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83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通过内卷毡层和外卷毡层的双层结构包覆于缆索外表面,相较于单层防护,提高了防火性能,并且外卷毡层在拼接时产生的外环向拼缝和外纵向拼缝通过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或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或端部搭接式构造进行拼接处理,且内外卷毡层分别进行包覆处理,便于内外卷毡层的缠绕包覆以及拼接,进而提高了内外卷毡层包覆施工的工作效率,并且该拼缝连接构造不需要较大的重叠区域,节省卷毡材料,且该拼缝连接构造能够很好地处理拼接区域的拼缝,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卷毡层拼接区域防火性能薄弱的问题,保证不可更换的预应力缆索构件在大型火灾下的安全性。件在大型火灾下的安全性。件在大型火灾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


[0001]本申请涉及缆索防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缆索因具有充分利用钢材强度、用钢量低、施工便捷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跨度建筑结构的屋面结构、楼面结构以及大跨度桥梁结构中。然而,缆索的主要材料是高强钢丝,高强钢丝的导热系数较大,受环境高温作用下,温度会迅速升高,承载能力将迅速下降,如果在火灾下破坏,其在火灾高温下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体结构,因此,有必要设置缆索防火保护措施。卷毡类防火材料因耐久性好、具有柔性易于包裹圆形截面被考虑作为缆索防火保护层。目前,卷毡类材料的施工时常见的拼缝处理方法为卷毡直接对接处理及卷毡缠绕包覆处理。
[0003]常规拼缝构造处理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卷毡直接对接时,火灾下拼接区域拼缝敞开,缆索不能得到有效保护。(2)卷毡缠绕包覆时,由于卷毡通常具有一定厚度,不易缠绕包裹,施工效率低;且卷毡缠绕包裹需要较大的重叠区域,浪费材料。(3)对缆索防火保护通常使用卷毡进行单层缠绕,相较于双层卷毡防火性能较弱,然而若是使用卷毡连续缠绕双层,则施工速度较慢,不易缠绕,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包括内卷毡层、外卷毡层、纤维增强耐火胶、内扎带、外第一扎带、外第二扎带和纤维布,多个所述内卷毡层沿缆索轴向包覆于缆索表面,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内卷毡层的两端部直接对接形成内纵向拼缝,包覆后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内卷毡层的端部直接对接形成内环向拼缝,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内卷毡层的外表面均缠绕固设有多个内扎带,所述内卷毡层的外表面包覆有多个外卷毡层,每个所述外卷毡层的两端部对接形成外纵向拼缝,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外卷毡层的端部对接形成外环向拼缝,所述外纵向拼缝和所述外环向拼缝均通过拼缝连接构造包覆拼接处理,所述拼缝连接构造包括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端部搭接式构造,所述拼缝连接构造的拼接接触面之间涂覆有纤维增强耐火胶,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外卷毡层的外表面均缠绕固设有多个外第一扎带,每个所述外环向拼缝处的拼缝连接构造的外侧均缠绕固设有外第二扎带,在包覆后的多个所述外卷毡层的外表面连续缠绕包覆有纤维布。
[0006]优选地,所述内纵向拼缝与所述外纵向拼缝设置为背向布置,所述内环向拼缝与所述外环向拼缝沿缆索长度方向错开距离大于100mm。
[0007]优选地,所述拼缝连接构造为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所述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包括
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和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在所述外纵向拼缝位置处,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与所述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相适配嵌合拼接,在所述外环向拼缝位置处,所述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与所述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相互适配嵌合拼接,且所述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与所述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嵌合拼接处的外侧缠绕固设所述外第二扎带。
[0008]优选地,所述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通过机械加工处理所述外卷毡层端部而形成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和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和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的L型拼接槽的短边触面宽度均为所述外卷毡层厚度的一半,并且其L型拼接槽的长边触面的长度为40mm

60mm,在所述外卷毡层包覆时,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的长边触面与所述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的长边触面的拼接接触面之间涂覆纤维增强耐火胶。
[0009]优选地,所述拼缝连接构造还为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所述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包括增强带,位于所述外纵向拼缝处的所述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为将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外卷毡层的两端部对接并在对接拼缝处外侧包覆设有增强带,位于所述外环向拼缝处的所述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为将包覆后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外卷毡层的端部对接并在对接拼缝处外侧包覆设有增强带,且位于所述外环向拼缝处的所述增强带的外侧缠绕固设所述外第二扎带。
[0010]优选地,所述增强带的宽度为80mm

100mm,在所述外卷毡层包覆时,所述外卷毡层与所述增强带之间的拼接接触面之间涂覆纤维增强耐火胶。
[0011]优选地,所述拼缝连接构造还为端部搭接式构造,位于所述外纵向拼缝处的所述端部搭接式构造为将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外卷毡层的两端部以搭接方式连接,位于所述外环向拼缝处的所述端部搭接式构造为将包覆后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外卷毡层的端部以搭接方式连接,且所述端部搭接式构造的搭接长度均为40mm

60mm,且所述端部搭接式构造的搭接接触面之间涂覆纤维增强耐火胶,且在所述外环向拼缝的搭接处外侧缠绕固设所述外第二扎带。
[0012]优选地,当所述拼缝连接构造的拼接接触面涂覆有纤维增强耐火胶时,用于固定包覆后的所述内卷毡层和所述外卷毡层的多个所述内扎带和所述外第一扎带沿缆索长度方向的间距均为350mm

450mm,当所述拼缝连接构造直接接触拼接时,多个所述外第一扎带之间的间距调整为100mm

150mm,并且位于所述外环向拼缝处的所述拼缝连接构造的外侧增设两道所述外第二扎带,且其间距为13mm

20mm。
[0013]优选地,所述内卷毡层、外卷毡层和增强带的材质均为表面憎水的耐高温复合气凝胶绝热毡,且其厚度均为6mm

10mm,所述纤维增强耐火胶内含硅酸铝棉纤维,所述内扎带、外第一扎带和外第二扎带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并且其宽度为4mm

8mm,且所述内扎带、外第一扎带和外第二扎带的端部均为自锁式,所述纤维布的材质为玄武岩材质,在所述纤维布缠绕包覆于所述外卷毡层外表面时,所述纤维布的搭接长度为40mm

80mm。
[0014]优选地,在所述内卷毡层包覆于缆索外表面前,在缆索外表面涂覆防腐涂料,所述内卷毡层和所述外卷毡层的外表面均涂覆密封剂。
[0015]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申请的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通过内卷毡层和外卷毡层的双层结构包覆于缆索外表面,相较于单层防护,提高了防
火性能,并且外卷毡层包覆处理了内卷毡层的内环向拼缝和内纵向拼缝,避免了内卷毡层拼接区域防火性能薄弱的问题,并且外卷毡层在拼接时产生的外环向拼缝和外纵向拼缝通过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或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或端部搭接式构造进行拼接处理,且内外卷毡层分别进行包覆处理,便于内外卷毡层的缠绕包覆以及拼接,进而提高了内外卷毡层包覆施工的工作效率,并且该拼缝连接构造不需要较大的重叠区域,节省卷毡材料,且该拼缝连接构造能够很好地处理拼接区域的拼缝,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卷毡层拼接区域防火性能薄弱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包括内卷毡层(1)、外卷毡层(2)、纤维增强耐火胶(3)、内扎带(4)、外第一扎带(5)、外第二扎带(6)和纤维布(7),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卷毡层(1)沿缆索轴向包覆于缆索表面,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内卷毡层(1)的两端部直接对接形成内纵向拼缝(8),包覆后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内卷毡层(1)的端部直接对接形成内环向拼缝(9),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内卷毡层(1)的外表面均缠绕固设有多个内扎带(4),所述内卷毡层(1)的外表面包覆有多个外卷毡层(2),每个所述外卷毡层(2)的两端部对接形成外纵向拼缝(10),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外卷毡层(2)的端部对接形成外环向拼缝(11),所述外纵向拼缝(10)和所述外环向拼缝(11)均通过拼缝连接构造(12)包覆拼接处理,所述拼缝连接构造(12)包括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121)、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122)、端部搭接式构造(123),所述拼缝连接构造(12)的拼接接触面之间涂覆有纤维增强耐火胶(3),包覆后的每个所述外卷毡层(2)的外表面均缠绕固设有多个外第一扎带(5),每个所述外环向拼缝(11)处的拼缝连接构造(12)的外侧均缠绕固设有外第二扎带(6),在包覆后的多个所述外卷毡层(2)的外表面连续缠绕包覆有纤维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纵向拼缝(8)与所述外纵向拼缝(10)设置为背向布置,所述内环向拼缝(9)与所述外环向拼缝(11)沿缆索长度方向错开距离大于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拼缝连接构造(12)为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121),所述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121)包括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1211)、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1212)、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1213)和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1214),在所述外纵向拼缝(10)位置处,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1211)与所述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1212)相适配嵌合拼接,在所述外环向拼缝(11)位置处,所述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1213)与所述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1214)相互适配嵌合拼接,且所述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1213)与所述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1214)嵌合拼接处的外侧缠绕固设所述外第二扎带(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L型嵌合式构造(121)通过机械加工处理所述外卷毡层(2)端部而形成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1211)、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1212)、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1213)和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1214),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1211)、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1212)、第一环向L型拼接槽(1213)和第二环向L型拼接槽(1214)的L型拼接槽的短边触面宽度均为所述外卷毡层(2)厚度的一半,并且其L型拼接槽的长边触面的长度为40mm

60mm,在所述外卷毡层(2)包覆时,所述第一纵向L型拼接槽(1211)的长边触面与所述第二纵向L型拼接槽(1212)的长边触面的拼接接触面之间涂覆纤维增强耐火胶(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缆索双层卷毡拼缝防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拼缝连接构造(12)还为端部对接外附增强带式构造(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徐布海王康臣叶继红姜健张宗星田奎许丽丽李卫尹亮邵宁施方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