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的疏水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01年,唐本忠院士在研究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的发光行为时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IE)的概念,这与分子聚集引发的聚集诱导淬灭(ACQ)效应正好相反,它克服了无处不在的聚集造成的猝灭效应所带来的棘手障碍。电化学发光(ECL),又称电致化学发光,是由电化学和化学发光结合的一种分析技术。电化学发光体系中常见的发光体包括无机发光材料如三(联吡啶)
‑
钌(Ru(bpy)
32+
)及其衍生物、有机发光材料如鲁米诺、苝及其衍生物,以及基于纳米材料的发光体如金属纳米团簇、半导体量子点等,这些发光体在ECL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电化学发光体系中,发光分子需要分散在溶剂相中才能发光,当发光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环之间发生强烈的π
‑
π相互作用或者由于分子在溶剂相中的不溶时会受到ACQ效应的影响,从而导致ECL强度降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的疏水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加入超纯水,超声并振摇使其完全溶解,然后用碱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值,振摇混匀,转移进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加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2)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于室温静置沉淀,取上清液经0.22 mm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用透析袋透析,得透析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透析液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再冷冻干燥,得到黄棕色固体,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用量为0.256 g~0.384 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纯水的体积为20~30 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氨水、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氢氧化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碱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值至9~12,优选为11~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刘爱林,韩舒桦,黄林小,张宇,程章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