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自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48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泵自吸结构,旨在解决当前传统的水泵自吸结构一次只能够使一个水泵进行自吸,导致水泵自吸的效率较低,同时水泵自吸结构的位置方向是固定的,虽然采用软管能够对对接位置进行调节,但是软管在弯曲后,会影响到负压的吸力强度的技术问题,包括消声器壳体,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管;分别贯穿在消声器壳体的上下两端;自吸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管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使两个水泵进行自吸,提升了水泵自吸的效果,同时经过旋转接头,能够任意调节软管和单向阀的位置角度,能够与不同位置的水泵进行对接,避免了旋转软管,导致软管弯曲折弯,影响到负压吸力的强度。负压吸力的强度。负压吸力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自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泵自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市场现有水泵机组普遍为半自动抽水,即抽水前需向水泵中手动将水泵灌满水,不仅增加了人力,而且工作时间也大大增加,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0003]根据公开专利201922178004.X一种水泵自吸结构可知,包括水管接头C,所述水管接头C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丝扣过滤器,丝扣过滤器的可以进行过滤的作用,所述丝扣过滤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L型弯头,所述L型弯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水管接头A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管接头B固定安装有铝接头,所述铝接头的上方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消声器。本技术通过消声器产生极大的高温气流与水泵气流方向形成极大负压,通过结构上的单向阀达到抽真空的目的,从而实现自吸,方便使用,减少人力,并且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虽然通过消声器产生极大的高温气流与水泵气流方向形成极大负压,通过结构上的单向阀达到抽真空的目的,从而实现自吸解决了现有水泵机组普遍为半自动抽水,即抽水前需向水泵中手动将水泵灌满水,不仅增加了人力,而且工作时间也大大增加,使用起来极为不便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水泵自吸结构一次只能够使一个水泵进行自吸,导致水泵自吸的效率较低,同时水泵自吸结构的位置方向是固定的,虽然采用软管能够对对接位置进行调节,但是软管在弯曲后,会影响到负压的吸力强度。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水泵自吸结构,以解决当前传统的水泵自吸结构一次只能够使一个水泵进行自吸,导致水泵自吸的效率较低,同时水泵自吸结构的位置方向是固定的,虽然采用软管能够对对接位置进行调节,但是软管在弯曲后,会影响到负压的吸力强度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水泵自吸结构,包括消声器壳体,还包括:
[0006]两个第一连接管;分别贯穿在消声器壳体的上下两端;
[0007]自吸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管一端,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个水泵的自吸,而且自吸机构能够自由的旋转调节对接位置,能够与不同位置的水泵进行对接,所述自吸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旋转接头,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均可转动的连通在两个第一连接管一端;
[0008]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
管远离第一旋转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所述第一旋转接头一侧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
[0009]优选地,所述消声器壳体内部采用螺钉连接有消声壳体,所述消声壳体一侧开设有多个圆孔,且多个圆孔之间连通有连接孔,所述消声壳体上下两端均连通有第一连接管。
[0010]优选地,多个所述圆孔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
[0011]优选地,所述消声器壳体一侧转动连通有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二旋转接头远离消声器壳体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二旋转接头的一端连通球阀。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采用螺钉连接有过滤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管和旋转接头的结合,不仅可以在消声器壳体上设置两个第一连接管和旋转接头,利用第一连接管和旋转接头与软管和单向阀连通后,能够同时利用发动机消声器产生极大的高温气流与两个水泵气流方向形成极大负压,通过单向阀达到抽真空的目的,从而实现自吸,由于能够同时使两个水泵进行自吸,提升了水泵自吸的效果,同时经过旋转接头,能够任意调节软管和单向阀的位置角度,能够与不同位置的水泵进行对接,避免了旋转软管,导致软管弯曲折弯,影响到负压吸力的强度,解决了当前传统的水泵自吸结构一次只能够使一个水泵进行自吸,导致水泵自吸的效率较低,同时水泵自吸结构的位置方向是固定的,虽然采用软管能够对对接位置进行调节,但是软管在弯曲后,会影响到负压的吸力强度的技术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消声壳体、圆孔和防水透气膜的结合,当需要提升消声器消声的效果时,可以将顶部的单向阀关闭,使水流从顶部的旋转接头和连接管处,抽入到消声壳体的圆孔内流动,使水流抽入到底部的旋转接头和连接管内,经过底部软管和单向阀抽入到水泵中,由于水在消声壳体的多个圆孔内流动,能够利用水对声音进行阻隔,将自吸机构与消音机构一体化,在自吸的过程中,提升消声器消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消声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消声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消声器壳体;2、第一连接管;201、第一旋转接头;202、第二连接管;203、软管;204、单向阀;205、第二旋转接头;206、球阀;207、过滤网;208、管盖;209、第三连接管;3、消声壳体;301、圆孔;302、防水透气膜;30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一种水泵自吸结构,参见图1至图3,包括消声器壳体1,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管2;分别贯穿在消声器壳体1的上下两端;自吸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管2一端,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个水泵的自吸,而且自吸机构能够自由的旋转调节对接位置,能够与不同位置的水泵进行对接,所述自吸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旋转接头201,两个所述第一旋
转接头201均可转动的连通在两个第一连接管2一端;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1远离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02,所述第二连接管202远离第一旋转接头2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208,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1一侧连通有软管203,所述软管203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204,先将球阀206打开,接着启动发动机,当需要自吸时将球阀206关闭,消声器壳体1配合第一连接管2和旋转接头产生负压,经过负压将水泵主体内抽真空实现自吸,由于在消声器壳体1上下位置都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和旋转接头,能够同时使两个水泵主体内抽真空实现自吸,提升了水泵自吸的效率,同时当需要对两个软管203和单向阀204的位置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用手握住软管203直接旋转,软管203会带动旋转接头在第一连接管2表面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软管203和单向阀204位置的调节,使软管203和单向阀204能够与不同位置的水泵进行对接,解决了当前传统的水泵自吸结构一次只能够使一个水泵进行自吸,导致水泵自吸的效率较低,同时水泵自吸结构的位置方向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自吸结构,包括消声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管(2);分别贯穿在消声器壳体(1)的上下两端;自吸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管(2)一端,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个水泵的自吸,而且自吸机构能够自由的旋转调节对接位置,能够与不同位置的水泵进行对接,所述自吸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旋转接头(201),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1)均可转动的连通在两个第一连接管(2)一端;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1)远离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02),所述第二连接管(202)远离第一旋转接头(2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208),所述第一旋转接头(201)一侧连通有软管(203),所述软管(203)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2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自吸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兰溪市金昌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