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67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包括机架、阻力机构、拉力机构、踏板和滑动座椅,阻力机构包括阻尼水箱,阻尼水箱竖立设置,阻尼水箱内部设有水桨,水桨连接在阻尼水箱中心的转轴上;拉力机构可弹性复位地连接阻尼水箱的转轴,拉力机构包括拉手和拉绳,拉绳的一端缠绕于阻力机构上,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手上并连接有挂钩;滑动座椅包括底座、坐垫和靠背,坐垫和靠背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前端设有用于钩挂住挂钩的挂孔。训练者除了可以使用手臂力量拉动拉绳外,还可以将挂钩钩挂在挂孔,双腿用力蹬踏板从而让身体后移,以达到训练下肢的目的,实现了手拉或脚踢两种运动方式,从而更好、更全面的训练肌肉。更全面的训练肌肉。更全面的训练肌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划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

技术介绍

[0002]水阻划船器是模拟真实划船方式,打造真实划水的视觉、声音和感觉效果,让体验逼真的循序渐进的划水运动,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等部位的肌肉增强有较明显的作用。传统的水阻划船器的水箱是平放设置,仅靠水桨在水箱内转动时的阻力提供健身的阻尼,阻尼小,健身效果不佳。此外,现有的划船器,仅通过拉动拉绳的拉手训练,主要依赖手臂力量进行训练,对腰部、胸背部的肌肉有增强效果,但是下肢是水阻划船器的训练盲区,下肢运动幅度小,对下肢的增强效果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其阻尼大,对上肢和下肢皆能进行训练,对身体部位的训练更加全面,减少划船式训练的盲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包括机架、阻力机构、拉力机构、踏板和滑动座椅,阻力机构包括阻尼水箱,阻尼水箱竖立设置,阻尼水箱内部设有水桨,水桨连接在阻尼水箱中心的转轴上;拉力机构可弹性复位地连接阻尼水箱的转轴,拉力机构包括拉手和拉绳,拉绳的一端缠绕于阻力机构上,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手上并连接有挂钩;滑动座椅包括底座、坐垫和靠背,坐垫和靠背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前端设有用于钩挂住挂钩的挂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包括坐垫固定片、两根靠背管和多个滚轮,所述的坐垫固定在坐垫固定片上,所述的靠背安装在两根靠背管上,各滚轮固定连接坐垫固定片,坐垫固定片的左右两侧设有把手。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架包括前脚支撑架、后脚支撑架、滑杆和阻尼固定支架,滑杆上设有供滑动座椅滑动的滑动轨道,所述的滑动座椅沿滑动轨道前后滑动,后脚支撑架连接滑杆的后端,前脚支撑架位于阻尼固定支架的前下方,滑杆的前端连接阻尼固定支架的后端,复位组件和阻尼水箱装设在阻尼固定支架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第三支架组以及两个水箱固定片,两个水箱固定片分别固定在阻尼水箱的左右两侧的中部,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第三支架组皆为U型件,U型件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个侧壁的连接部,每个支架组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水箱固定片连接以使阻尼水箱位于每一个支架组的两个侧壁之间,牵引盘装设在第一支架组的两个侧壁之间,第二支架组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前脚支撑架,第三支架组的连接部固定连接滑杆的前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架组、所述的第二支架组和所述的第三支架组沿阻尼水箱的圆周线120
°
均匀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拉力机构还包括用于对拉绳导向的滑轮,滑轮安设在第一支架
组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拉力机构还包括复位组件,复位组件设于阻尼水箱的前上方,复位组件与阻尼水箱传动连接,复位组件包括轴芯、轴套、牵引盘、涡卷弹簧和固定芯,轴芯安装在机架上,轴套和固定芯套设在轴芯上,固定芯与轴芯相固定,牵引盘通过单向轴承套设在轴套上,涡卷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牵引盘和固定芯,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牵引盘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牵引盘的一端对应固定芯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涡卷弹簧置于凹槽中,凹槽的侧壁以及固定芯上设有挂槽,所述的涡卷弹簧的两端分别钩挂在凹槽侧壁的挂槽以及固定芯上的挂槽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配置有盘盖,盘盖封闭凹槽的开口,所述的涡卷弹簧的两侧设有隔音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组件与阻尼水箱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第一链轮固定在轴套上,第二链轮转动设置在阻尼水箱中心的转轴上,链条绕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
[0015]本技术的两用立式划船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6]通过在拉绳上设置挂钩,以及在滑动座椅的底座上设置挂孔,训练者除了可以使用手臂力量拉动拉绳外,还可以将挂钩钩挂在挂孔,双腿用力蹬踏板从而让身体后移,以达到训练下肢的目的,实现了手拉或脚踢两种运动方式,从而更好、更全面的训练肌肉。立式的阻尼水箱,使得水桨在阻尼水箱内转动时除了受到水流的阻力作用,还受到阻尼水箱内水的重力下压作用,从而增大了划船器拉动的阻尼,强化划船器的健身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两用立式划船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技术两用立式划船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是机架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滑动座椅的正视图;
[0021]图5是复位组件的剖视图。
[0022]标号说明:100、机架;200、阻力机构;300、拉力机构;400、踏板;500、滑动座椅;600、显示屏;101、前脚支撑架;102、后脚支撑架;103、滑杆;104、阻尼固定支架;105、第一支架组;106、第二支架组;107、第三支架组;108、水箱固定片;109、滑动轨道;201、阻尼水箱;202、转轴;210、第一链轮;211、第二链轮;301、拉手;302、滑轮;303、轴芯;304、轴套;305、牵引盘;306、涡卷弹簧;307、固定芯;308、盘盖;309、隔音板;501、底座;502、坐垫;503、挂孔;504、坐垫固定片;505、靠背管;506、滚轮;507、辅助轮;508、把手;509、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包括机架100、阻力机构200、拉力机构300、踏板400和滑动座椅500。踏板400设有两个,分布在机架100左右两侧。机架100上端设有显示屏600。阻力机构200包括阻尼水箱201,阻尼水箱201竖立设置,阻尼水箱201内部设有水桨,水桨连接在阻尼水箱201中心的转轴202上。拉力机构300可弹性复位地连接阻尼水箱201的转轴202,拉力机构300包括拉手301和拉绳,拉绳的一端缠绕于阻力机构200上,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手301上并连接有挂钩。滑动座椅500包括底座501、坐垫502和靠背,坐垫502和靠背固定在底座501上,底座501前端设有用于钩挂住挂钩的挂孔503。训练者坐在滑动座椅500上,即可以用手用力拉动拉手301使水桨转动,从而达到训练上肢、胸背部等部位的肌肉,也可以将拉绳上的挂钩钩挂在底座501上的挂孔503中,训练者的背部靠在靠背上,双腿用力蹬踏板400,使用腿部力量拉动拉绳,从而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立式划船器,包括机架、阻力机构、拉力机构、踏板和滑动座椅,其特征在于:阻力机构包括阻尼水箱,阻尼水箱竖立设置,阻尼水箱内部设有水桨,水桨连接在阻尼水箱中心的转轴上;拉力机构可弹性复位地连接阻尼水箱的转轴,拉力机构包括拉手和拉绳,拉绳的一端缠绕于阻力机构上,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拉手上并连接有挂钩;滑动座椅包括底座、坐垫和靠背,坐垫和靠背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前端设有用于钩挂住挂钩的挂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立式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坐垫固定片、两根靠背管和多个滚轮,所述的坐垫固定在坐垫固定片上,所述的靠背安装在两根靠背管上,各滚轮固定连接坐垫固定片,坐垫固定片的左右两侧设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立式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包括前脚支撑架、后脚支撑架、滑杆和阻尼固定支架,滑杆上设有供滑动座椅滑动的滑动轨道,所述的滑动座椅沿滑动轨道前后滑动,后脚支撑架连接滑杆的后端,前脚支撑架位于阻尼固定支架的前下方,滑杆的前端连接阻尼固定支架的后端,复位组件和阻尼水箱装设在阻尼固定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立式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第三支架组以及两个水箱固定片,两个水箱固定片分别固定在阻尼水箱的左右两侧的中部,第一支架组、第二支架组、第三支架组皆为U型件,U型件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个侧壁的连接部,每个支架组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水箱固定片连接以使阻尼水箱位于每一个支架组的两个侧壁之间,牵引盘装设在第一支架组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孝杰刘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富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