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21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运输板和支撑架,所述运输板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支撑架位于底座侧面,所述底座靠近运输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转动设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端部固定设有凸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块、一号转动杆、凸轮、固定杆、连接杆、一号固定板、一号锥形齿轮、运输板、二号固定板、韧性板和一号固定杆可以对煤进行定量输送,避免不易掌控供煤的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架、供煤箱、出煤口、挡板、导流槽、电动推杆、连接架、二号固定杆和连接块可以对煤矿进行自动传送至运输板上。矿进行自动传送至运输板上。矿进行自动传送至运输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以优良的负荷性能及宽泛的燃料适应性,在我国的近十多年中迅速发展并推广提高,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取得广泛利用,并向几十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有利于低热值煤炭资源利用,灰渣的综和利用也十分广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利用占有相当大比重,特别是它的环保作用十分突出,在抑制大气污染物排放中,较其它炉性的燃烧方式更优,现有装置的供煤不容易掌控煤的量,在操作方便不太方便,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不能对煤进行定量供给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包括底座、运输板和支撑架,所述运输板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支撑架位于底座侧面,所述底座靠近运输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转动设有一号转动杆,一号转动杆带动凸轮转动,所述一号转动杆端部固定设有凸轮,凸轮带动一号固定杆转动,所述凸轮远离一号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杆,一号固定杆转动带动连接杆靠近一号固定杆的一端转动,所述一号固定杆外侧转动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转动带动二号固定杆进行摆动,所述运输板外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二号固定杆,二号固定杆摆动带动运输板进行摆动,所述连接杆远离一号固定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一号固定板,所述运输板两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二号固定板,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用于固定连接韧性板,所述一号固定板与二号固定板固定连接设有韧性板,运输板上的煤矿进行运输,避免了煤矿传输均匀的问题,从而达到均匀传输煤矿的目的。
[000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外侧转动铰接设有供煤箱,所述支撑架外外侧固定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端部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供煤箱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内固定设有三号固定杆,三号固定杆贯穿插设连接块内,启动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开始工作,电动推杆输出端带动连接块进行向上移动,连接块带动三号固定杆进行向上移动,三号固定杆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架翻转,从而带动供煤箱进行翻转,供煤箱翻转使得煤矿通过出煤口传送至运输板上,避免了不方便将煤矿传送至运输板上的问题,从而达到方便传送的目的。
[0006]优选地,所述一号转动杆远离凸轮的一端固定设有一号锥形齿轮,一号锥形齿轮
转动带动一号转动杆转动,所述底座外侧固定设有三号固定板,所述三号固定板内转动插设有二号转动杆,二号转动杆带动二号锥形齿轮转动,二号锥形齿轮带动相互啮合的一号锥形齿轮转动,一号锥形齿轮带动一号转动杆转动,所述二号转动杆端部固定设有二号锥形齿轮,所述一号锥形齿轮与二号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二号转动杆带动二号锥形齿轮转动,二号锥形齿轮带动相互啮合的一号锥形齿轮转动。
[0007]优选地,所述三号固定板外侧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与二号转动杆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端部转动带动二号转动杆转动,所述供煤箱靠近运输板的一侧开设有出煤口,所述供煤箱靠近出煤口的一侧转动铰接设有挡板,出煤口用于将煤矿传送至运输板上,所述出煤口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导流槽,对煤矿继续进行导流,避免煤矿散落装置外。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块、一号转动杆、凸轮、固定杆、连接杆、一号固定板、一号锥形齿轮、运输板、二号固定板、韧性板和一号固定杆可以对煤进行定量输送,避免不易掌控供煤的量;
[001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架、供煤箱、出煤口、挡板、导流槽、电动推杆、连接架、二号固定杆和连接块可以对煤矿进行自动传送至运输板上。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图1中A的放大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C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11、固定块;12、一号转动杆;13、凸轮;14、一号固定杆;15、连接杆;16、一号固定板;17、一号锥形齿轮;2、运输板;21、二号固定板;22、韧性板;23、二号固定杆;3、三号固定板;31、二号转动杆;32、二号锥形齿轮;33、电机;4、支撑架;41、供煤箱;42、出煤口;43、挡板;44、导流槽;45、电动推杆;46、连接架;47、三号固定杆;48、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包括底座1、运输板2和支撑架4,运输板2位于底座1上方,支撑架4位于底座1侧面,底座1靠近运
输板2的一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内转动设有一号转动杆12,一号转动杆12带动凸轮13转动,一号转动杆12端部固定设有凸轮13,凸轮13带动一号固定杆14转动,凸轮13远离一号转动杆12的一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杆14,一号固定杆14转动带动连接杆15靠近一号固定杆14的一端转动,一号固定杆14外侧转动套设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转动带动二号固定杆23进行摆动,运输板2外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二号固定杆23,二号固定杆23摆动带动运输板2进行摆动,连接杆15远离一号固定杆14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23固定连接,底座1两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一号固定板16,运输板2两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二号固定板21,一号固定板16和二号固定板21用于固定连接韧性板22,一号固定板16与二号固定板21固定连接设有韧性板22,运输板2上的煤矿进行运输,避免了煤矿传输均匀的问题,从而达到均匀传输煤矿的目的。
[0020]一号转动杆12远离凸轮13的一端固定设有一号锥形齿轮17。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号锥形齿轮17转动带动一号转动杆12转动。
[0022]底座1外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包括底座(1)、运输板(2)和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板(2)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支撑架(4)位于底座(1)侧面,所述底座(1)靠近运输板(2)的一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内转动设有一号转动杆(12),所述一号转动杆(12)端部固定设有凸轮(13);所述凸轮(13)远离一号转动杆(12)的一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杆(14),所述一号固定杆(14)外侧转动套设有连接杆(15),所述运输板(2)外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二号固定杆(23),所述连接杆(15)远离一号固定杆(14)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两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一号固定板(16),所述运输板(2)两侧固定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二号固定板(21),所述一号固定板(16)与二号固定板(21)固定连接设有韧性板(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外侧转动铰接设有供煤箱(41),所述支撑架(4)外外侧固定设有电动推杆(45),所述电动推杆(45)输出轴端部固定设有连接块(48),所述供煤箱(41)靠近支撑架(4)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架(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曲志忠张瑞文张景松和占林谭军华何晓友邵子良祝松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安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