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73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包括颈托本体和用于将颈托本体固定在颈部的固定带,所述颈托本体包括托台、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托台适于贴合下颌,用于承托头部;所述支撑部设在所述托台的两侧,上端与所述托台连接,下端抵在胸骨位置,将托台上的载荷传递至胸骨;所述托台与所述支撑部上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方便固定和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个性化定制,利用托台对颈部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部和支撑部将头部的重量传递到胸骨上,缓解颈部的压力,改善颈椎过伸的不良姿势。过伸的不良姿势。过伸的不良姿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


[0001]本技术涉及颈部支撑护理
,特别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颈部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下,导致颈椎亚健康人群和颈椎病患者比例上升。另外,因生长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原因,每一个人的颈部生理特征都不尽相同。佩戴颈托有助于使颈椎固定于适当体位,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曲度。
[0003]目前市场的颈托大多是一体式或调节复杂的颈托,一体式颈托的支撑高度固定,无法满足不同颈部长短的人群使用,而调节复杂的颈托通常操作繁琐,一般用于医院颈椎牵引或术后颈部固定,日常无法用于预防颈椎不良姿势。同时,传统的固定支撑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批量化生产不具备个性化的优势,无法与颈部适当的贴合,无法调节角度,患者使用舒适度低、效果差。
[0004]因此,研发一种便携舒适的个性化颈托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颈托所存在的大众化、批量化、疗效差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患者的颈部尺寸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贴合度高,利用托台对颈部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部和支撑部将头部的重量传递到胸骨上,缓解颈部的压力,改善颈椎过伸的不良姿势。
[0006]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包括颈托本体和用于将颈托本体固定在颈部的固定带,所述颈托本体包括托台、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托台适于贴合下颌,用于承托头部;所述支撑部设在所述托台的两侧,上端与所述托台连接,下端抵在胸骨位置,将托台上的载荷传递至胸骨;所述托台与所述支撑部上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方便固定和支撑。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托台和所述支撑部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起来,所述左支撑部下端和右支撑部下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起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台为向外延伸的U形托板,其内侧被设置为与下颌骨及下颌角相匹配。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台内侧与下巴、下颌角贴合处设有硅胶层。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均为沿下颌角至锁骨方向分布的支撑片。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片具有弯曲角度,所述弯曲角度被设置为与颈部曲面弧度相适应。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带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凹槽。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下端设有硅胶层。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带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个性化定制提高舒适度和贴合度,同时对下颌骨矫正,且与下颌骨、下巴贴合处柔性好、贴合性高,适合患者穿戴,为患者量身定做,可施加精准的矫形力。更重要的是,本申请提供的3D打印颈托结构简单,轻量便携,不会对外观造成较大影响,可矫正颈椎不良姿势,方便舒适,矫形效果显著,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1

颈托本体;2

固定带;11

托台;12

支撑部;12a

左支撑部;12b

右支撑部;13

连接部;13a

第一连接部;13b

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参考图1~图3,包括颈托本体1和用于将颈托本体1固定在颈部的固定带2,所述颈托本体1包括托台11、支撑部12和连接部13;所述托台11适于贴合下颌,用于承托头部;所述支撑部12设在所述托台11的两侧,上端与所述托台11连接,下端抵在胸骨位置,将托台上的载荷传递至胸骨;所述托台11与所述支撑部12上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3连接,所述支撑部12的下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3连接,方便固定和支撑。本技术提供的个性化颈托,根据对患者颈部进行光学扫描所获取到的颈部尺寸数据适配进行3D打印制备,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和贴合度,结构简单,不会对外观造成较大影响,可根据矫正程度定制,能够达到显著的矫形效果。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所述支撑部12包括左支撑部12a和右支撑部12b;所述连接部13包括第一连接部13a和第二连接部13b;所述托台11和所述支撑部12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3a连接起来,所述左支撑部12a下端和右支撑部12b下端
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13b连接起来。本技术中,左支撑部12a和右支撑部12b对托台1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第一连接部13a和第二连接部13b也对托台11以及颈部起到支撑作用,将头部的重量传递到胸骨上,有效地缓解了颈部的压力,还有利于改善姿态。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托台11为向外延伸的U形托板,其内侧被设置为与下颌骨及下颌角相匹配。本技术中,U形托板中间凹陷部位的形状根据患者下颌骨曲面弧度和数据设置,便于与患者下颌贴合,提高舒适度,改善矫形效果。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台11内侧与下巴、下颌角贴合处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柔软亲肤,能够避免使用颈托时颈部皮肤被挤压和磨损。
[0029]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颈托,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托本体(1)和用于将颈托本体(1)固定在颈部的固定带(2),所述颈托本体(1)包括托台(11)、支撑部(12)和连接部(13);所述托台(11)为向外延伸的U形托板,其内侧被设置为与下颌骨及下颌角相匹配,U形托板中间凹陷部位的形状根据患者下颌骨曲面弧度和数据设置,适于贴合下颌,用于承托头部;所述支撑部(12)设在所述托台(11)的两侧,上端与所述托台(11)连接,下端抵在胸骨位置,将托台(11)上的载荷传递至胸骨;所述托台(11)与所述支撑部(12)上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3)连接,所述支撑部(12)的下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3)连接,方便固定和支撑;所述支撑部(12)包括左支撑部(12a)和右支撑部(12b);所述左支撑部(12a)和所述右支撑部(12b)均为沿下颌角至锁骨方向分布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具有弯曲角度,所述弯曲角度被设置为与颈部曲面弧度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武鲁德志张萍萍李涛马振江曾红冯海洋于文强任富超戴尅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