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89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包括第一剪刀体和第二剪刀体,第一剪刀体中部与第二剪刀体中部通过销轴形成铰链连接;以销轴处为基准,第一剪刀体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一剪刀臂和第一刀柄;第二剪刀体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二剪刀臂和第二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臂的前端设有出液孔,所述第一剪刀体内设有进液流道,且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柄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二剪刀臂的前端设有吸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剪切的组织部位进行清洗,流出的血液或者组织液以及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液则在通过吸液流道吸附出去,从而避免血液和组织液影响医生手术的视线。影响医生手术的视线。影响医生手术的视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剪相关
,具体为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阶段,老年性的退行性变化也在越来越多人的身上体现,例如皮肤松弛、腹壁薄弱、关节囊松弛、组织下垂等。这些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现有的是采用潜行分离技术进行操作,其中会沿手术剪为医疗领域常用的工具之一,手术剪主要用于剪切创口或组织,以对患处进行治疗,目前病人在进行手术时,往往需要使用医用剪刀,而病人手术的部位容易有血液流出或者组织液流出,影响医生的视线,增加手术难度,增加病人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篮子体积较大,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对篮子进行收纳存放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包括第一剪刀体和第二剪刀体,第一剪刀体中部与第二剪刀体中部通过销轴形成铰链连接;以销轴处为基准,第一剪刀体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一剪刀臂和第一刀柄;第二剪刀体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二剪刀臂和第二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臂的前端设有出液孔,所述第一剪刀体内设有进液流道,且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柄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二剪刀臂的前端设有吸液孔,所述第二剪刀体内设有吸液流道,且所述吸液流道与吸液孔连接,所述第二刀柄的末端设有与吸液流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剪刀臂的前端以及第二剪刀臂的前端均为圆弧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剪刀臂的长度大于第一刀柄的长度,所述第二剪刀臂大于第二刀柄的长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液孔设有多个。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吸液设备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清洗液输送设备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刀柄上的第一磁铁,以及固定在第二刀柄上的且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种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通过在第一剪刀体内设有进液流道,且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柄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以及在第二剪刀体内设有吸液流道,且所述吸液流道与吸液孔连接,所述第二刀柄的末端设有与吸液流道连通
的第二连接管;通过向进液流道通入清洗液并从出液孔排出进而来对剪切的组织部位进行清洗,流出的血液或者组织液以及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液则在通过吸液流道吸附出去,从而避免血液和组织液影响医生手术的视线。此外本技术通过在述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之间设有锁定机构,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性固定,从而实现避免对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在不使用的时候意外张开。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剪刀体;2、第二剪刀体;3、销轴;4、第一剪刀臂;5、第一刀柄;6、第二剪刀臂;7、第二刀柄;8、进液流道;9、第一连接管;10、吸液孔;11、吸液流道;12、第二连接管;13、出液孔;14、第一磁铁;15、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包括第一剪刀体1和第二剪刀体2,第一剪刀体1中部与第二剪刀体2中部通过销轴3形成铰链连接;以销轴3处为基准,第一剪刀体1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一剪刀臂4和第一刀柄5;第二剪刀体2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二剪刀臂6和第二刀柄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臂4的前端设有出液孔13,所述第一剪刀体1内设有进液流道8,且所述进液流道8与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柄5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8连通的第一连接管9,且所述第二剪刀臂6的前端设有吸液孔10,所述第二剪刀体2内设有吸液流道11,且所述吸液流道11与吸液孔10连接,所述第二刀柄7的末端设有与吸液流道11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2。通过在第一剪刀体1内设有进液流道8,且所述进液流道8与出液孔13连通,所述第一刀柄5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8连通的第一连接管9以及在第二剪刀体2内设有吸液流道11,且所述吸液流道11与吸液孔10连接,所述第二刀柄7的末端设有与吸液流道11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2;通过向进液流道8通入清洗液并从出液孔13排出进而来对剪切的组织部位进行清洗,流出的血液或者组织液以及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液则在通过吸液流道11吸附出去,从而避免血液和组织液影响医生手术的视线。所述第二剪刀臂6和第一剪刀臂4的宽度较宅,从而具从而产生细小隧道,减少组织创伤和隧道过大,有效减少术后血肿淤青,促进术后恢复。
[0019]其中,所述第一剪刀臂4的前端以及第二剪刀臂6的前端均为圆弧端。不易划伤眼部组织。
[0020]其中,所述第一剪刀臂4的长度大于第一刀柄5的长度,所述第二剪刀臂6大于第二刀柄7的长度,使得第一剪刀臂4以及第二剪刀臂6张开后不易对眼部组织造成损伤。
[0021]其中,所述吸液孔10设有多个。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吸液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9与清洗液输送设备连接。
[0022]其中,所述第一刀柄5和第二刀柄7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
第一刀柄5上的第一磁铁14,以及固定在第二刀柄7上的且与第一磁铁14相吸的第二磁铁15。
[0023]工作原理:通过在第一剪刀体1内设有进液流道8,且所述进液流道8与出液孔13连通,所述第一刀柄5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8连通的第一连接管9以及在第二剪刀体2内设有吸液流道11,且所述吸液流道11与吸液孔10连接,所述第二刀柄7的末端设有与吸液流道11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2;通过向进液流道8通入清洗液并从出液孔13排出进而来对剪切的组织部位进行清洗,流出的血液或者组织液以及清洗产生的清洗废液则在通过吸液流道11吸附出去,从而避免血液和组织液影响医生手术的视线。
[00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包括第一剪刀体(1)和第二剪刀体(2),第一剪刀体(1)中部与第二剪刀体(2)中部通过销轴(3)形成铰链连接;以销轴(3)处为基准,第一剪刀体(1)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一剪刀臂(4)和第一刀柄(5);第二剪刀体(2)的前后部分分别为第二剪刀臂(6)和第二刀柄(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臂(4)的前端设有出液孔(13),所述第一剪刀体(1)内设有进液流道(8),且所述进液流道(8)与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柄(5)的末端设有与进液流道(8)连通的第一连接管(9),且所述第二剪刀臂(6)的前端设有吸液孔(10),所述第二剪刀体(2)内设有吸液流道(11),且所述吸液流道(11)与吸液孔(10)连接,所述第二刀柄(7)的末端设有与吸液流道(11)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组织潜行分离剪,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易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士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