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及手持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77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及手持外壳,包括第一转动组件,转动盘,第二转动组件,其中,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在延伸方向区分为作用段和承接段,所述承接段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杆共轴转动的第一齿轮;转动盘,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外侧;以及,第二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于转动盘内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启示应用到打孔机构中,以提供更大的钻头动力,使得打孔机构在面对硬度更高的结构时也能起到较好的打孔效果,设置与本打孔机构相配合的手持外壳,使工作人员使用更加方便。使工作人员使用更加方便。使工作人员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及手持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打孔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及手持外壳。

技术介绍

[0002]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叫钻孔。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车、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完成的。在钻床上钻孔时,一般情况下,钻头应同时完成两个运动;主运动,即钻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切削运动);辅助运动,即钻头沿着轴线方向对着工件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钻孔时,主要由于钻头结构上存在的缺点,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级以下,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左右、属粗加工。
[0003]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
[0004]而本技术参考了转子发动机的转动原理,尤其是转子发动机的气缸部分,将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启示应用到打孔机构中,以提供更大的钻头动力,使得打孔机构在面对硬度更高的结构时也能起到较好的打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现有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目的在于:提高打孔机构动力。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组件,转动盘,第二转动组件,其中,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在延伸方向区分为作用段和承接段,所述承接段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杆共轴转动的第一齿轮;转动盘,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外侧;以及,第二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于转动盘内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盘贯穿开设有双弧通孔并形成旋转工作室。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角形转子,所述角形转子区分为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段,与所述双弧通孔相配合的转动段。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角形转子几何边缘处设置有缓冲件。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第一转杆端连接有承接件。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角形转子背离所述第一转杆侧设置有延伸台,所述延伸台内部抽壳并形成转动空间。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延伸台远离所述角形转子侧设置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连接有打孔件连接杆,所述打孔件连接杆延伸方向背离所述角形转子延伸方向。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打孔件连接杆外侧壁贯穿卡设有更换螺栓,所述打孔件连接杆远离所述延伸台一端连接有打孔件,所述打孔件与所述更换螺栓相配合。
[0016]针对本打孔机构各组件的连接,以及使用者使用时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与本打孔机构相配合的手持外壳。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持外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相配合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相配合的第二壳体。
[001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持外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壳体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手持件,所述手持件区分为夹持段和手握段。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启示应用到打孔机构中,以提供更大的钻头动力,使得打孔机构在面对硬度更高的结构时也能起到较好的打孔效果,设置与本打孔机构相配合的手持外壳,使工作人员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第一转动组件及动力输出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第一转动组件及动力输出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第二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的角形转子在旋转工作室运动时某一时刻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种手持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0]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31]实施例1
[0032]参照图1~3,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此打孔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组件100,转动盘200,第二转动组件300。其中,第一转动组件100,包括第一转杆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组件(100),包括第一转杆(101),所述第一转杆(101)在延伸方向区分为作用段(101a)和承接段(101b),所述承接段(101b)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杆(101)共轴转动的第一齿轮(102);转动盘(200),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102)外侧;以及,第二转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转动盘(200)内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102)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00)贯穿开设有双弧通孔(201)并形成旋转工作室(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300)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102)相配合的角形转子(301),所述角形转子(301)区分为与所述第一齿轮(102)相配合的齿条段(301a),与所述双弧通孔(201)相配合的转动段(301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转子(301)几何边缘处设置有缓冲件(302)。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02)远离所述第一转杆(101)端连接有承接件(10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转子(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飞周识远杨继先刘颖张静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隆恒贝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