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14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移动电源模块,锂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移动电源模块包括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绝大多数两轮电动车的锂电池只能用作电动车驱动动力来源,用户骑行外出,长时间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外设时,需要找地方充电,考虑到户外人烟稀少,且不一定有充电的地方,这时候,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外设就会面临馈电而无法使用的状况。
[0003]往往,用户外出时会另外携带移动电源,而矛盾的是,大的移动电源容量够,能满足用户在户外长时间使用,但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小的移动电源携带方便,但容量小,无法长时间使用。而且,市面上的移动电源都是固定电压输出的端口,常见的有5V、12V和24V,常见的移动电源输出端口要么一个端口固定电压输出,要么多个端口多电压输出,容易混淆,用户在使用时容易出安全风险;常见的移动电源输出电流不可控,负载欠压状态下使用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两轮电动车锂电池仅能用作两轮电动车的驱动电源,而现有的移动电源的容量和重量无法同时满足要求,而且移动电源的输出端无法根据用电器的电压输出对应的电压,输出电流不可控,在欠载欠压状态下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移动电源模块,锂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移动电源模块包括DC

DC控制芯片模块和协议芯片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出端与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协议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模块用于将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电源电压转换为24V的输出电压,并输送至协议芯片模块;协议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为TYPE

C接口,协议芯片模块用于根据TYPE

C接口插接的用电器的识别信号,输出与用电器相匹配的充电电压和电流。
[000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DC

DC控制芯片模块包括DC

DC控制芯片、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DC

DC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且一并联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另一并联端接地,DC

DC控制芯片的H

GATE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G极,DC

DC控制芯片的L

GATE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G极,场效应管Q1的S极与效应管Q2的D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D极与DC

DC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S极接地,电感L1的一端连
接场效应管Q1的S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并联,且一并联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另一并联端接地。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协议芯片模块包括协议芯片、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感L2、采样电阻RS1及TYPE

C接口,协议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容C6和电容C7并联,且一并联端与协议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并联端接地,协议芯片的H

GATE端与场效应管Q3的G极连接,协议芯片的L

GATE端与场效应管Q4的G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D极连接协议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Q3的S极与场效应管Q4的D极连接,场效应管Q4的S极接地,电感L2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3的S极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与采样电阻RS1的一端连接,采样电阻RS1的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5的D极,采样电阻RS1的两端分别连接协议芯片的两个电流采样端,场效应管Q5的G极与协议芯片的输出控制信号端连接,场效应管Q5的S极与TYPE

C接口的VBUS端连接,TYPE

C接口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8和电容C9并联,且一并联端与电感L2与采样电阻RS1的连接端连接,另一并联端接地,TYPE

C接口的CC1端口和CC2端口分别与协议芯片的识别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08]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电源经过DC

DC控制芯片模块转换为24V的直流电源,输送至协议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协议芯片模块的TYPE

C接口在与用电器连接后,TYPE

C接口的CC1端和CC2端的电平会发生变化,协议芯片模块的识别信号输入端与TYPE

C接口的CC1端和CC2端电连接,通过CC1端和CC2端输入的识别信号来确定用电器充电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并输出与用电器相匹配的充电电压和电流,用电器所需的电压可以为5V、9V、12V、15V和20V,通过这种设置,本技术的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能匹配各种常用的用电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0011]图3为协议芯片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移动电源模块,锂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入端。
[0014]锂电池可以采用现有的锂电池,例如可以采用10到14个锂电芯串联组成的锂电池,并搭配电池管理系统,简称为BMS系统,组成两轮电动车动力电池。BMS系统可以选用现有的锂电池上应用的BMS系统。
[0015]锂电池的输出电源能为两轮电动车的电机、仪表、车灯等用电装置提供电源。同时
锂电池的输出电源还连接移动电源模块。
[0016]移动电源模块包括DC

DC控制芯片模块和协议芯片模块。
[0017]B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移动电源模块,锂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移动电源模块包括DC

DC控制芯片模块和协议芯片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出端与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协议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模块用于将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的电源电压转换为24V的输出电压,并输送至协议芯片模块;协议芯片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为TYPE

C接口,协议芯片模块用于根据TYPE

C接口插接的用电器的识别信号,输出与用电器相匹配的充电电压和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

DC控制芯片模块包括DC

DC控制芯片、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DC

DC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且一并联端连接DC

DC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另一并联端接地,DC

DC控制芯片的H

GATE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G极,DC

DC控制芯片的L

GATE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G极,场效应管Q1的S极与效应管Q2的D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D极与DC

DC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林李广磊
申请(专利权)人: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