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88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涉及打孔装置领域,该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竖杆,竖杆顶部连接有基座,基座前侧滑动配合有驱动座,驱动座前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前端连接有硅胶套,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电机、钻针和圆柱块,钻针枢接在圆柱块中心处,圆柱块前端穿过硅胶套,钻针前端延伸至硅胶套内,钻针后端与电机传动轴连接。该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通过连接管、钻针、电机和硅胶套组成打孔组件,硅胶套起到防护效果,避免打孔过程中粉尘四处飘散。设立集尘箱对硅胶套内粉尘进行收集,避免后续粉尘清理比较麻烦。设立定位块、十字架,以此起到定位校准的目的,方便钻针对准打孔点,避免出现打孔偏差。孔偏差。孔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装置
,具体为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屋装修过程中,为了方便管路布设、空调安装等,需要在混凝土墙面的指定位置打孔。现有打孔设备包括钻筒和钻机,钻机带动钻筒转动在墙面上钻孔。1、钻孔机在进行钻孔时产生的灰尘直接喷向装修工人,飞溅到装修工人眼部容易造成损伤,吸入大量的粉尘容易造成气管发炎,在钻孔的外侧边缘处会沾染很多灰尘,后续清理比较麻烦;2、现有钻孔机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打孔深度,孔的深度都是根据装修工人的经验来控制的,孔深不够的时候需要再次进行打孔,这样会扩大孔的直径,影响安装配件的安装稳定性,孔过深容易降低钻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竖杆,竖杆顶部连接有基座,基座前侧滑动配合有驱动座,驱动座前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前端连接有硅胶套,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电机、钻针和圆柱块,钻针枢接在圆柱块中心处,圆柱块前端穿过硅胶套,钻针前端延伸至硅胶套内,钻针后端与电机传动轴连接。
[0007]所述圆柱块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一,硅胶套中央处连接有凸起,凸起与凹槽一滑动配合,圆柱块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二,连接管内壁连接有支棒,支棒前端连接有由马达驱动的压轮,压轮与凹槽二内壁抵触,所述凹槽一内设有弹簧。
[0008]还包括有集尘箱,集尘箱连接有上软管、下软管,所述上软管与下软管均与硅胶套对接连通,所述上软管位于下软管上方,集尘箱用于吸收打孔时产生的粉尘。
[0009]优选的,还包括有十字架、定位块,十字架端部与硅胶套连接,定位块粘接在墙面打孔位置,十字架中心处开设有孔洞一、定位块中心处开设有孔洞二,钻针能够穿过孔洞一、孔洞二,所述孔洞二用于对准与墙面打孔位置。
[0010]所述定位块背面设有发光器,十字架正面设有光束感应探头,当铁丝环射出光线照射在光束感应探头上,孔洞一与孔洞二相对齐。
[0011]优选的,所述所述连接管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配合有铁棒,连接管表面相对于滑槽下方开设有刻度线,所述连接管内壁连接有夹层,夹层呈横向布置,电机侧边设有夹片,夹片与夹层滑动配合,所述电机顶部设有磁铁块,磁铁块位于铁棒正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十字架正面镶嵌有磁圈,磁圈与孔洞一处于同心圆布置,定位块正面
设有双面胶,定位块背面连接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环绕成圈,弹性薄膜内镶嵌有铁丝环,当定位块与十字架相对齐时,磁圈吸住铁丝环使得弹性薄膜被拉长。
[0013]优选的,所述集尘箱内部开设有气腔、收集腔,气腔与外界连通,气腔与收集腔之间设有滤板,气腔内设有气泵一,气泵一与上软管对接连通,收集腔内设有气泵二,气泵二与下软管对接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基座正面连接有框架、滑轨,框架位于滑轨正上方,驱动座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与框架内壁抵触,所述驱动座底部连接有支架,支架下端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集尘箱外侧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各个电子零件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竖杆内部中空,竖杆内滑动配合有竖直的滑杆,滑杆上端延伸至竖杆外,所述竖杆杆身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螺孔,竖杆外侧设有螺栓,螺栓穿过螺孔、滑杆,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通过连接管、钻针、电机和硅胶套组成打孔组件,硅胶套起到防护效果,避免打孔过程中粉尘四处飘散。设立集尘箱对硅胶套内粉尘进行收集,避免后续粉尘清理比较麻烦。设立定位块、十字架,以此起到定位校准的目的,方便钻针对准打孔点,避免出现打孔偏差。
[0019]2、该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连接管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配合有铁棒,通过电机、磁铁块、夹层和夹片配合,用于反馈钻针移动距离,从而方便工人知晓钻针进入墙面深度,方便工人操控,避免打孔深度不够,二次打孔导致孔的直径扩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管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圆柱块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十字架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集尘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底座、2竖杆、21滑杆、22螺孔、23螺栓、24螺母、3基座、31框架、32滑轨、4驱动座、41支架、5连接管、51滑槽、52铁棒、53刻度线、54夹层、6硅胶套、61凸起、7集尘箱、71气腔、72收集腔、73气泵一、731上软管、74气泵二、741下软管、75滤板、8电机、81夹片、82磁铁块、9钻针、10圆柱块、101凹槽一、102弹簧、103凹槽二、11支棒、12压轮、13十字架、131孔洞一、132磁圈、133光束感应探头、14定位块、141孔洞二、142发光器、143弹性薄膜、144铁丝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如图1

8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
顶部焊接有竖杆2,竖杆2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座3,基座3前侧滑动配合有驱动座4,驱动座4前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5,连接管5前端固定安装有硅胶套6。
[0030]如附图5所示,连接管5内设有电机8、钻针9和圆柱块10,钻针9枢接在圆柱块10中心处,圆柱块10前端穿过硅胶套6,钻针9前端延伸至硅胶套6内,钻针9后端与电机8传动轴焊接。
[0031]圆柱块10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一101,硅胶套6中央处连接有凸起61,硅胶套6与凸起61一体成型。凸起61与凹槽一101滑动配合,圆柱块10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二103,连接管5内壁焊接有支棒11,支棒11前端固定安装有由马达驱动的压轮12。压轮12与凹槽二103内壁抵触,凹槽一101内设有弹簧102。弹簧102一端与凸起61固定粘接,弹簧102另一端与凹槽一101内壁焊接。
[0032]还包括有集尘箱7,集尘箱7固定安装有上软管731、下软管741,上软管731与下软管741均与硅胶套6对接连通,上软管731位于下软管741上方,集尘箱7用于吸收打孔时产生的粉尘。
[0033]工作时,先将硅胶套6罩住墙面打孔位置,电机8传动轴带动钻针9旋转,压轮12转动推动圆柱块10向墙面靠近,令钻针9钻入墙面内。打孔产生的粉尘被硅胶套6罩住。从而解决打孔粉尘随处飘散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竖杆(2),竖杆(2)顶部连接有基座(3),基座(3)前侧滑动配合有驱动座(4),驱动座(4)前侧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前端连接有硅胶套(6),所述连接管(5)内设有电机(8)、钻针(9)和圆柱块(10),钻针(9)枢接在圆柱块(10)中心处,圆柱块(10)前端穿过硅胶套(6),钻针(9)前端延伸至硅胶套(6)内,钻针(9)后端与电机(8)传动轴连接;所述圆柱块(10)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一(101),硅胶套(6)中央处连接有凸起(61),凸起(61)与凹槽一(101)滑动配合,圆柱块(10)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二(103),连接管(5)内壁连接有支棒(11),支棒(11)前端连接有由马达驱动的压轮(12),压轮(12)与凹槽二(103)内壁抵触,所述凹槽一(101)内设有弹簧(102);还包括有集尘箱(7),集尘箱(7)连接有上软管(731)、下软管(741),所述上软管(731)与下软管(741)均与硅胶套(6)对接连通,所述上软管(731)位于下软管(741)上方,集尘箱(7)用于吸收打孔时产生的粉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十字架(13)、定位块(14),十字架(13)端部与硅胶套(6)连接,定位块(14)粘接在墙面打孔位置,十字架(13)中心处开设有孔洞一(131)、定位块(14)中心处开设有孔洞二(141),钻针(9)能够穿过孔洞一(131)、孔洞二(141),所述孔洞二(141)用于对准与墙面打孔位置;所述定位块(14)背面设有发光器(142),十字架(13)正面设有光束感应探头(133),当铁丝环(144)射出光线照射在光束感应探头(133)上,孔洞一(131)与孔洞二(141)相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面装修用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连接管(5)顶部开设有滑槽(51),滑槽(51)内滑动配合有铁棒(52),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邵洋李雪松马宝英贺祖爱张冲江俊美宿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