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84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美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包括:塑形面罩,塑形面罩内部两侧对称升降式设置有两个提拉块,提拉块外侧设置有医用胶带,提拉块另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提拉带,提拉带顶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塑形面罩内部的提拉调节件,位于提拉块下侧塑形面罩上设置有用于对提拉块提拉后的面部皮肤区域进行滚压式按摩的增肌件,本装置在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形塑的同时,对内部肌肉进行增肌,增加面部整体的紧实度。面部整体的紧实度。面部整体的紧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肌形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美容
,尤其涉及一种增肌形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形象以及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脸部的保养甚至成为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的流失,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脸部的肌肤不再紧实,容易发生松弛以及下垂等问题。
[0003]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707121,公开了一种面肌提拉塑形装置,包括有呈环形的提拉圈套,其中,提拉圈套包括挂设于使用者头顶的支撑部和包覆于使用者下巴以及两侧脸颊的弹性提拉部;支撑部和弹性提拉部的中部位置上均分别设置有一抵撑件,其中,两抵撑件均具有可伸缩调节的抵顶端,通过两抵撑件的抵顶端分别对应抵顶使用者的头顶和下巴,从而使得弹性提拉部的两侧分别贴压于使用者的两侧脸颊并具有向内收紧上拉的趋势;即对使用者两侧的脸颊肌肉产生持续提拉的效果,从而达到延缓脸部的脸颊发生松弛及下垂等问题;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需要自由调节弹性提拉部的松紧程度,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起到对脸部塑形的作用,该装置采用提拉的方式,将面部松弛的皮肤向上拉紧,达到塑性的功能,但是经过单纯提拉之后的皮肤,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塑性,但是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太久,因为皮肤内部的脸部肌肉并没有以为皮肤的简单提拉内部成型,缺少内部肌肉的支撑,外部皮肤塑难以维持;
[0004]因此,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增肌形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肌形塑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包括:塑形面罩,塑形面罩内部两侧对称升降式设置有两个提拉块,提拉块外侧设置有医用胶带,提拉块另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提拉带,提拉带顶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塑形面罩内部的提拉调节件,位于提拉块下侧塑形面罩上设置有用于对提拉块提拉后的面部皮肤区域进行滚压式按摩的增肌件。
[0007]优选的,塑形面罩中部设置有向外鼻梁槽,塑形面罩两端连接有挂耳环,挂耳环挂在耳朵上。
[0008]优选的,增肌件包括有沿着塑形面罩内外方向移动的按摩框,按摩框朝向面部的一侧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按摩辊,按摩辊两端安装有转动轴,其中一个转动轴一端连接有伺服马达,远离伺服马达一侧的按摩辊端部的转动轴之间连接有传动带。
[0009]优选的,按摩框远离面部的一侧中部旋转式连接有按摩力度调节杆,按摩力度调节杆一端螺纹连接在开设在塑形面罩内部横向的螺纹孔内,按摩力度调节杆外端部安装有按摩调节柄。
[0010]优选的,提拉调节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提拉带顶端的连接块,连接块顶部旋转式连接有竖直的提拉力度调节杆,提拉力度调节杆上侧螺纹连接在开设在塑形面罩内部竖直
的内螺纹孔内,且提拉力度调节杆顶端穿过塑形面罩外顶部安装有提拉调节柄。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增肌形塑装置,通过在塑形面罩内侧设置力度可调节的提拉块以及滚压力度可调节的按摩辊,对松弛的皮肤进行提拉的同时,对其内部肌肉进行增肌,增加面部肌肉与皮肤整体的紧实度,充分提高塑形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增肌形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增肌形塑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一种增肌形塑装置中增肌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塑形面罩10,挂耳环11,鼻梁槽12,提拉块13,增肌件14,提拉带15,提拉力度调节杆16,内螺纹孔17,提拉调节柄18,按摩辊19,伺服马达20,转动轴21,传动带22,按摩力度调节杆24,按摩调节柄25,按摩框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

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肌形塑装置的结构图,包括:塑形面罩10,塑形面罩10内部两侧对称升降式设置有两个提拉块13,提拉块13外侧设置有医用胶带,提拉块13另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提拉带15,提拉带15顶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塑形面罩10内部的提拉调节件,通过医用胶带贴合在待提拉的面部皮肤上,然后在提拉带15的连接下,提拉调节件向上移动,带动提拉块13处的皮肤向上提拉收紧,对松弛的皮肤进行形塑,同时位于提拉块13下侧塑形面罩10上设置有增肌件14,增肌件14用于对提拉块13提拉后的面部皮肤区域进行滚压式按摩,增加提拉处皮肤内部血液循环,以及运动对肌肉进行锻炼,增加肌肉的紧实度,如此一来保证松弛的皮肤在提拉的同时,对内部肌肉紧实度增加,保证提拉后皮肤内部受到肌肉的支撑,保持持续的紧致状态。
[00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塑形面罩10中部设置有向外鼻梁槽12,塑形面罩10穿戴在使用者面部时,鼻梁处置于鼻梁槽12内,降低塑形面罩10对鼻梁处的挤压引发的疼痛感,塑形面罩10两端连接有挂耳环11,挂耳环11挂在耳朵上,保持塑形面罩10稳定的穿戴在使用者的面部,为了进一步增加塑形面罩10穿戴后的稳定性,在挂耳环11端部还可连接绑带,绑带绑在头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增肌件14包括有沿着塑形面罩10内外方向移动的按摩框26,按摩框26朝向面部的一侧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按摩辊19,按摩辊19两端安装有转动轴21,其中一个转动轴21一端连接有伺服马达20,远离伺服马达20一侧的按摩辊19端部的转动轴21之间连接有传动带22,启动伺服马达20驱动对应的按摩辊19转动,然后在传动带22的传动下,同步控制多个按摩辊19转动,然后调节按摩辊19距离面部的位置,将其与面部肌肉接触,对其进行滚动按压增肌;
[0021]按摩框26远离面部的一侧中部旋转式连接有按摩力度调节杆24,按摩力度调节杆
24一端螺纹连接在开设在塑形面罩10内部横向的螺纹孔内,按摩力度调节杆24外端部安装有按摩调节柄25,转动按摩调节柄25调节按摩力度调节杆24横向位置,然后调整按摩框26内按摩辊19与面部皮肤接触的力度,以此调节按摩辊19对面部肌肉进行按压增肌的强度。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提拉调节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提拉带15顶端的连接块,连接块顶部旋转式连接有竖直的提拉力度调节杆16,提拉力度调节杆16上侧螺纹连接在开设在塑形面罩10内部竖直的内螺纹孔17内,且提拉力度调节杆16顶端穿过塑形面罩10外顶部安装有提拉调节柄18,转动提拉调节柄18调节提拉力度调节杆16高度,然后在连接块以及提拉带15的连接下,控制提拉块13对皮肤提拉的力度。
[0023]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增肌形塑装置,使用时,将挂耳环11挂在耳朵上,然后将塑形面罩10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包括:塑形面罩(10),塑形面罩(10)内部两侧对称升降式设置有两个提拉块(13),提拉块(13)外侧设置有医用胶带,提拉块(13)另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提拉带(15),提拉带(15)顶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塑形面罩(10)内部的提拉调节件,位于提拉块(13)下侧塑形面罩(10)上设置有用于对提拉块(13)提拉后的面部皮肤区域进行滚压式按摩的增肌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面罩(10)中部设置有向外鼻梁槽(12),塑形面罩(10)两端连接有挂耳环(11),挂耳环(11)挂在耳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肌形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肌件(14)包括有沿着塑形面罩(10)内外方向移动的按摩框(26),按摩框(26)朝向面部的一侧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按摩辊(19),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莱薇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