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65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装有支脚,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当需要移动搅拌罐时,此时利用内螺纹柱,可使螺柱在内螺纹柱内向下运动,进而调节万向轮的所在位置,当万向轮与地面贴合后,则由万向轮代替支脚,使用万向轮可以快速移动搅拌罐的位置,万向轮和支脚可随意切换,提高搅拌罐移动的便利性,而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可对主体和底座分离,以方便人们单独维护主体。单独维护主体。单独维护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由砂石、胶凝材料和泥浆混合而成,混凝土在生产时要用到搅拌设备,以通过搅拌使混凝土原料混合均匀,中国专利“混凝土搅拌罐”公开号CN211415710U,该专利解决了在对混凝土搅拌时,容易产生沉淀,导致搅拌不充分,且现有搅拌罐缺少对搅拌扇叶的保护,扇叶受到材料冲击时,会导致变形,造成设备损坏,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中国专利“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罐”公开号CN213859980U,该专利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方式多为人工搅拌,费时费力,搅拌效率低下,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但在搅拌罐使用时,大多数搅拌罐的支撑件是支脚,而支脚作为支撑件不方便人们移动搅拌罐,如要移动搅拌罐时,则要依靠多人抬运或者使用设备吊运,较为不便,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装有支脚,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所述内螺纹柱的内侧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下端装有万向轮。
[0005]为了提高主体移动的稳定性,本技术改进有,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对称分布在底座的下端。
[0006]为了将底座与主体分开,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0007]为了观察主体内的情况,本技术改进有,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吊杆,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0008]为了防止大量粉尘落在电机上,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设置在支架的上端,其中一组所述扣板的侧面固装有磁铁a。
[0009]为了将两块扣板吸附在一起,本技术改进有,另一组所述扣板的侧面固装有磁铁b。
[0010]为了使磁铁a有效吸附磁铁b,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磁铁a的宽度大于磁铁b的宽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主体、支架、电机、搅拌杆、出料管、底座、支脚、支板、内螺纹柱、螺柱和万向轮,当需要移动搅拌罐时,此时利用内螺纹柱,可使螺柱在内螺纹柱内向下运动,进而调节万向轮的所在位置,当万向轮与地面贴合后,则由万向轮代替支脚,使用万向轮可以快速移动搅拌罐的位置,万向轮和支脚可随意切换,提高搅拌罐移动的便利性,而利用定位孔和定位杆,可对主体和底座分离,以方便人们单独维护主体。
[0013]2、本技术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辅助机构,此时利用两块扣板,可以将电机遮罩住,这样,在倒入混凝土原料时,可防止大量粉尘落在电机表面,而使用磁铁a和磁铁b,可以将两块扣板吸附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的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的仰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的侧视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中扣板的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中扣板的仰视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主体;2、支架;3、电机;4、搅拌杆;5、出料管;6、底座;7、支脚;8、支板;9、内螺纹柱;10、螺柱;11、万向轮;12、定位孔;13、定位杆;14、吊杆;15、观察窗;16、扣板;17、磁铁a;18、磁铁b。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支架2的上端固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通过设置支架2的上端固装有电机3,同时设置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电机3用于带动搅拌杆4转动,搅拌杆4则搅拌主体1内的原料,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5,通过在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5,用于排出混合好的混凝土,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6,通过在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6,用于承托主体1,底座6的下端固装有支脚7,通过设置底座6的下端固装有支脚7,用于支撑底座6,底座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8,通过设置底座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8,用于支撑螺柱10,支板8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9,内螺纹柱9的内侧设置有螺柱10,通过设置支板8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9,同时在内螺纹柱9的内侧设置有螺柱10,螺柱10可在内螺纹柱9内运动,进而调节万向轮11的位置,螺柱10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1,通过设置螺柱10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1,方便人们移动主体1的位置。
[0025]请参阅图1

5,万向轮11的数量为四组,四组万向轮11对称分布在底座6的下端,通过设置万向轮11的数量为多组,同时设置多组万向轮11对称分布在底座6的下端,提高移动主体1的稳定性,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2,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通过设置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2,同时设置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将定位孔12和定位杆13分离主体1和底座6则分离,将定位杆13插入定位孔12内,主体1和底座6则连接在一起,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吊杆14,通过设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吊杆14,使用吊杆14方便人们吊起主体1,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5,通过设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15,用于观察主体1内的搅拌情况。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4和图5,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扣板16,扣板16设置在支架2的上端,通过在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扣板16,防止大量尘埃落在电机3上,其中一组扣板16的侧面固装有磁铁a17,另一组扣板16的侧面固装有磁铁b18,通过设置其中一组扣板16的侧面固装有磁铁a17,同时设置另一组扣板16的侧面固装有磁铁b18,当磁铁a17和磁铁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上端固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管(5),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下端固装有支脚(7),所述底座(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板(8),所述支板(8)的表面固装有内螺纹柱(9),所述内螺纹柱(9)的内侧设置有螺柱(10),所述螺柱(10)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1)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11)对称分布在底座(6)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搅拌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家昌谢浩岑赐华张建军吴礼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通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