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61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及制作方法,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表层、导流层、芯片层、吸收芯体层和防漏底膜,其中所述表层、导流层、芯片层以及吸收芯体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抑菌剂和除味剂,该抑菌剂成分包括银离子、铜离子和季铵盐抗菌剂,该除味剂成分包括疏水沸石粉末、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卫生巾吸收的经血有抑菌和除味效果,也对卫生巾接触到的皮肤有抑菌作用,提高卫生巾的抑菌作用,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卫生巾是一种妇女经期使用的卫生用品,主要的材质为棉、无纺布、纸浆或以上材质复合物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纸。女性经期时产生的经血伴有异味,且在卫生巾上容易滋生细菌,易感染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0003]现有的卫生巾抗菌技术主要现有卫生巾抗菌技术主要采用银离子、中药成分、甲壳素纤维、芳香纤维实现,利用芳香纤维散发的香味从而掩盖异味,利用甲壳素纤维自身较好的吸湿性可吸收部分体液,同时利用甲壳素纤维自身的抗菌除臭作用,可抑制细菌的滋生,实现去除异味。通过在吸收芯体中添加中药成分、纳米银实现抗菌效果。但抗菌成分物质未接触到人体皮肤,对卫生巾表层接触到的皮肤未有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及制作方法,对卫生巾吸收的经血有抑菌和除味效果,也对卫生巾接触到的皮肤有抑菌作用,提高卫生巾的抑菌作用,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表层、导流层、芯片层、吸收芯体层和防漏底膜,其中所述表层、导流层、芯片层以及吸收芯体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抑菌剂和除味剂,该抑菌剂成分包括银离子、铜离子和季铵盐抗菌剂,该除味剂成分包括疏水沸石粉末、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抑菌剂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银离子含量为0.01%

1%、铜离子含量为0.01%

2%,季铵盐抗菌剂含量为0.01%

3%。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抑菌剂喷洒在表层时,所述季铵盐抗菌剂为非溶出型季铵盐。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疏水沸石粉末的粒径<5μm。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为半胱氨酸。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使用疏水沸石作为除味剂时,所述疏水沸石粉末的含量为0.1g/
㎡‑
5g/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使用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作为除味剂时,所述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的含量为0.1g/
㎡‑
10g/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层、导流层、芯片层和吸收芯体层均采用无纺布制成。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漏底膜为防水透气膜层。
[0015]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抑菌剂和除味剂添加到表层、导流层、芯片层以及吸收芯体层中的至少一层;
[0017]S2,通过高温烘干制得含有抑菌和除味效果的无纺布;
[0018]S3,将表层、导流层、芯片层、吸收芯体层和防漏底膜依次叠放,并通过热熔胶进行粘合。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中加入银离子、铜离子和季铵盐抗菌剂进行混合得到含有抑菌成分的水溶液,将该水溶液通过喷涂的方式均匀喷涂到卫生巾各层上。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中将疏水沸石粉末通过固体喷洒的方式添加到吸收芯体层、芯片层和导流层中。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中将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通过喷涂的方式添加到卫生巾各层中。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1中将疏水沸石粉末和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进行混合后添加在吸收芯体层、芯片层和导流层上。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及制作方法,通过采用银离子、铜离子和季铵盐抗菌剂喷洒在卫生巾每一层,实现卫生巾的抑菌作用,满足对卫生巾表层接触到的皮肤也具有抑菌作用;通过采用疏水沸石粉末、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或两者的混合物喷洒在卫生巾的每一层,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完全去除异味。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表层1、导流层2、芯片层3、吸收芯体层4和防漏底膜5,所述表层1为全棉无纺布层,所述导流层2为聚丙烯无纺布层,所述芯片层3为聚丙烯无纺布层或全棉无纺布层,所述吸收芯体层4为由SAP高分子与木浆制成的全棉无纺布层、由SAP高分子复合芯体制成的全棉无纺布层或具有高吸收性的全棉无纺布层,所述防漏底膜5为防水透气膜层,通过热熔胶依次将各层进行粘合。
[0030]其中所述表层1、导流层2、芯片层3以及吸收芯体层4中的至少一层含有抑菌剂和
除味剂,该抑菌剂成分包括银离子、铜离子和季铵盐抗菌剂,所述抑菌剂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银离子含量为0.01%

1%、铜离子含量为0.01%

2%,季铵盐抗菌剂含量为0.01%

3%。当抑菌剂喷洒在表层1时,季铵盐抗菌剂为非溶出型季铵盐,通过在纤维表面与纤维形成化学键,使季铵盐与纤维发生化学结合,即通过化学界和方法停留在织物上,使表层1的无纺布具有耐久性和抑菌作用,经过与皮肤接触而直接作用于人体,达到抑制菌类生长的目的,接触皮肤也不会使皮肤有过敏或瘙痒等症状,并且非溶出型抗菌剂不会被人体的分泌物吸收而进入人体体内,对人体和环境有很高的安全性。
[0031]该除味剂成分为疏水沸石粉末,所述疏水沸石粉末的粒径<5μm,含量为0.1g/
㎡‑
5g/

,能够通过固体喷洒工艺添加在芯片3层、吸收芯体层4和导流层2,由于疏水沸石粉末的粒径<5μm,能够形成均匀的颗粒分布,使其作为除味成分喷洒在卫生巾上时不会让使用者觉得有不适感,且疏水沸石粉末具有疏水性,使沸石的水分吸附量减少,能够更好的吸附异味。
[0032]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表层、导流层、芯片层、吸收芯体层和防漏底膜,其中所述表层、导流层、芯片层以及吸收芯体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抑菌剂和除味剂,该抑菌剂成分包括银离子、铜离子和季铵盐抗菌剂,该除味剂成分包括疏水沸石粉末、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银离子含量为0.01%

1%、铜离子含量为0.01%

2%,季铵盐抗菌剂含量为0.01%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当抑菌剂喷洒在表层时,所述季铵盐抗菌剂为非溶出型季铵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沸石粉末的粒径<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为半胱氨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当使用疏水沸石作为除味剂时,所述疏水沸石粉末的含量为0.1g/
㎡‑
5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异味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当使用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作为除味剂时,所述含有特殊结构的氨基酸的含量为0.1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李涛赵玉婷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