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34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毒盒,包括壳体、控制单元、高压脉冲模块和臭氧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仓、若干散气孔和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放置仓,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臭氧片和所述高压脉冲模块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控制仓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放置仓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操作端穿过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仓中设置有安装立板,所述臭氧片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上,所述臭氧片靠近所述散气孔设置,且所述臭氧片与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通过上述各个结构组成的消毒盒,能够实现消毒盒的简易装配使用。易装配使用。易装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毒盒


[0001]本技术属于消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消毒盒。

技术介绍

[0002]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要现场制取并且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因此,对于需要实用臭氧来进行消毒处理的地方均需要设置一个臭氧发生器来实现臭氧的生产,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进行直接利用,亦或者通过UV灯管发出特殊波长的紫外线光波,通过在外线光波将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成臭氧分子,对于目前使用的臭氧发生器件主要有陶瓷放电、尖端放电、管式放电三种装置,臭氧片主要原理是在高频高电压强的电场作用下,气体沿着电介质发生脉冲电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使氧分子在瞬间分解为单原子氧,原子氧又迅速与氧结合为臭氧。
[0003]其中陶瓷片式放电又叫陶瓷臭氧发生片,也叫沿面放电陶瓷片,其放电方式是利用陶瓷绝缘介质表面上的沿面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来实现臭氧发生功能的器件。只有当两极间的电压大于某临界值,并以高频正弦交流电作用时,在放电电极附近有限的表面上进行电晕放电。此时的陶瓷绝缘介质表面相当于一个极板,在高频高压正弦交流电的作用下,放电电极的附近表面处不断俘获和发射电荷;当电压达到正半周临界起晕电压Uth时开始放电,正电荷聚向放电极附近的介质表面,即电子被加速到很高能量从介质表面传输到放电电极。又随着电压升高,放电继续,更多的正电荷被束缚在介质表面,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峰值电压Up,放电过程停止,介质表面正电荷并不消失;当电压开始下降时,介质表面正电荷仍不动,并没有发生放电,一直持续降到负半周临界起晕电压

>Uth,这时放电开始,介质表面的正电荷离开,负电荷积聚于表面,即电子被加速到很高能量从放电电极传输到介质表面,这一过程持续到负半周峰值电压

Up,放电过程停止;当电压再次升高到正半周临界起晕电压Uth时,正电晕放电又开始,整个放电过程就是这样交替进行的,因此,沿面放电过程就是介质表面的静电平衡状态反复建立和破坏,表面气体的反复击穿而介质表面上反复充放异性电荷的过程。
[0004]沿面放电陶瓷臭氧片的结构特点为:电极分别布置在陶瓷基片的两边,正面为放电电极,背面为感应电极,并接地。将不是很高的电压作用在两极上时,由于陶瓷基片的绝缘效果比较好,所以很难出现放电通道
[0005]现有技术中,通过对消毒盒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改进从而提高其便携性,如申请号为CN201910359506.4中的一种便携式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放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包括:支架、带有高压器件的主控板及设于支架上的电极片,支架上盖有一透气盖,透气盖嵌装在壳体的顶部,电极片置于透气盖内,电极片及其相对的透气盖所围成的空间为电晕空间,透气盖作为阴极、电极片作为阳极,工作时电晕空间的空气被电离产生臭氧,通过透气盖释放。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发生器体积小、携带方便,且内置电池,方便使用。
[0006]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结构进行使用存在组装零件多,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毒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毒盒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毒盒,包括壳体、控制单元、高压脉冲模块和臭氧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仓、若干散气孔和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放置仓,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臭氧片和所述高压脉冲模块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控制仓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放置仓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操作端穿过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仓中设置有安装立板,所述臭氧片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上,所述臭氧片靠近所述散气孔设置,且所述臭氧片与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装配板、电池座、固定罩和滑盖,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底座,所述电池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罩和所述滑盖相连盖封于所述装配板的顶部,所述固定罩与所述装配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盖与所述装配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电池座位于所述滑盖下方,所述安装立板位于所述固定罩下方。
[0010]优选地,所述滑盖底部两侧边缘底部均设置有滑槽,且两所述滑槽分别与装配板上设置的两支撑条滑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立板包括第一避空部、第二避空部、定位板、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避空部、所述第二避空部、所述定位板、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板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避空部、所述定位板、所述第二避空部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避空部和所述第二避空部的侧面,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臭氧片的两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避空部和所述第二避空部上均设置有避空凹槽,且所述逼空凹槽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避空部和所述第二避空部的边缘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定位板包括底板和活动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避空部和所述第二避空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活动板安装的连接开口,所述活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罩的内侧面顶部,且所述底板和所述活动板上均开设有安装缺口,两个所述安装缺口组合形成线路卡接口。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开口的两侧边缘自下而上朝两侧倾斜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避空部和所述第二避空部均错位设置,且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高压脉冲模块设置。
[0016]优选地,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定位隔板,两所述定位隔板分割所述控制仓,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位于两所述定位隔板之间,所述控制单元的一侧边缘与其中一所述定位隔板抵接。
[0017]优选地,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电池座安装于各所述支撑板顶部。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毒盒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9]本技术中的消毒盒由壳体、控制单元、高压脉冲模块和臭氧片组装而成,其中,在壳体生厂加工中需要在壳体内设置一个控制仓用于放置控制单元和高压脉冲模块以及一个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放置仓,在壳体的一端还开设有若干用于供臭氧发散的散气孔,控制单元和高压脉冲模块放置于控制仓中时,控制单元和高压脉冲模块间隔设置,电池装配于电池放置仓中,同时电池与控制单元的主板之间电连接,而控制单元与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高压脉冲模块与臭氧片之间电连接,而臭氧片卡接于壳体内部,且臭氧片临近散气孔设置,壳体外部设置有与控制单元主板电连接的操作端,使用者通过对该操作端进行操作实现电路的接通与断开,打开操作端,接通消毒盒内部电路,电池供电,高压脉冲模块运作,高频高电压脉冲进行放电,臭氧片在高频高电压的电场的作用下,气体沿着电解质表面发生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使氧分子在瞬间分解为单原子氧,原子氧又迅速与氧结合为臭氧,臭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单元、高压脉冲模块和臭氧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仓、若干散气孔和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放置仓,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臭氧片和所述高压脉冲模块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控制仓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放置仓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操作端穿过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仓中设置有安装立板,所述臭氧片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上,所述臭氧片靠近所述散气孔设置,且所述臭氧片与所述高压脉冲模块之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装配板、电池座、固定罩和滑盖,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底座,所述电池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罩和所述滑盖相连盖封于所述装配板的顶部,所述固定罩与所述装配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盖与所述装配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电池座位于所述滑盖下方,所述安装立板位于所述固定罩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底部两侧边缘底部均设置有滑槽,且两所述滑槽分别与装配板上设置的两支撑条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立板包括第一避空部、第二避空部、定位板、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避空部、所述第二避空部、所述定位板、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板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避空部、所述定位板、所述第二避空部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法瑞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