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载设备及输送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640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载设备及输送线系统。该移载设备包括:支架、平移组件、中转组件以及驱动机构;平移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中转组件,安装在平移组件上,中转组件在平移组件的驱动下平移,中转组件包括第一中转件和第二中转件;驱动机构,与第一中转件和第二中转件驱动连接;其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中转件和第二中转件朝相反的方向输送。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中转件和第二中转件朝相反的方向输送,由此,第一中转件与辅线输送方向同向以接收工件,与此同时,第二中转件刚好与主线输送方向同向,第二中转件上的工件能够同时向主线输送,实现了主线方向上的输送,极大地提高了传输效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载设备及输送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流水线
,尤其涉及一种移载设备及输送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中,流水线的布局至关重要,合理的流水线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流水线的设计通常是根据生产现场生产布局,皮带线需要有不同长度,不同高度的设计,同时还会存在转线和并线等无缝衔接的情况,尤其是,大机床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产品统一传输到集中打包区进行打包。传统的流水线转线设计是采用高低位差和转弯皮带线的方案。但是采用高低位差的方案由于垂直落差较大,有造成产品质量异常的隐患;而采用转弯皮带线的方案,需要一条辅线对应一条主线,如此会增加主线方向的线体,增加成本,且空间占用较多。
[0003]为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采用可平移的中转皮带线的方案来实现两条辅线与主线的产品转移。然而,由于流水线的布局受到场地空间的限制,存在辅线与主线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情形,当主线与辅线的运行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在接收辅线上的产品时,主线方向上的产品不能同步向前输送,导致传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平移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中转组件,安装在所述平移组件上,所述中转组件在所述平移组件的驱动下平移,所述中转组件包括第一中转件和第二中转件;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中转件和所述第二中转件驱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中转件和所述第二中转件朝相反的方向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中转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和与所述第二中转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件;其中,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步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中转件和所述第二中转件朝相反的方向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一转动件均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均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以及驱动链条,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所述驱动链条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件和所述第二中转件均包括两滚筒和中转皮带,所述中转皮带套设在两所述滚筒外且被张紧,其中一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或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件和所述第二中转件均还包括滚轮和传动链条,所述滚轮设于其中一所述滚筒的一侧,所述滚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或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宁李永国温铭波田桂丛杨盼红李仕鹏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