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86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申请涉及水泥路面养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其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的头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连接有第一驱转件,所述第一驱转件上连接有清扫辊;所述升降架还连接有负压集尘组件,所述负压集尘组件上连接有朝向所述清扫辊的集尘斗;所述车本体上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连接有设置在所述车本体中部的雾喷组件,所述车本体尾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箱连接的洒喷组件。本申请便于提升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便于提升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便于提升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面养生用洒水车


[0001]本申请涉及水泥路面养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便于防止水泥路面出现因过分干燥而导致干裂的情况,需要定时使用洒水车对水泥路面进行洒水。
[0003]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洒水车包括车本体,车本体上设有储水箱,车本体后部设有与储水箱连接的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上连接有靠近地面的喷水头,喷水头的喷射方向垂直与车本体的行进方向;在实施中,车本体沿水泥路面行进的过程中,启动水泵,通过水泵向喷水头泵水,然后喷水头沿水泥路面上方喷出一道水,喷出的水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散落至水泥地面,如此可实现在水泥路面上洒水的操作。
[0004]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空气中的灰尘以及经过水泥路面上的车辆掉落的灰尘会散铺在水泥路面上,洒水车喷洒出的水会先与水泥路面上的灰尘接触,并有相当一部水与灰尘聚集在一起,而难以进一步与水泥路面深度接触,从而导致实际能渗进水泥路面中的水分低于预期,进而导致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提升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的头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连接有第一驱转件,所述第一驱转件上连接有清扫辊;所述升降架还连接有负压集尘组件,所述负压集尘组件上连接有朝向所述清扫辊的集尘斗;所述车本体上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连接有设置在所述车本体中部的雾喷组件,所述车本体尾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箱连接的洒喷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本体开始行驶在需养生的水泥路面上时,控制升降架使清扫辊与水泥路面接触,然后控制第一驱转件驱转清扫辊,还控制负压集尘组件使集尘斗中处于负压状态,如此通过集尘斗可对清扫辊扬起的灰尘的进行收集;车本体在行进的过程中,还先通过雾喷组件对清扫后的水泥路面进行雾喷,如此可使路面先微微湿润,且雾喷出的水更容易进入路面中的间隙中;然后,还通过扫喷组件对微微湿润后的路面进行洒喷;由于微微湿润路面对喷出的水的粘性更高,如此便于洒喷出的水可以深度与水泥路面接触,从而有效提升进入水泥路面中的水分,进而提升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
[000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架上连接有半包围所述清扫辊的挡灰瓦,所述挡灰瓦与所述集尘斗连接,所述挡灰瓦上开设有与所述集尘斗连通的通灰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灰瓦可使清扫辊扬起的灰尘集中的挡灰瓦内,如此便于集尘斗中在处于负压的情况将扬起的灰尘尽可能的进行收集,如此便于防止扬起的
灰尘再度落至地面;从而提升收集地面灰尘的效果。
[00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集尘斗的进口处连接有滤网。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便于防止清扫辊扬起的体积较大的垃圾进入集尘斗中,并造成集尘斗的堵塞。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架上连接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块上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与所述滤网滑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模组带动毛刷与滤网滑动连接的过程中,可以扫除滤网上粘附的垃圾,如此便于防止垃圾堵塞滤网。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集尘斗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在刷除滤网粘附的垃圾时,可使垃圾掉落在收集桶中,如此便于防止刷除的垃圾再度掉落至地面。
[00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负压集尘组件包括连接在升降架上的负压泵,所述负压泵连接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与所述集尘斗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负压泵可集尘箱与集尘斗中创造负压的环境,从而使便于使通过集尘斗的灰尘收集在集尘箱中。
[00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雾喷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水箱连接的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连接有设置的车本体底部的第一通水腔体,所述第一通水腔体上连接有若干雾喷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先泵入第一通水腔体中,然后在第一通水腔体中形成高压水流,高压水流进一步从雾喷头喷出形成水雾,水雾与地面接触后,可实现地面的预湿润,且水雾更易进入路面上的缝隙,从而提升湿润地面的效果。
[00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洒喷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本体尾部的第二通水腔体,所述第二水腔体上连接有若干洒喷头;所述车本体上连接有第二驱转件,所述第二驱转件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与所述第二通水腔体之间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第二通水腔体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连接有第二水泵。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水泵向第二通过腔体中泵入高压水流,高压水流从洒喷头喷出,为了便于使喷洒出的水流均匀的分散至地面,且可通过驱转件带动第二通水腔体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从而带动洒喷头摆动,洒喷头来回摆动可以使喷洒出的水流均匀的分散至地面,进而便于进一步提升湿润地面的效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便于提升对水泥路面的洒水养护效果;
[0025]2.便于提升收集地面灰尘的效果;
[0026]3.便于提升湿润地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的主视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灰尘预清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尘斗、滤网以及毛刷之间位置关系的左视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雾喷组件与洒喷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车本体;2、灰尘预清扫结构;21、升降架;22、第一驱转件;23、清扫辊;24、挡灰瓦;241、通灰孔;25、集尘斗;26、负压集尘组件;261、集尘箱;262、负压泵;27、滤网;28、直线模组;29、毛刷;210、收集桶;3、储水箱;4、雾喷组件;41、第一水泵;42、第一水管;43、第一阀门;44、第二水管;45、第一通水腔体;46、雾喷头;5、洒喷组件;51、轴承;52、转动杆;53、第二通水腔体;54、洒喷头;55、第二驱转件;56、偏心轮;57、驱动杆;58、第二水泵;59、第三水管;510、第二阀门;511、第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可应用于对初步铺设完成的水泥路面进行洒水;当水泥路面初步铺设,水泥路面终凝后就进行洒水保养,等到水泥路面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或一般7天以后,可使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行驶至水泥路面上进行洒水养生,在水稳基层上同样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1),所述车本体(1)的头部安装有升降架(21),所述升降架(21)上连接有第一驱转件(22),所述第一驱转件(22)上连接有清扫辊(23);所述升降架(21)还连接有负压集尘组件(26),所述负压集尘组件(26)上连接有朝向所述清扫辊(23)的集尘斗(25);所述车本体(1)上连接有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连接有设置在所述车本体(1)中部的雾喷组件(4),所述车本体(1)尾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箱(3)连接的洒喷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1)上连接有半包围所述清扫辊(23)的挡灰瓦(24),所述挡灰瓦(24)与所述集尘斗(25)连接,所述挡灰瓦(24)上开设有与所述集尘斗(25)连通的通灰孔(2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斗(25)的进口处连接有滤网(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养生用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1)上连接有直线模组(28),所述直线模组(28)的滑块上连接有毛刷(29),所述毛刷(29)用于与所述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君吕博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