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55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吸收性物品包括内装体、外装体及端部片(11F、11R)。所述内装体具备吸收体、上侧片(9)及下侧片(7)。所述吸收体具备具有SAP层的吸收芯、和透水性片。所述端部片(11F、11R)设置于在长度方向上跨越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范围。在所述透水性片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侧,所述皮肤面侧的所述透水性片和所述非皮肤面侧的所述透水性片为非粘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观察的情况下,所述上侧片(9)及所述下侧片(7)各端部配置于比所述吸收体的所述端部靠顶端侧处,在与所述内装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相邻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顶端侧,设置有所述端部片(11F、11R)和所述外装体为非粘接的非粘接区域(20)。(2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性物品


[0001]本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尿布等吸收性物品(日本专利第5761179)。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在吸收体中包括沙粒状的SAP(高吸收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的颗粒。吸收性物品存在SAP的颗粒向外部漏出的可能性。
[0004]本技术提供抑制SAP的颗粒向吸收性物品的外部漏出的吸收性物品。
[0005]本技术的一侧面涉及的吸收性物品是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和沿着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内装体、外装体及端部片。所述内装体具有吸收体、上侧片及下侧片。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透水性片。所述吸收芯具有构成为包括高吸收性聚合物即SAP的颗粒的SAP层。所述透水性片包覆所述吸收芯的皮肤面侧及非皮肤面侧,在所述吸收芯的至少皮肤面侧具有透水性。所述上侧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皮肤面侧,具有透水性。所述下侧片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非皮肤面侧,具有非透水性。所述外装体配置于比所述内装体靠非皮肤面侧处。所述端部片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和沿着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吸收体、上侧片(9)及下侧片(7)的内装体,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透水性片,所述吸收芯具有构成为包括高吸收性聚合物即SAP的颗粒的SAP层,所述透水性片包覆所述吸收芯的皮肤面侧及非皮肤面侧,在所述吸收芯的至少皮肤面侧具有透水性,所述上侧片(9)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皮肤面侧且具有透水性,所述下侧片(7)配置于所述吸收体的非皮肤面侧且具有非透水性;外装体,配置于比所述内装体靠非皮肤面侧处;及端部片(11F、11R),配置于比所述内装体靠皮肤面侧处,设置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跨越所述吸收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范围,在所述透水性片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侧,皮肤面侧的所述透水性片和非皮肤面侧的所述透水性片为非粘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观察的情况下,所述上侧片(9)及所述下侧片(7)各端部配置于比所述吸收体的端部靠顶端侧处或者配置于与所述吸收体的端部相同的位置,在与所述内装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相邻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顶端侧,设置有所述端部片(11F、11R)和所述外装体为非粘接的非粘接区域(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吸收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所述内装体中的相对的片彼此、或者所述内装体和所述外装体为弱粘接或非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备配置于在厚度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非粘接区域(20)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以伸长状态粘接于所述外装体或所述端部片(11F、11R)的第1伸缩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葵子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