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15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外棚、内棚,所述内棚设有多个,且其包括两组支撑架和顶棚,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可调节支撑腿、连接板和固定底座,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腿上端,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腿下端,所述顶棚包括活动连接的多个拼接板和拼接组件,所述拼接板包括上凸板、下凸板和多组侧板,所述上凸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上端,所述下凸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下端,所述顶棚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拼接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内棚位于所述外棚内侧。述内棚位于所述外棚内侧。述内棚位于所述外棚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龙果种植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0002]火龙果(拉丁学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

12厘米,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水果。
[0003]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中国境内多生长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但,随着“南果北种”技术的推进,近年来,在中国北方种植火龙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0004]在中国北方种植火龙果,其技术关键是模拟热带、亚热带的生长环境,多依赖温室大棚实现,现有的大棚仅通过温室补光灯来进行棚内温度提升的目的,持续的温室补光电能消耗较大,而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降低棚内温度流失则呈为节约能源的关键。
[0005]有鉴于此,亟需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
[0008]外棚;
[0009]内棚,内棚设有多个,且其包括两组支撑架和顶棚,支撑架包括多个可调节支撑腿、连接板和固定底座,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可调节支撑腿上端,固定底座固定连接于可调节支撑腿下端,顶棚包括活动连接的多个拼接板和拼接组件,拼接板包括上凸板、下凸板和多组侧板,上凸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侧板上端,下凸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侧板下端,顶棚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板通过拼接组件活动连接,
[0010]内棚位于外棚内侧。
[0011]优选的,拼接组件包括弧形筒板、穿入圆杆、两组角度限定板和两组固定螺栓,弧形筒板前、后两端无盖,其一侧设有缺口,其上侧壁和下侧壁上设有穿透孔,穿入圆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两组角度限定板呈弧形,其分别位于弧形筒板上侧和下侧,其凹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限定柱,且其两端设有通孔,固定螺栓限定柱、穿透孔和定位孔位置对应。
[0012]优选的,弧形筒板内径大于穿入圆杆内径,且缺口内径小于穿入圆杆内径。
[0013]优选的,角度限定板长度大于弧形筒板长度,且两组通孔之间距离大于弧形筒板长度。
[0014]优选的,可调节支撑腿包括内杆、外杆和固定柄,内杆下端位于外杆内侧,固定柄穿透外杆与内杆接触,且固定柄与外杆螺纹连接。
[0015]优选的,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通孔,且固定通孔至少为4个。
[0016]优选的,上凸板和下凸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的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其通过外棚和内棚两层结构的设置,其通过外棚和内棚顶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温度传递区域,避免内棚直接与外界接触,降低热传导效率,达到减缓温度流失速率的目的。
[0019]2、本技术的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其顶棚采用上凸板和下凸板的设计,使得顶棚呈凸透镜外观,略微达到对外照射日光折射的目的,尽可能多的将外射日光集中在火龙果种植区域,更加有效的达到对外射日光的利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火龙果种植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棚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拼接组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外棚;
[0025]2、内棚;20、支撑架;200、可调节支撑腿;2000、内杆;2001、外杆;2002、固定柄;201、连接板;202、固定底座;2020、固定通孔;21、顶棚;210、拼接板;2100、上凸板;2101、下凸板;2102、侧板;211、拼接组件;2110、弧形筒板;21100、缺口;21101、穿透孔;2111、穿入圆杆;21110、定位孔;2112、角度限定板;21120、限位柱;211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3,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
[0029]外棚1;
[0030]内棚2,所述内棚2设有多个,且其包括两组支撑架20和顶棚21,所述支撑架20包括多个可调节支撑腿200、连接板201和固定底座202,所述连接板201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腿200上端,所述固定底座202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腿200下端,所述顶棚21包括活动连接的多个拼接板210和拼接组件211,所述拼接板210包括上凸板2100、下凸板2101和多组侧板2102,所述上凸板210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2102上端,所述下凸板210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2102下端,所述顶棚21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201通过所述拼接组件211活动连接,
[0031]所述内棚23位于所述外棚1内侧。
[0032]具体使用时,当外棚1搭建好后,可以提前规划好内棚23内的火龙果种植区域划分,并根据区域宽度来选择内棚2采用多少个拼接板210以及每个拼接板210之间的弧度,随后首先通过固定底座202以及其上的固定通孔2020来将进行固定,将膨胀螺栓穿过固定通
孔2020打入地下即可,随后调节固定柄2002来调节可调节支撑腿200的实际使用高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拼接组件211内的弧形筒板2110和穿入圆杆2111属于匹配的拼接件,其出厂前便已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01和拼接板201的对应位置上,安装支撑腿200的时候需要注意连接板201相向的一侧是否为完整的拼接组件211,在支撑架20固定好后,便可以依次对拼接板210进行安装,其安装方式是拆掉角度限定板2112,然后将穿入圆杆2111由弧形筒板2110穿入,穿入后将两组角度限定板2112分别放置于弧形筒板2110上侧和下侧,并通过螺栓穿入角度限定板2112两端的通孔21121后进行固定,并确保角度限定板2112凹面上的限位柱21120与穿透孔21101位置对应,需要注意的是,初次安装无须将螺栓拧的太近,确保拼接板210可以在缺口范围内自由转动即可,在通过拼接组件211依次将多个拼接板210和连接板201安装好后,可以依次推动拼接板210,通过穿入圆杆2111在缺口21100位置的转动,来对拼接后的拼接板210进行弧度调节,使得其整体凸面朝上即可,调整好后再依次对通孔21121内的螺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棚(1);内棚(2),所述内棚(2)设有多个,且其包括两组支撑架(20)和顶棚(21),所述支撑架(20)包括多个可调节支撑腿(200)、连接板(201)和固定底座(202),所述连接板(201)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腿(200)上端,所述固定底座(202)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腿(200)下端,所述顶棚(21)包括活动连接的多个拼接板(210)和拼接组件(211),所述拼接板(210)包括上凸板(2100)、下凸板(2101)和多组侧板(2102),所述上凸板(210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2102)上端,所述下凸板(210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2102)下端,所述顶棚(21)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201)通过所述拼接组件(211)活动连接,所述内棚(2)位于所述外棚(1)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组件(211)包括弧形筒板(2110)、穿入圆杆(2111)、两组角度限定板(2112)和两组固定螺栓(2113),所述弧形筒板(2110)前、后两端无盖,其一侧设有缺口(21100),其上侧壁和下侧壁上设有穿透孔(21101),所述穿入圆杆(2111)上设有多个定位孔(21110),两组所述角度限定板(2112)呈弧形,其分别位于所述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渝成牛永浩梁艳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盛世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