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骏鹏专利>正文

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53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包括湿地床体,雨淋植被区,填料区,排水区;雨淋植被区包括雨淋管、固根基质;填料区包括分隔装置、微生物载体填料;排水区包括溢流管、虹吸装置;雨淋植被区和填料区由上到下内置于湿地床体内,分隔装置设置于雨淋植被区和填料区之间;排水区设置于湿地床体侧边,并与填料区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层雨淋植被区喷淋增氧结合下层填料区虹吸潮汐吸氧作用,为湿地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富氧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湿地床体的复氧能力,强化了湿地系统的有机物去除能力,能高效地净化水体。高效地净化水体。高效地净化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通过人工设计,模仿大自然湿地净化系统搭建而成的半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其在富氧环境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氨氮亚盐的能力超强。目前,潜流式湿地系统是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潜流式湿地系统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有机物得不到充分分解,容易造成人工湿地系统内污泥堆积,堵塞系统,造成污水净化停摆,需要不定期抽污维护。此时,一种新型的强化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逐渐盛行,潮汐流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潮汐运行过程中湿地床体浸润而变化产生的空隙吸力,将大量氧气吸入湿地床体,进而明显提供湿地床体的氧传输量,达到高效净化污水的效果。但是,潮汐流人工湿地还是无法达到更优的净化效果,因为潮汐人工湿地有一部分时间是被污水浸泡的,在污水浸泡的这段时间里,湿地基质种植区只能种植耐水湿植物,而不能种植其他植物,这样就限制了湿地的无机盐处理,因为不同的植物对污水中的无机盐的需求量各不同。同时,浸泡在湿地里的污水,在潮汐排水前处于缺氧状态,严重影响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能力。
[0003]此时,设计一种更具富氧能力的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对污水处理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包括湿地床体,雨淋植被区,填料区,排水区;所述雨淋植被区包括雨淋管、固根基质;所述填料区包括分隔装置、微生物载体填料;所述排水区包括溢流管、虹吸装置;所述雨淋植被区和填料区由上到下内置于湿地床体内,所述分隔装置设置于雨淋植被区和填料区之间;所述排水区设置于湿地床体侧边,并与填料区相通。
[0007]其中,污水经过雨淋管喷淋到雨淋植被区内的固根基质上,固根基质上种植植物。
[0008]优选的,所述雨淋管为多孔均匀布置结构,供水体均匀喷淋到湿地床体内;所述湿地床体可单独设置一根雨淋管或多根雨淋管;所述雨淋管可竖着布置于湿地床体内或横向布置于湿地床体内。
[0009]优选的,所述固根基质用于固定植物根系,所述固根基质包括植物纤维碎屑、陶粒、沙子、砾石、砂石、火山岩、珍珠岩、蛭石、活性炭、生物炭、草炭土、火烧土、煤渣、麦饭石、硅藻土、浮石、绿沸石、水晶砂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0010]优选的,所述分隔装置为透水透气性良好的网状格栅或者多孔隔板,用于透水和阻隔固根基质防止固根基质流漏到填料区。
[0011]优选的,所述填料区设置有微生物载体填料,所述微生物载体填料设为软式填料或/和漂浮填料,用于形成生物膜或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所述微生物载体填料包括毛
刷、生化球填料、纤维束塑料组合填料、MBBR流化床填料、悬浮球填料、聚氨酯生化棉填料、藤棉、培菌球填料、纤维束弹性填料、生物绳填料、纤维球填料、空心多面球填料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0012]优选的,所述排水区包括溢流管和虹吸装置,所述溢流管和虹吸装置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
[0013]优选的,所述溢流管可以通过调节管体的高低来调节填料区内水位的高低。
[0014]优选的,所述虹吸装置用于控制填料区内水体的周期性排放,让微生物载体填料周期性接触空气和水体,创造充分的富氧环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通过上层雨淋植被区喷淋增氧结合下层填料区虹吸潮汐吸氧作用,为湿地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富氧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湿地床体的复氧能力,强化了湿地系统的有机物去除能力,污水处理效果是单纯的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好几倍。2.植被区采用雨淋喷淋方式布水,能种植更丰富的植物,不再使湿地系统限定于种植耐水湿植物,能强化种植区吸收无机盐的能力,减少湿地基质层积污,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水体流向示意图。
[0019]图中:1、湿地床体;2、雨淋植被区;3、填料区;4、排水区;201、雨淋管;202、固根基质;203、植物;301、分隔装置;302、微生物载体填料;401、溢流管;402、虹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包括湿地床体1,雨淋植被区2,填料区3,排水区4;所述雨淋植被区2包括雨淋管201、固根基质202;所述填料区3包括分隔装置301、微生物载体填料302;所述排水区4包括溢流管401、虹吸装置402;所述雨淋植被区2和填料区3由上到下内置于湿地床体1内,所述分隔装置301设置于雨淋植被区2和填料区3之间;所述排水区4设置于湿地床体1侧边,并与填料区3相通;
[0023]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区3内放置的微生物载体填料302由有利于微生物挂膜的纤维束生物绳组成,并竖着悬挂于填料区3内。
[0024]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区3的顶部设置的分隔装置301为透水性良好的微孔格栅,主要作用是透水,同时隔绝上层雨淋植被区2内的固根基质202流漏到填料区3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固根基质202铺设到雨淋植被区2的底部,固根基质202采用轻质密孔的火山岩做为基质,密孔的火山岩颗粒既能给微生物提供挂膜的条件,也能增加雨淋水滴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湿地床体1内水体的溶氧量。
[0026]进一步地,所述雨淋管201设置为均匀布置的多孔结构,放置于固根基质202的表面,让雨淋管201均匀地把水喷淋到固根基质202的表面,形成雨淋滴流的效果。
[0027]进一步地,在所述固根基质202上种植植物203,植物203能很好地吸收雨淋植被区2上的无机盐,防止无机盐长期堆积结晶,堵塞湿地床体。
[002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区4内的溢流管401和虹吸装置402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溢流管401可以通过调整管体的深度来调节填料区3内的储水量,虹吸装置402可以设定高度来触发虹吸排水,让填料区3内的微生物载体填料302周期性接触空气,为微生物载体填料302创造富氧条件。
[002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30]如图2所示,污水通过雨淋管201均匀地喷淋到固根基质202的表面,污水经过喷淋作用充分与空气接触,增加了水体溶氧量,进一步的,污水滴流到固根基质202上,固根基质202采用微孔结构的火山石颗粒构成,进一步地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了基质层的溶氧量,给分解有机物的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地床体,雨淋植被区,填料区,排水区;所述雨淋植被区包括雨淋管、固根基质;所述填料区包括分隔装置、微生物载体填料;所述排水区包括溢流管、虹吸装置;所述雨淋植被区和填料区由上到下内置于湿地床体内,所述分隔装置设置于雨淋植被区和填料区之间;所述排水区设置于湿地床体侧边,并与填料区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淋管为多孔均匀布置结构,供水体均匀喷淋到湿地床体内;所述湿地床体可单独设置一根雨淋管或多根雨淋管;所述雨淋管可竖着布置于湿地床体内或横向布置于湿地床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根基质用于固定植物根系,所述固根基质包括植物纤维碎屑、陶粒、沙子、砾石、砂石、火山岩、珍珠岩、蛭石、活性炭、生物炭、草炭土、火烧土、煤渣、麦饭石、硅藻土、浮石、绿沸石、水晶砂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氧人工湿地水处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为透水透气性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骏鹏
申请(专利权)人:陈骏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