]优选方案中,井管1上端顶部还设有顶限位环10,顶限位环10内部套结有固定胶垫15,固定胶垫15套在内吸水管14上。所述井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锥件3,所述底锥件3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内部沉淀管8,所述井管1底部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过滤器管2,所述井管1的一周均匀开设有侧孔16,所述井管1中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限位环10,所述顶限位环10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固定胶垫15,所述固定胶垫15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内吸水管14,所述井管1内部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底浮盘9,所述底浮盘9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内吸水管14,所述内吸水管14顶部的外部套接有黏土层5,所述内吸水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密封盖板4,所述内吸水管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分管23,所述横分管23中部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副阀门22,所述横分管23中部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主阀门11,所述横分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内管18,所述横分管23的端部套接有固定架19,所述固定架19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副调节卡盘21,所述固定架19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主调节卡盘20,所述主调节卡盘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17,所述转动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调节卡盘21,所述转动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出水主管6,所述转动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出水副管7,所述横分管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流入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其特征是:井管(1)内部套结有内吸水管(14),内吸水管(14)顶部与横分管(23)连通,横分管(23)一端设有转动内管(18),转动内管(18)与转动管(17)密封套结,转动管(17)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水管,横分管(23)另一端设有流入竖管(13),流入竖管(13)上端通过顶管(24)与流出竖管(12)连通,流出竖管(12)、顶管(24)和流入竖管(13)组成倒U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其特征是:井管(1)上端顶部还设有顶限位环(10),顶限位环(10)内部套结有固定胶垫(15),固定胶垫(15)套在内吸水管(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其特征是:井管(1)中部内部还设有底浮盘(9),底浮盘(9)套在内吸水管(1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压水快速降水结构,其特征是:井管(1)下端套接有底锥件(3),底锥件(3)上方设有内部沉淀管(8),内部沉淀管(8)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知明袁冉军周小进李伟钟炜刘行超石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