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55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线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压线机构,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壳体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安装腔连通;压线机构包括第一压线部以及第二压线部,第一压线部设于安装腔内,第二压线部可活动设于安装腔内,并相对于第一压线部具有靠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于靠近状态时,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间配合形成压线孔,压线孔的孔壁上具有压线件,用于对由所述导向孔插入所述压线孔的待压线管的外表面压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在待压线管的相应位置压线,便于操作者根据压线位置将压线后的管路安装于螺母底座,在管路脱离螺母底座时,也能够根据压线位置及时发现。也能够根据压线位置及时发现。也能够根据压线位置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压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变频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作为高功率电压变频器的核心部件的IGCT更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然而在IGCT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会对IGCT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0003]IGCT传统散热方式为水冷散热,其连接处的方法通常是:将FEP管插入螺母底座,之后用塑胶螺帽将FEP管与螺母底座的连接处固定。然而,上述连接结构中,若物料不良或者人工装配不到位,就会引起FEP管脱离,造成冷却用水泄露,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损坏IGCT。而实际生产中,塑胶螺帽和螺母底座一般为不透明材质,难以判断FEP管是否脱离螺母底座。如何能够及时发现FEP管脱离螺母底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线装置,利用该压线装置能够在待压线管的相应位置压线,便于操作者根据压线位置将压线后的管路安装于螺母底座,在管路脱离螺母底座时,也能够根据压线位置及时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17),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向孔(18),所述导向孔(18)与所述安装腔(17)连通;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第一压线部(31)以及第二压线部(34),所述第一压线部(31)设于所述安装腔(17)内,所述第二压线部(34)可活动设于所述安装腔(17)内,并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线部(31)具有靠近状态和远离状态,于靠近状态时,所述第一压线部(31)与所述第二压线部(34)之间配合形成压线孔(39),所述压线孔(39)的孔壁上具有压线件,用于对由所述导向孔(18)插入所述压线孔的待压线管(100)的外表面压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部(31)凹设有第一压线槽(32),所述第一压线槽的槽壁上安装有第一压线件(33),所述第二压线部(34)凹设有第二压线槽(35),所述第二压线槽的槽壁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压线件配合的第二压线件(36),所述第一压线槽(32)与所述第二压线槽(35)配合形成所述压线孔(39),所述第一压线件(33)与所述第二压线件(36)配合形成所述压线件,于靠近状态时,所述第一压线件(33)与所述第二压线件(36)分别与所述待压线管(100)抵接,以对所述待压线管(100)的外表面压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装置还包括把手(51),所述把手(51)与所述第二压线部(34)远离所述第一压线部(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压线部(34)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压线部(3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1)包括相连接的按压部(53)和第一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2)与所述第二压线部(34)可拆卸连接,所述按压部(53)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压线装置还包括回复机构,所述回复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压部(5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于远离状态时,所述回复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压线部(34)朝远离所述第一压线部(31)一侧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机构包括第一导向销(61)和弹簧(65),所述弹簧(65)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销(6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佳栋武宗祥周永志牛永刚杨士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