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17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包括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底部左侧活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前板,所述底板的后方活动安装有后板,所述底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个角处开设有边角凹槽,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滤水孔。该组装式的栽培结构,通过设置,通过设置挡板结构、支撑结构、滤水孔和边角凹槽,解决了现有的栽培箱零部件较多,组装起来极其不便,而且当采取从土壤表面浇水的方式时,在阳光照射下,土壤容易板结变硬,导致底部水分蒸发变慢,容易发生烂根,影响牡丹生长,在暴雨天气时也容易在箱内积水,导致箱内牡丹容易被淹死的问题。导致箱内牡丹容易被淹死的问题。导致箱内牡丹容易被淹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牡丹栽培
,具体为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

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0003]在城市中,牡丹爱好者开始在阳台或屋顶上用组装式栽培箱来种植栽培牡丹以供观赏,而现有的栽培箱零部件较多,组装起来极其不便,而且当采取从土壤表面浇水的方式时,在阳光照射下,土壤容易板结变硬,导致底部水分蒸发变慢,容易发生烂根,影响牡丹生长,在暴雨天气时也容易在箱内积水,导致箱内牡丹容易被淹死,故而提出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组装简单等优点的组装式的栽培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包括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底部左侧活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前板,所述底板的后方活动安装有后板,所述底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个角处开设有边角凹槽,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滤水孔,所述挡板结构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
[0006]所述挡板结构包括挡土板,所述底板的右侧设置有挡土板,所述挡土板的前方固定安装有第二T形凸块,所述挡土板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第一T形凸块;
[0007]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挡板结构的前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部开设有T型凹槽,所述T型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片,所述支撑柱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板。
[0008]进一步,所述T型凹槽分布在支撑柱的四个边处,且每个支撑结构上的T型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09]进一步,所述缓冲垫片固定安装在T型凹槽底部,且放置板位于T型凹槽下方。
[0010]进一步,所述放置板呈L形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边角上,且每个支撑结构上的放置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T形凸块和第二T形凸块与T型凹槽紧贴,且后板、侧板和前板与挡板结构的结构一致。
[0012]进一步,所述后板、侧板、前板和挡板结构的连接处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底板位于每个放置板上方,且四个边角凹槽与四个支撑柱的直角紧
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组装式的栽培结构,通过设置挡板结构、后板、侧板、底板、前板和支撑结构,在组装时,先将第一T形凸块和第二T形凸块分别滑入支撑柱侧面设置的T型凹槽中,然后将后板、侧板和前板以相同的方式与支撑结构组装在一起,围成一个方形,再将底板四个角处的边角凹槽与支撑柱的边角一一对应后,将底板下滑到四个放置板上方,因后板、侧板和底板与挡板结构一致,故该栽培结构只有三种组件,栽培箱所需零部件数量少,且便于组装,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栽培箱零部件较多,组装起来极其不便的问题。
[0016]2、该组装式的栽培结构,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底板、滤水孔和边角凹槽,在组装时,底板通过四个边角凹槽,活动安装在放置板上方,在对该栽培结构完成填土栽培后,土壤位于底板上方,在对土壤表面进行浇水或暴雨天气时,多出的水会通过滤水孔从底板下方排出,使箱内不易积水,从而解决了当采取从土壤表面浇水的方式时,在阳光照射下,土壤容易板结变硬,导致底部水分蒸发变慢,容易发生烂根,影响牡丹生长,在暴雨天气时也容易在箱内积水,导致箱内牡丹容易被淹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挡板结构俯视图。
[0021]图中:1、挡板结构;101、挡土板;102、第一T形凸块;103、第二T形凸块;2、后板;3、侧板;4、底板;5、前板;6、支撑结构;601、支撑柱;602、放置板;603、缓冲垫片;604、T型凹槽;7、滤水孔;8、边角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包括挡板结构1,挡板结构1底部左侧活动安装有底板4,底板4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前板5,底板4的后方活动安装有后板2,底板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侧板3,底板4的四个角处开设有边角凹槽8,底板4内部开设有滤水孔7,挡板结构1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6;
[0024]挡板结构1包括挡土板101,底板4的右侧设置有挡土板101,挡土板101的前方固定安装有第二T形凸块103,挡土板101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第一T形凸块102;
[0025]支撑结构6包括支撑柱601,挡板结构1的前方设置有支撑柱601,支撑柱601内部开设有T型凹槽604,T型凹槽604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片603,支撑柱60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板602。
[0026]当支撑结构6的四个边处,开设有三个或四个T型凹槽604,且设置有两个到四个放
置板602时,可以通过挡板结构1的第一T形凸块102和第二T形凸块103,将多个该栽培结构组装在一起使用,便于扩大种植栽培牡丹的面积。
[0027]在实施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028]1)先将第一T形凸块102和第二T形凸块103分别滑入支撑柱601侧面设置的T型凹槽604中;
[0029]2)然后将后板2、侧板3和前板5以相同的方式与支撑结构6组装在一起,围成一个方形;
[0030]3)再将底板4四个角处的边角凹槽8与支撑柱601的边角一一对应后,将底板4下滑到四个放置板602上方;
[0031]4)最后完成该栽培结构的组装,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栽培箱零部件较多,组装起来极其不便的问题。
[0032]综上所述,该组装式的栽培结构,通过设置挡板结构1、后板2、侧板3、底板4、前板5和支撑结构6,在组装时,先将第一T形凸块102和第二T形凸块103分别滑入支撑柱601侧面设置的T型凹槽604中,然后将后板2、侧板3和前板5以相同的方式与支撑结构6组装在一起,围成一个方形,再将底板4四个角处的边角凹槽8与支撑柱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包括挡板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结构(1)底部左侧活动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前方活动安装有前板(5),所述底板(4)的后方活动安装有后板(2),所述底板(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侧板(3),所述底板(4)的四个角处开设有边角凹槽(8),所述底板(4)内部开设有滤水孔(7),所述挡板结构(1)前后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6);所述挡板结构(1)包括挡土板(101),所述底板(4)的右侧设置有挡土板(101),所述挡土板(101)的前方固定安装有第二T形凸块(103),所述挡土板(101)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第一T形凸块(102);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支撑柱(601),所述挡板结构(1)的前方设置有支撑柱(601),所述支撑柱(601)内部开设有T型凹槽(604),所述T型凹槽(604)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片(603),所述支撑柱(60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板(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的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凹槽(604)分布在支撑柱(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张钰晨张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幸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