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32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包括一号侧柱、二号侧柱和中间柱,所述一号侧柱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得导轨背面上的安装板位于一号侧柱和二号侧柱的间隙中,并沿着两组支撑板套接,同时使得安装板侧面上的螺纹孔与调节螺杆套接,随着旋转调节螺杆,使得安装板沿着两组支撑板横向移动至中部,比在完成上部框架井道的搭建装配后,检查上下每段导轨的对中效果,根据实际对中差值进行调节螺杆的旋转微调,并达到完全对中,在实际进行上下框架搭建后,根据导轨对中情况可以配合旋转的调节螺杆再次微调,提高每段导轨对中效果,提高后续导靴的滑动稳定,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井道是为安装电梯而设计封闭空间,常见的电梯井道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铝型材结构,且电梯井道是为安装电梯而设计封闭空间,常见的电梯井道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铝型材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梯的框架井道,在使用过程中,针对导轨的定位安装时,通常采用框架井道装配后从顶部将导轨吊装进去,实际要求的导轨长度较长,吊装难度大,且通过在框架井道装配过程中进行每段导轨的固定焊接时,存在焊接偏差实际多组框架井道进行搭建装配时,多段导轨的对中性存在一定偏差,且存在偏差后难以进行二次调节,使得实际多段导轨对应组合后存在较小的偏差,影响后续导靴滑动的稳定,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具有多段导轨对中微调以及加强框架井道多段搭建稳定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包括一号侧柱、二号侧柱和中间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包括一号侧柱(1)、二号侧柱(2)和中间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侧柱(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一号侧柱(1)的侧面转动套接有调节螺杆(10),所述调节螺杆(1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套(11),所述支撑板(6)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与调节螺杆(10)螺纹套接,所述安装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轨(5),所述二号侧柱(2)的侧面螺纹套接有加强螺杆(8),所述加强螺杆(8)的一端套接在支撑板(6)的内部,所述一号侧柱(1)和二号侧柱(2)的顶部均开设有顶部口(14),所述一号侧柱(1)和二号侧柱(2)的底面均开设有适配框(15),所述一号侧柱(1)和二号侧柱(2)的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注入孔(22),所述注入孔(22)与顶部口(1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侧柱(1)的侧面开设有二号阶梯孔(9),所述二号阶梯孔(9)的内表面与调节螺杆(10)活动套接,所述安装板(4)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内表面与调节螺杆(10)螺纹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框架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侧柱(2)的侧面开设有一号阶梯孔(7),所述一号阶梯孔(7)的小孔内壁中设有螺纹,所述一号阶梯孔(7)的内表面与加强螺杆(8)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城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