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组合物、祛痘精华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67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组合物、祛痘精华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祛痘组合物包括白柳树皮提取物、红木籽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穿心莲叶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桃柁酚和环糊精,通过选用多种植物提取物,具有刺激性低,无耐药性的优点,同时,其通过抑菌消炎、改善毛孔、调控皮脂分泌、修复受损肌肤、淡化痘印,从而达到良好的祛痘效果,并增强皮肤修复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祛痘精华,包含该祛痘组合物,通过合理搭配,协同增效,从多方位出发,改善痘痘肌的皮肤状况,增强皮肤修复功能,祛痘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供的祛痘精华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制备容易,原料易于获取,适合大批量生产。适合大批量生产。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痘组合物、祛痘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化妆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祛痘组合物、祛痘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痘痘,学名痤疮,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痤疮的发病机理主要为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口的角化与阻塞、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炎症反应。
[0003]祛痘产品主要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平衡皮肤油脂分泌,促进老化角质的脱落,松解堆积在皮脂腺开口处的角质形成细胞,纠正毛囊口的角化异常,使皮脂腺分泌物排泄通畅,从而抑制痘痘形成。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祛痘产品,含有抗生素和激素,长期使用肌肤会产生耐药性,且无法提升肌肤免疫力,无法减少皮肤过敏和粉刺再生,祛痘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祛痘组合物、祛痘精华及其制备方法,其选用多种植物提取物,具有刺激性低,无耐药性的优点,并可改善毛孔、调控皮脂分泌、抑菌、修复作用,从而以增强皮肤修复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祛痘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08][0009][0010]进一步地,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1][0012]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的祛痘组合物的祛痘精华,所述的祛痘精华还包括保湿剂、增稠剂、防腐剂和pH调节剂,按总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祛痘组合物的加入量为0.1

20%。
[0013]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丁二醇、丙二醇、1,3

丙二醇、1,2

戊二醇、异戊二醇、双丙甘醇、甲基丙二醇、和泛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剂选自苯氧乙醇、对羟基苯乙酮、1,2

己二醇、辛甘醇、辛酰羟肟酸、氯苯甘醚、邻伞花烃
‑5‑
醇、羟苯甲酯、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苯甲酸及其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稠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6、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铵、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甲基丙醇、三乙醇胺、精氨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祛痘精华的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8]S1.按质量配比称量各组分备用;
[0019]S2.将环糊精加入到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制成饱和溶液,之后与桃柁酚的乙醇溶液混合,恒温搅拌一定时间后,置冰箱冷藏静置后,抽滤,然后使之置于50

65℃烘箱内烘干,接着加入白柳树皮提取物、红木籽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穿心莲叶提取物和积雪草提取物,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祛痘组合物;
[0020]S3.将水、部分保湿剂和增稠剂加入乳化锅,均质3

5分钟,至粉类原料分散均匀,接着升温至80

85℃,保温10

20分钟,接着加入防腐剂搅拌、降温;
[0021]S4.降温至45℃以下,加入其余保湿剂、pH调节剂和步骤S2中制备的祛痘组合物,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过滤出料,即得所述的祛痘精华。
[0022]进一步地,步骤S2中,桃柁酚和乙醇质量比为1:2。
[0023]进一步地,步骤S2中,需要在冰箱冷藏静置10

15小时。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祛痘组合物选用多种植物提取物,具有刺激性低,无耐药性的优点,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祛痘组合物能够透过皮肤被吸收,通过抑菌消炎、改善毛孔、调控皮脂分泌、修复受损肌肤、淡化痘印,从而达到良好的祛痘效果,而且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皮肤修复功能;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祛痘精华,包含由多种植物提取物组成的祛痘组合物,通过合理搭配,协同增效,从多方位出发,改善痘痘肌的皮肤状况,增强皮肤修复功能,祛痘效果好;
[0027]3、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祛痘精华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制备容易,原料易于获取,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某受试者面部红区特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以下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只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同等替换,而没有创造性的成果所得到的的其他实施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揭露的数值是近似值,并非确定值。在误差或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在误差范围内的所有值而不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具体数值。
[0032]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33]下面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祛痘精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36]制备祛痘组合物
[0037]将5份环糊精加入到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制成饱和溶液,之后与5份的桃柁酚的乙醇溶液(桃柁酚和乙醇质量比为1:2)混合,恒温搅拌一定时间后,置冰箱冷藏静置过夜,抽滤,然后使之置于65℃烘箱内烘干,即得环糊精处理的桃柁酚,接着加入10份白柳树皮提取物、20份红木籽提取物、20份中国地黄根提取物、20份穿心莲叶提取物和20份积雪草提取物,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祛痘组合物;
[0038]制备祛痘精华
[0039]按照质量百分比,将水(至100%)、丙二醇5%、黄原胶0.1%和卡波姆0.2%加入乳化锅,均质3

5分钟,至粉类原料分散均匀,接着升温至80

85℃,保温10

20分钟,接着加入对羟基苯乙酮0.5%搅拌、降温;
[0040]S4.降温至45℃以下,加入1,2

己二醇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白柳树皮提取物0.001~50份;红木籽提取物0.001~50份;中国地黄根提取物0.001~50份;穿心莲叶提取物0.001~50份;积雪草提取物0.001~50份;桃柁酚0.001~20份;环糊精0.001~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白柳树皮提取物0.5~30份;红木籽提取物0.5~30份;中国地黄根提取物0.5~30份;穿心莲叶提取物0.5~20份;积雪草提取物0.5~50份;桃柁酚0.1~15份;环糊精0.1~15份。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组合物的祛痘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祛痘精华还包括保湿剂、增稠剂、防腐剂和pH调节剂,按总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祛痘组合物的加入量为0.1

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痘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丁二醇、丙二醇、1,3

丙二醇、1,2

戊二醇、异戊二醇、双丙甘醇、甲基丙二醇、和泛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痘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选自苯氧乙醇、对羟基苯乙酮、1,2

己二醇、辛甘醇、辛酰羟肟酸、氯苯甘醚、邻伞花烃
‑5‑
醇、羟苯甲酯、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苯甲酸及其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痘精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燕辉许晓煌邱鸿凯
申请(专利权)人: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