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62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监测装置包括:框架,具有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框体和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另一端可分离连接的板体;声级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爬行装置,在所述框体的三个侧壁和所述板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多个所述爬行装置共同作用在一个沿纵向延伸的管状物体上,以使所述框架可在所述管状物体上升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爬行装置工作;以及电池模块,用于向所述爬行装置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监测,从了降低了人力成本。从了降低了人力成本。从了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需要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而在每个监测点位,需要连续监测24小时,目前通常是安排2个监测小组,2个小组轮班开展噪声监测工作,做好相关环境信息、监测结果等监测记录工作,并保持24小时有人看守检测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和运行稳定,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数据安全,不缺失数据。由此可见,目前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的监测方式,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全程参与监测,以降低人力成本。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包括:框架,具有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框体和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另一端可分离连接的板体;声级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爬行装置,在所述框体的三个侧壁和所述板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多个所述爬行装置共同作用在一个沿纵向延伸的管状物体上,以使所述框架可在所述管状物体上升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爬行装置工作;以及电池模块,用于向所述爬行装置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0005]优选地,所述爬行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侧或所述板体的内侧;爬行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以及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爬行轮转动。
[0006]优选地,所述爬行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侧或所述板体的内侧,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螺杆,与所述框体或所述板体转动连接,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架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框体或所述板体的外侧;以及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的所述另一端。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基板和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连接臂,所述基板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管体,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杆体,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另一端与所述爬行轮转动连接;以及第一压簧,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和所述杆体抵接。
[0008]优选地,所述爬行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框架保持在所述管状物体上的辅助固定机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支架,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吸盘,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第二压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电磁吸盘抵接,用于使所述电磁吸盘具有向所述管体靠近的趋势。
[0009]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侧,其上设置有可使所述声级
计插入的卡槽;以及保持装置,用于使所述声级计保持在所述卡槽中。
[0010]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第二连接臂,沿纵向设置,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限位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上端;以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臂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
[0011]优选地,所述框体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可产生磁力的锁体,所述板体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所述锁体相互吸引的铁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个侧壁上,一端可与所述板体的所述另一端抵接;第三压簧,用于使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具有向所述板体的所述另一端靠近的趋势;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伸缩机构,具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以及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机构中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的连接部位铰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系统,包括上述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还包括: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壁上,且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目标人员的图像信息;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头转动;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人员的行为和职业信息进行分析;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处理模块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发出报警信息;语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处理模块的信息,并发出语音提示;以及移动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和接收所述报警信息。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是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声级计卡入到所述卡槽中;将所述框架套设在所述管状物体外;通过所述保持装置使所述声级计保持在所述卡槽中;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使所述爬行轮与所述管状物体的外表面抵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爬行装置工作,并使所述框架保持在一定高度;根据所述爬行装置保持的高度,通过控制模块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控制模块向所述爬行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控制指令,以调整所述框架的高度和向所述移动装置发出报警信息。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安装在路灯杆或电线杆等现成可利用的管状物体上,然后通过爬行装置爬升到一定高度后执行24小时连续监测作业。工作人员无需全程参与监测,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的A

A面剖视图;
[0019]图4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5为爬行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6为图4中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管状物体;
[0024]10、框架;11、框体;12、锁体;13、铁块;14、板体;
[0025]20、声级计;
[0026]30、爬行装置;31、安装架;311、基板;312、第一连接臂;3121、管体;3122、杆体;3123、第一压簧;32、爬行轮;33、第一电机;34、调节机构;341、第一滑槽;342、螺杆;343、手柄;35、辅助固定机构;351、支架;352、电磁吸盘;353、第二压簧;
[0027]40、安装座;41、卡槽;
[0028]50、保持装置;51、第二滑槽;52、第二连接臂;521、第一臂体;522、第二臂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具有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框体(11)和一端与所述框体(1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体(11)的另一端可分离连接的板体(14);声级计(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框体(11)的外侧;爬行装置(30),在所述框体(11)的三个侧壁和所述板体(1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多个所述爬行装置(30)共同作用在一个沿纵向延伸的管状物体(100)上,以使所述框架(10)可在所述管状物体(100)上升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爬行装置(30)工作;以及电池模块,用于向所述爬行装置(30)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装置(30)包括:安装架(31),设置在所述框体(11)的内侧或所述板体(14)的内侧;爬行轮(3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1)上;以及第一电机(33),用于驱动所述爬行轮(3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装置(30)还包括调节机构(34),所述调节机构(34)包括:第一滑槽(341),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11)的内侧或所述板体(14)的内侧,与所述安装架(31)滑动连接;螺杆(342),与所述框体(11)或所述板体(14)转动连接,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41)内、并与所述安装架(31)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框体(11)或所述板体(14)的外侧;以及手柄(343),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342)的所述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1)包括基板(311)和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基板(311)上的第一连接臂(312),所述基板(311)与所述螺杆(342)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滑槽(34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312)包括:管体(3121),一端与所述基板(311)固定连接;杆体(3122),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管体(3121)内,另一端与所述爬行轮(32)转动连接;以及第一压簧(3123),设置在所述管体(3121)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3121)和所述杆体(3122)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装置(3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框架(10)保持在所述管状物体(100)上的辅助固定机构(35),所述辅助固定机构(35)包括:支架(351),与所述杆体(31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吸盘(352),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351)上;以及第二压簧(353),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351)和所述电磁吸盘(352)抵接,用于使所述电磁吸盘(352)具有向所述管体(3121)靠近的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40),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11)的外侧,其上设置有可使所述声级计(20)插入的卡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玉会刘会芬王鹏飞朱标史绵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