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32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包括支承装配组件、水体储纳组件、原水进流组件、内部曝气组件、外部曝气组件、絮体排流组件及净水回流组件,该治理装置在储纳立管内部设置由曝气电机及曝气叶轮组成的内部曝气组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还设置了由曝气罐体组成的外部曝气组件,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得气泡更为丰富,便于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还设置了由排流导槽及排流链带组成的絮体排流组件,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后回流至河道中,有利于提升河道水的治理效率。的治理效率。的治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CN112411502A公开一种河水治理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内置通讯模块的控制器,装置本体还包括推进器与收集器,收集器包括收集带,收集带与装置本体倾斜设置,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刮片,刮片的一端与收集带的外表面接触,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槽壁开设有内槽,内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该装置设置有收集槽,槽内设置有推板,利用推板来压缩收集槽内的垃圾或其他污染物,还设置有双头刮板,可对收集带的表面进行清理,还可以对卷片的表面进行清理,便于河水污染治理使用,有效提高设备内的收集空间的使用率。然而,这种河水治理装置设置的收集槽及收集带与装置本体配合角度不佳,使得其污染物清理速度难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治理装置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以提升治理效率。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包括:
[0006]支承装配组件,该支承装配组件中具有安装空间;
[0007]水体储纳组件,该水体储纳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中,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河道水原水的储纳空间;
[0008]原水进流组件,该原水进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由原水进流组件将河道水原水输送至水体储纳组件内;
[0009]内部曝气组件,该内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水体储纳组件中,可在水体储纳组件中运转,由内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0010]外部曝气组件,该外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内部连通,其内部具有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由外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0011]絮体排流组件,该絮体排流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配合,由絮体排流组件将水体储纳组件中的絮体排出,在水体储纳组件中形成净水;
[0012]净水回流组件,该净水回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可将水体储纳组件内形成的净水回流至河道中。
[0013]具体地,支承装配组件包括:
[0014]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采用方管接合形成,并沿横向布置。
[0015]水体储纳组件包括:
[0016]储纳立罐,该储纳立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沿竖向布置,其顶部设置有进流端管及曝气导管,其底部设置有回流端管,曝气导管末端延伸至储纳立罐底部。
[0017]原水进流组件包括:
[0018]进流泵机,该进流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河道连通,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流端管连通,由进流泵机将河道水原水泵送至储纳立罐中。
[0019]内部曝气组件包括:
[0020]曝气电机,该曝气电机安装于储纳立罐顶部;
[0021]曝气叶轮,该曝气叶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储纳立罐内部,并浸没于储纳立罐内的河道水原水中,其通过传动结构与曝气电机衔接,由曝气电机带动曝气叶轮运转,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0022]外部曝气组件包括:
[0023]曝气罐体,该曝气罐体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通过管道与曝气导管连通,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0024]絮体排流组件包括:
[0025]排流导槽,该排流导槽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一端与储纳立罐顶部贯通,其另一端向储纳立罐斜上方延伸,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储纳立罐内的絮体可进入排流导槽中;
[0026]排流链带,该排流链带安装于排流导槽中,其内端与储纳立罐位置对应,其外端沿斜上方延伸,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
[0027]净水回流组件包括:
[0028]沉淀储罐,该沉淀储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顶部通过管道与回流端管连通,其底部与河道连通,储纳立罐内部形成的净水可进入沉淀储罐中,并排流至河道中。
[002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该治理装置在储纳立管内部设置由曝气电机及曝气叶轮组成的内部曝气组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还设置了由曝气罐体组成的外部曝气组件,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得气泡更为丰富,便于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还设置了由排流导槽及排流链带组成的絮体排流组件,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后回流至河道中,有利于提升河道水的治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2]图2是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支承装配组件、水体储纳组件、原水进流组件、内部曝气组件、外部曝气组件、絮体排流组件及净水回流组件,支承装配组件中具有安装空间,水体储纳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中,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河道水原水的储纳空间,原水进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由原水进流组件将河道水原水输送至水体储纳组件内,内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水体储纳组件中,可在水体储纳组件中运转,由内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外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内部连通,其内部具有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由外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絮体排流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配合,由絮体排流组件将水体储纳组件中的絮体排出,在水体储纳组件中形成净水,净水回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可将水体储纳组件内形成的净水回流至河道中。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装配组件,该支承装配组件中具有安装空间;水体储纳组件,该水体储纳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中,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河道水原水的储纳空间;原水进流组件,该原水进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由原水进流组件将河道水原水输送至水体储纳组件内;内部曝气组件,该内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水体储纳组件中,可在水体储纳组件中运转,由内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外部曝气组件,该外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内部连通,其内部具有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由外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絮体排流组件,该絮体排流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配合,由絮体排流组件将水体储纳组件中的絮体排出,在水体储纳组件中形成净水;净水回流组件,该净水回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可将水体储纳组件内形成的净水回流至河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装配组件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采用方管接合形成,并沿横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体储纳组件包括:储纳立罐,该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顺
申请(专利权)人:汇智兴邦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