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包括上盖、下壳、密封圈,上盖包括盖板,盖板上贯通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呼吸膜,盖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卡头,盖板顶部设有握把,盖板底部设有密封托板,密封托板上的中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锌板,锌板通过负极铜片将负极引出输出;下壳包括矩形壳体、插公、插母,矩形壳体顶部设有与矩形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的上盖槽,矩形壳体内壁设有空气电极膜片,矩形壳体靠近上盖槽一侧的侧壁上贯通的设有插公、插母,插公与空气电极膜片电性连接,插母与负极铜片电性连接,矩形壳体上与卡头对应的设置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避免泄漏内部溶液,方便更换锌板,维护简单,接线简洁。接线简洁。接线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锌空气电池以锌为负极、氧为正极、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的一种金属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的化学反应与普通碱性电池类似,其基本工作原理为电池负极上的锌与电解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负极反应),释放出电子,同时空气电极膜片中的催化剂与电解液及经由扩散作用进入电池的空气中的氧气相接触,吸收电子,发生电化学反应(正极反应),负极的锌板在放电过程中被氧化成氧化锌而失效后,一般采用直接更换锌板和电解质的办法,使锌空气电池完全更新,更换下来的氧化锌由专门的工厂进行回收处理,实现锌的再生循环。
[0003]现有的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一般采用锌板直接露出电池单体的壳体外一部分,作为锌负极输出,该设计不易密封电池内腔,电池内腔内的溶液在电池倾倒时容易泄漏出来,使电池失效而不能发电,多块电池组合成电池组时,现有款式的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一般采用铜线、螺钉和螺母等,将露出来的锌负极与另一块电池单体的空气电极膜片引出的正极相连接,该方式线路凌乱,容易错接,更换锌板时线路需要重新拆解和连接,工作繁琐且容易出错,对工人技术素质要求较高。
[0004]专利号为20202007663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锌空气电池,该锌空气电池可以包括:负极盖、负极反应物、隔膜、正极片、正极壳;负极反应物设于负极盖内;正极壳的开口处朝向负极盖的开口处,并扣设在负极盖上;正极片和隔膜设于正极壳内,隔膜位于正极壳内朝向开口处的一侧,且,隔膜位于正极片和负极反应物之间;正极片的一面与隔膜接触,正极片的另一面与正极壳的底部接触;正极壳的底部直径与正极片的直径的差值在预设尺寸范围内,预设尺寸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值。预设尺寸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尺寸值,正极壳和正极片可以充分接触,提高了锌空气电池的电阻稳定性以及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稳定性。
[0005]现有的锌空电池单体,由于结构方面的限制导致更换锌板的拆装困难,增加了用户对锌空单体电池和电池组进行维护的难度,整个锌空电池组的线路连接及安装工作,过程复杂繁琐,锌空气电池结构完全密封比较困难,电池单体及电池组如发生倾倒,其内腔内溶液存在泄漏导致电池失效而不能发电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包括上盖、下壳、密封圈,上盖包括盖板,盖板上贯通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呼吸膜,密封的同时保持透气,盖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卡头,盖板顶部设有握把,盖板底部设有密封托板,密封托板上的
中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锌板,锌板通过负极铜片将负极引出输出,密封圈套装在密封托板上;
[0008]下壳包括矩形壳体、插公、插母,矩形壳体顶部设有与矩形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的上盖槽,矩形壳体内壁设有空气电极膜片,矩形壳体靠近上盖槽一侧的侧壁上贯通的设有插公、插母,插公与空气电极膜片电性连接作为正极输出端,插母与负极铜片电性连接作为负极输出端,矩形壳体上与卡头对应的设置有卡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负极铜片为长条形铜片,其一端设有安装孔,另一端设有导电弹簧片,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锌板上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锌板、负极铜片采用螺丝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板的螺纹孔连接固定。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插母上设有插片,插片与导电弹簧片插接连接。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负极铜片的安装孔,安装板上的螺纹孔,固定板上的安装孔均设置为两个。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槽顶部设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对密封圈进行限位,提高上盖与下壳插接时的密封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插公、插母分别设置在矩形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插公和插母的位置相互对应在同轴的一直线上,且不接触。
[0014]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壳体内设有正极铜片,正极铜片为口字形铜片,口字形铜片设置在矩形壳体的内壁上,并与空气电极膜片连接固定,所述插公上设有插片,正极铜片通过插片与插公电性连接,使矩形壳体内壁设置的空气电极膜片保持相互联通和处于水平状态。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铜片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安装孔,矩形壳体上与正极铜片的安装孔对应的设有螺纹孔,正极铜片采用螺丝通过安装孔与矩形壳体的螺纹孔连接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矩形壳体的螺纹孔处设有保护罩,保护罩保护外部裸露螺丝。
[0017]进一步的,所述握把上设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为若干个凸起。
[0018]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壳体上设有镂空通孔。
[001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由于上盖与下壳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受外力倾倒后,能够避免泄漏内部溶液使电池失效;
[0021]2、上盖与下壳之间采用卡头、卡槽连接,锌板通过安装板与盖板固定连接一体式设计,卡头松脱后,可直接拔出上盖及锌板,方便快速拆装更换锌板,维护简单。
[0022]3、采用插公、插母正负极输出端,多个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串联成电池组时,相邻锌空电池单体的插公插母相互插入接触使其串联,接线简洁方便,取消了繁琐的接线工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上盖的侧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中正极铜片的细节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中矩形壳体的示意图;
[0029]图7为矩形壳体的细节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31]图例说明:1、上盖;11、盖板;12、通气孔;13、呼吸膜;14、卡头;15、握把;151、防滑结构;16、密封托板;17、安装板;18、锌板;181、固定板;19、负极铜片;191、导电弹簧片;2、下壳;21、矩形壳体;211、上盖槽;212、空气电极膜片;213、密封槽;22、插公;23、插母;24、卡槽;25、正极铜片;26、保护罩;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至8所示,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包括上盖1、下壳2、密封圈3,上盖1包括盖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壳、密封圈,上盖包括盖板,盖板上贯通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呼吸膜,盖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卡头,盖板顶部设有握把,盖板底部设有密封托板,密封托板上的中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锌板,锌板通过负极铜片将负极引出输出;下壳包括矩形壳体、插公、插母,矩形壳体顶部设有与矩形壳体内部空间相连通的上盖槽,矩形壳体内壁设有空气电极膜片,矩形壳体靠近上盖槽一侧的侧壁上贯通的设有插公、插母,插公与空气电极膜片电性连接作为正极输出端,插母与负极铜片电性连接作为负极输出端,矩形壳体上与卡头对应的设置有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铜片为长条形铜片,其一端设有安装孔,另一端设有导电弹簧片,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锌板上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锌板、负极铜片采用螺丝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板的螺纹孔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母上设有插片,插片与导电弹簧片插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可更换锌空电池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家,徐仪,王成存,戴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华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