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2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包括五个对绞线芯与内层树脂填充芯材共同绞合形成内层线芯体,内层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有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和硅橡胶纵孔绝缘体,五个扇形内层电源线芯、一个同轴线芯、若干动力线芯和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围绕硅橡胶纵孔绝缘体外部共同绞合形成中间层线芯体,中间层线芯体外部包覆有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若干扇形外层电源线芯围绕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外部共同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凯夫拉编织网和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该电缆各线芯组合分层布置,缆芯结构均衡稳定,机械强度高,耐弯曲性能更好,耐久应用。耐久应用。耐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组合型多芯电缆组合电缆是将电源线、视频线、信号线、控制线等根据相应的功能需求绞合成缆,包覆护套制成的一根电缆整体,能够缩小电缆的空间体积,常用于工业化机器设备、移动驱动系统等。组合型多芯电缆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抗弯曲性能,然而,普通类型的组合电缆通常将全部的线芯同层绞合成缆,缆芯结构均衡稳定性较差,机械强度偏弱,在工作状态下经受重复性弯曲动作,各线芯导体外径不同,同层内受力不均衡,容易出现断芯断线,进而造成机器设备的失控动作,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各线芯组合分层布置,缆芯结构均衡稳定,机械强度高,耐弯曲性能更好,耐久应用。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0005]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包括五个对绞线芯与内层树脂填充芯材共同绞合形成内层线芯体,所述内层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有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和硅橡胶纵孔绝缘体,五个扇形内层电源线芯、一个同轴线芯、若干动力线芯和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围绕所述硅橡胶纵孔绝缘体外部共同绞合形成中间层线芯体,所述中间层线芯体外部包覆有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若干扇形外层电源线芯围绕所述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外部共同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凯夫拉编织网和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对绞线芯由两个绝缘线芯对绞构成,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XLPE绝缘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为若干直径为0.02mm至0.04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对绞线芯绞向与内层线芯体绞向相反。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层树脂填充芯材和所述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均为PP树脂填充芯材。
[0010]作为优选,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和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均为ETFE树脂绕包减摩层。
[0011]作为优选,所述硅橡胶纵孔绝缘体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扇形内层电源线芯和所述扇形外层电源线芯均包括扇形镀锡铜丝电源导体和PFA绝缘层。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同轴线芯包括中心导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中心导体外部的FEP绝缘层、金属线混编屏蔽层和PTFE护套层。
[0014]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和PTFE绝缘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将五个对绞线芯通过硅橡胶纵孔绝缘体与其他线芯间隔分层,并与内层树脂填充芯材共同绞合保证圆截面结构,提高柔韧性和机械强度,保持内层线芯体结构的均衡稳定性,硅橡胶纵孔绝缘体有益于减缓内层线芯体内部的应力集中,有助于提高耐弯曲特性,防止线芯断芯断线,耐用性更好。
[0017]2.将扇形内层电源线芯、同轴线芯、动力线芯通过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同层绞合,并通过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与扇形外层电源线芯进行间隔分层布置,兼顾柔韧性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机械强度,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能够缓冲中间层线芯体内各不同线芯的均衡受力,减缓应力集中,保持圆截面结构,增强抗弯曲性和抗轻微冲击性能,耐久应用。
[0018]3.使对绞线芯绞向与内层线芯体绞向相反,有益于抑制对绞线芯的内导体变形断丝发生,增强抗弯曲性能。
[0019]4.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和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有助于在内层线芯体、中间层线芯体及缆芯之间形成优异的滑动性,提高电缆的柔韧性和抗弯曲性能,防止断芯发生,提高耐久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对绞线芯,2

内层树脂填充芯材,3

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4

硅橡胶纵孔绝缘体,5

扇形内层电源线芯,6

同轴线芯,7

动力线芯,8

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9

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10

扇形外层电源线芯,11

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12

凯夫拉编织网,13

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14

绝缘线芯,15

内导体,16

XLPE绝缘层,17

中心导体,18

FEP绝缘层,19

金属线混编屏蔽层,20

PTFE护套层。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包括五个对绞线芯1与内层树脂填充芯材2共同绞合形成内层线芯体,进一步的,所述对绞线芯1绞向与内层线芯体绞向相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绞线芯1由两个绝缘线芯14对绞构成,所述绝缘线芯14包括内导体15和XLPE绝缘层16,具体的说,所述内导体15为若干直径为0.02mm至0.04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所述内层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有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3和硅橡胶纵孔绝缘体4,具体的说,所述硅橡胶纵孔绝缘体4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
[0024]五个扇形内层电源线芯5、一个同轴线芯6、若干动力线芯7和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8围绕所述硅橡胶纵孔绝缘体4外部共同绞合形成中间层线芯体,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树脂填充芯材2和所述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8为PP树脂填充芯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同轴线芯6包括中心导体17及依次包覆在所述中心导体17外部的FEP绝缘层18、金属线混编屏蔽
层19和PTFE护套层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线芯7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和PTFE绝缘层。
[0025]所述中间层线芯体外部包覆有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9,若干扇形外层电源线芯10围绕所述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9外部共同绞合形成缆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形内层电源线芯5和所述扇形外层电源线芯10均包括扇形镀锡铜丝电源导体和PFA绝缘层。
[0026]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11、凯夫拉编织网12和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3、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9和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11均为ETFE树脂绕包减摩层。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其特征是:包括五个对绞线芯(1)与内层树脂填充芯材(2)共同绞合形成内层线芯体,所述内层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有内层树脂绕包减摩层(3)和硅橡胶纵孔绝缘体(4),五个扇形内层电源线芯(5)、一个同轴线芯(6)、若干动力线芯(7)和中间层树脂填充芯材(8)围绕所述硅橡胶纵孔绝缘体(4)外部共同绞合形成中间层线芯体,所述中间层线芯体外部包覆有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9),若干扇形外层电源线芯(10)围绕所述中间层树脂绕包减摩层(9)外部共同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外层树脂绕包减摩层(11)、凯夫拉编织网(12)和聚氨酯弹性体外护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对绞线芯(1)由两个绝缘线芯(14)对绞构成,所述绝缘线芯(14)包括内导体(15)和XLPE绝缘层(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15)为若干直径为0.02mm至0.04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护套多芯组合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对绞线芯(1)绞向与内层线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婉芳王登峰邵千俊王礼国丁志楠刘书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