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58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用于与电源插头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外周设置有屏蔽外壳,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正极棒,所述绝缘基座上对应正极棒侧方的位置设置有负极弹片和静片端子,负极弹片和静片端子相抵触形成电连接,所述插孔上设置有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上开设有孔电源插头穿过的插接口,所述接触组件卡接设置在插孔上,所述接触组件位于负极弹片一侧抵紧设置在负极弹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插头插入时产生火花的问题,提升了插座和插头的使用寿命,并且提升了插座的安全性能,避免引发安全事故。避免引发安全事故。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DC插座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0002]DC插座是一种与电脑显示器专用电源相配的插座,它是由绝缘基座、接触弹片、静片端子、正极棒,所述接触弹片设置在绝缘基座内的一侧,所述静片端子与接触弹片的接触端抵紧配合,正极棒插接设置在绝缘基座内位于接触弹片的一侧,当插头插入时外壁连接接触弹片,接触弹片与静片端子的接触端分离,且与正极棒插接配合形成回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插头插入时会产生火花的现象,此火花称为 Arcing(电弧)现象,当插头碰触插座内金属接点,会因碰触瞬间接触面积小,电流瞬间流过关系,可能会有微小火花产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插座和插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本技术能够避免插头插入时产生火花的问题,提升了插座和插头的使用寿命,并且提升了插座的安全性能,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用于与电源插头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外周设置有屏蔽外壳,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正极棒,所述绝缘基座上对应正极棒侧方的位置设置有负极弹片和静片端子,负极弹片和静片端子相抵触形成电连接,所述插孔上设置有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上开设有孔电源插头穿过的插接口,所述接触组件卡接设置在插孔上,所述接触组件位于负极弹片一侧抵紧设置在负极弹片上。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触组件安装在插孔的开口处,其中接触之间的一端抵紧在负极弹片上,当插头插入时插头的外壁先与接触组件触碰,由于接触组件和负极弹片一侧有碰触,就形成了产品的负极先接触,可以避免插入插头时火花的产生,提升了插座和插头的使用寿命,并且提升了插座的安全性能,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孔上开设有多个让位槽,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底座、多个接触手臂和接触面板,所述底座抵紧在插孔上,所述多个接触手臂均匀设置在插接口处与让位槽相对应,所述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与接触臂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一侧内壁与负极弹片相连通,所述接触面板延伸至卡接槽开口处后折弯设置在卡接槽内,并且抵紧设置在负极弹片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接触手臂能够最大程度上与插头产生接触,保证接触手臂和插头之间的连接稳定,在插孔上开设与接触手臂向对应的让位槽,当插头插入时接触手臂抵紧在插头外周上,同时向限位槽内倾斜,提供一定距离的空隙,增加接触手臂的弹力回复。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手臂上设置有连接部和V形折弯,所述连接部
连接设置在底座上,所述V形折弯朝向轴心位置凸起,并且抵紧在插头外周的端面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V形折弯能后提供较好的抵紧力,通过压力卡紧插头,防止插头在插接的过程中松动或者掉落。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两侧设置有呈垂直连接固定面板,所述绝缘基座位于固定面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卡紧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卡扣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凸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限位卡扣与限位槽相互配合卡紧,能够稳定的卡住绝缘基座,使得接触组件不会弹出,同时在限位卡扣之间设置绝缘凸部,具有很好的接地屏蔽效果。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面板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夹设在接触面板与负极弹片之间抵紧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凸缘使得,接触面板与负极弹片之间形成点面接触,接触效果更好,结构更加稳定。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极棒采用一体车制成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正极棒为一体车制成型,可以使得最大的电流达到10A。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极棒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与定位部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一侧开设有与定位部相连通的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内设置有定位插片,所述定位部上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定位插片上开设有与环形插槽相适配的U形插接口,所述定位插片上设置有与插接通道相抵紧的定位凸缘。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极棒安装在定位槽内后,利用定位插片的U形插接口与插接通道相互卡紧配合,可以防止正极棒前后晃动,具有很好的稳定效果,增加定位凸缘使得定位插片拆入插接通道使得抵紧里更加紧密,防止定位插片脱落。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屏蔽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开设有多个弧形开口。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脚上开设弧形开口,在焊接时可以增强焊接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接触组件和绝缘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正极棒与定位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接触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电源插头;2、绝缘基座;3、屏蔽外壳;4、插孔;5、正极棒;6、负极弹片;7、静片端子;8、接触组件;9、插接口;10、让位槽;11、底座;12、接触手臂;13、接触面板;14、卡接槽;15、V形折弯;16、固定面板;17、限位槽;18、限位卡扣;19、绝缘凸部;20、限位凸缘;21、定位部;22、定位槽;23、插接通道;24、定位插片;25、环形插槽;26、U形插接口;27、定位凸缘;28、支脚;29、弧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用于与电源插头1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2(所述绝缘基座2上设置有两个基座凸台,与PCB板面接触,可以防止产品在回流焊的过程中出现浮板的现象)、所述绝缘基座2外周设置有屏蔽外壳3,所述绝缘基座2上设置有插孔4,所述绝缘基座2上设置有正极棒5,所述绝缘基座2上对应正极棒5侧方的位置设置有负极弹片6和静片端子7,负极弹片6和静片端子7相抵触形成电连接,所述插孔4上设置有接触组件8,所述接触组件8上开设有孔电源插头1穿过的插接口9,所述接触组件8卡接设置在插孔4上,所述接触组件8位于负极弹片6一侧抵紧设置在负极弹片6上,将接触组件8安装在插孔4的开口处,其中接触之间的一端抵紧在负极弹片6上,当插头插入时插头的外壁先与接触组件8触碰,由于接触组件8和负极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用于与电源插头(1)相配合,包括绝缘基座(2)、所述绝缘基座(2)外周设置有屏蔽外壳(3),所述绝缘基座(2)上设置有插孔(4),所述绝缘基座(2)上设置有正极棒(5),所述绝缘基座(2)上对应正极棒(5)侧方的位置设置有负极弹片(6)和静片端子(7),负极弹片(6)和静片端子(7)相抵触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4)上设置有接触组件(8),所述接触组件(8)上开设有孔电源插头(1)穿过的插接口(9),所述接触组件(8)卡接设置在插孔(4)上,所述接触组件(8)位于负极弹片(6)一侧抵紧设置在负极弹片(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4)上开设有多个让位槽(10),所述接触组件(8)包括底座(11)、多个接触手臂(12)和接触面板(13),所述底座(11)抵紧在插孔(4)上,所述多个接触手臂(12)均匀设置在插接口(9)处与让位槽(10)相对应,所述绝缘基座(2)上开设有与接触臂相适配的卡接槽(14),所述卡接槽(14)的一侧内壁与负极弹片(6)相连通,所述接触面板(13)延伸至卡接槽(14)开口处后折弯设置在卡接槽(14)内,并且抵紧设置在负极弹片(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手臂(12)上设置有连接部和V形折弯(15),所述连接部连接设置在底座(11)上,所述V形折弯(15)朝向轴心位置凸起,并且抵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新周鹏谷鄂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成功电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