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87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绷带缠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有一对金属导轨,且一对金属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缠绕座,缠绕座上设置有步进电机、齿轮组件和不完全齿环,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组件相连接,齿轮组件驱动不完全齿环进行转动,不完全齿环圆周边上开设有第一缺口,不完全齿环的外侧壁还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圆筒,圆筒的外壁缠绕有绷带卷,缠绕座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绷带的自动化缠绕操作,无需医务人员进行手工缠绕,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工作效率高,也不易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绷带缠绕
,具体说是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创伤是以急性创伤为主,在对伤口进行处理时,通常需要使用绷带对外部伤口进行包扎,医护人员在对四肢关节包扎时,经常需要双手交替绷带,然后一圈圈来回缠绕,这样不仅延长了包扎时间,其过程较麻烦,并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如果操作不当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0003]如公开号为CN20861113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创伤骨外科绷带缠绕装置,包括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伸缩支杆相互连接,所述伸缩支杆由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组成,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连接处套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设有支撑底板;但现有技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绷带依旧需要医护进行人工缠绕,操作繁琐且费时,也会耗费医务人员的体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有一对金属导轨(2),且一对所述金属导轨(2)上滑动安装有缠绕座(3),所述缠绕座(3)上设置有步进电机(4)、齿轮组件(5)和不完全齿环(6),所述步进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组件(5)相连接,所述齿轮组件(5)驱动所述不完全齿环(6)进行转动,所述不完全齿环(6)圆周边上开设有第一缺口(7),所述不完全齿环(6)的外侧壁还固定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上转动安装有圆筒(9),所述圆筒(9)的外壁缠绕有绷带卷(10),所述缠绕座(3)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缺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5)包括锥形齿轮(501)、双层齿轮(502)、中间齿轮(503)和传动齿轮(504),所述双层齿轮(502)的上层齿牙与所述锥形齿轮(501)啮合连接,所述双层齿轮(502)的下层齿牙外壁对称啮合连接有一对所述中间齿轮(503),一对所述中间齿轮(503)的外壁均啮合连接有所述传动齿轮(504),一对所述传动齿轮(504)的外壁共同与所述不完全齿环(6)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座(3)上还开设有环形槽(12),所述环形槽(12)内部转动设置有所述不完全齿环(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创伤绷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还固定有左立板(13)和右立板(14),所述左立板(13)的右侧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文周重刚汪洋陈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