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充放电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备电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充放电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不间断供电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金融等各个领域,直流供电系统中电池的应用,由于受到不同规格电池不能混合使用的制约,传统的的电路拓扑只能实现固定方向的升压或降压,充电控制电路简单,充电电压波动大;放电控制电路多采用“谁有能力谁放电”的无管控方式;蓄电池共用管理器仅能实现电压等级差异小的不同类型电池的共用管理,即电压范围40~60V,无法满足多种类型电池组混合使用需求;蓄电池共用管理器仅能基于电池端电压进行管理,不具备升降压等电压调整、控制功能,无法实现各种电压等级电池包混合使用,例如动力电池梯级利用。
[0003]因此,亟代研究并设计出一种在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电池组混合应用场景下,如何实现电池侧电压范围宽泛、双向电压可根据需求智能控制调节、电池选型更加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充放电控制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电路(T1)、第二控制电路(T2)、第三控制电路(T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其中,第二控制电路(T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控制电路(T1)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T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一控制电路(T1)的第四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T2)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控制电路(T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T2)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三控制电路(T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T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池组的阳极连接;第一控制电路(T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池组(B1)的阴极连接;第三控制电路(T3)的第三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负载(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电路(T3)的第四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负载(RL)的第二端连接;在负载(RL)侧的电源对电池组(B1)进行充电时,第三控制电路(T3)用于稳压,第二控制电路(T2)用于隔离并传递电能,第一控制电路(T1)用于根据电池组(B1)的电压控制其输出电压;在电池组(B1)对负载(RL)进行供电时,第一控制电路(T1)和第三控制电路(T3)用于稳压,第二控制电路(T2)用于隔离并传递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型双向DCDC充放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电路(T1)与第三控制电路(T3)的电路拓扑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控制电路(T1)包括:第一可控开关(Q11)、第二可控开关(Q12)、第三可控开关(Q13)、第四可控开关(Q14)、第一电感(L1),第一可控开关(Q11)、第二可控开关(Q12)、第三可控开关(Q13)、第四可控开关(Q14)的控制端均外接控制信号;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可控开关(Q11)的第二端、第二可控开关(Q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可控开关(Q13)的第二端、第四可控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海军,李亮,郭隽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