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84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手,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两侧位置,所述“L”形支撑板可用于底板的移动以及支撑作用;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在“L”形支撑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座用于“L”形支撑板在移动状态时的连接作用;“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设置在底板两侧以及“L”形支撑板上表面,所述“L”形连接板用于“L”形支撑板在支撑状态时的连接作用;此土坯砖模具使得整体设备在移动状态和支撑状态进行切换,解决了传统模具中底部石板过于沉重不变移动的问题,避免无法移动设备而选择花费人力进行黏土的移动。设备而选择花费人力进行黏土的移动。设备而选择花费人力进行黏土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坯砖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土坯砖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土坯砖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就地取材,除耗费工时外成本几乎为零,其次是因为墙体厚实,保温效果特别好,在这样的房子居住冬暖夏凉,属于高效节能的墙体材料,最后是这样的土坯砖其材料源于自然,无辐射和无任何工业污染,属于原生态产品,而土坯砖的制作模具是必不可少的。
[0003]然而现有的土坯砖模具,在使用时由于需要使用锤子夯实,模具底部选择坚固的石板,而石板过于沉重不便移动,所以普遍选择将整体放置在指定地点进行土坯砖制作,在临近的泥土使用完毕后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进行黏土的搬运或者设备的移动,十分浪费时间,并且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坯砖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手,还包括有:
[0006]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
[0007]“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两侧位置,所述“L”形支撑板可用于底板的移动以及支撑作用;
[0008]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在“L”形支撑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座用于“L”形支撑板在移动状态时的连接作用;
[0009]“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设置在底板两侧以及“L”形支撑板上表面,所述“L”形连接板用于“L”形支撑板在支撑状态时的连接作用;
[0010]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设置在底板与“L”形支撑板之间。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前后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底板靠近连接块一侧位置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上表面靠近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一模板与限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模版,所述第二模版表面设置有卡口,所述第二模版通过卡口设置有模板卡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模板卡块。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模板卡块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模板卡块下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为“T”形结构,所述滑块可嵌入活动槽中。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L”形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滑轮。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螺栓。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的“L”形连接板以及“L”形支撑板上表面的“L”形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插销。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位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板。
[0018]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座与“L”形连接板,使得整体设备在移动状态和支撑状态进行切换,解决了传统模具中底部石板过于沉重不变移动的问题,避免无法移动设备而选择花费人力进行黏土的移动。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模板卡块,模板卡块通过滑块与底板连接,并可以在底板上移动,避免了工地环境杂乱,而模板卡块乱丢乱放而引起的设备损坏以及丢失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1;
[0022]图2为本技术图1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2;
[0024]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3;
[0025]图5为本技术图3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模板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图4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底板;101

连接块;102

避让槽;103

活动槽;104

支撑板;2

第一模板;201

第二模版;202

模板卡板;203

模板卡块;204

限位柱;205

把手;206

滑块;207

卡口;3
‑“
L”形支撑板;301

滑轮;4

第一连接座;401

第二连接座;402

螺栓;5
‑“
L”形连接板;501

插销;6

连接转轴;7

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推手7,还包括有:
[0032]第一模板2,第一模板2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
[0033]“L”形支撑板3,“L”形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两侧位置,“L”形支撑板3可用于底板1的移动以及支撑作用;
[0034]第一连接座4,第一连接座4设置在“L”形支撑板3一侧表面,第一连接座4用于“L”形支撑板3在移动状态时的连接作用;
[0035]“L”形连接板5,“L”形连接板5设置在底板1两侧以及“L”形支撑板3上表面,“L”形连接板5用于“L”形支撑板3在支撑状态时的连接作用;
[0036]连接转轴6,连接转轴6设置在底板1与“L”形支撑板3之间。
[0037]底板1前后表面设置有连接块101,底板1靠近连接块101一侧位置开设有避让槽102,底板1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03。
[0038]第一模板2上表面靠近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柱204,第一模板2与限位柱204之间设置有第二模版201,第二模版201表面设置有卡口207,第二模版201通过卡口207设置有模板卡板202,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模板卡块203,第一模板2用于土坯转的塑形。
[0039]模板卡块203上表面设置有把手205,模板卡块203下表面设置有滑块206,滑块206设置为“T”形结构,滑块206可嵌入活动槽103中,通过滑块206将模板卡块203固定在底板1上,避免零部件在杂乱的工地乱丢乱发而导致零件损坏以及丢失。
[0040]“L”形支撑板3下表面设置有滑轮301,通过滑轮301使得整体设备可以进行移动。
[0041]底板1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座401,第一连接座4与第二连接座401之间设置有螺栓402,这样可以在使得整体设备在移动状态进行固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推手(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2)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L”形支撑板(3),所述“L”形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两侧位置,所述“L”形支撑板(3)可用于底板(1)的移动以及支撑作用;第一连接座(4),所述第一连接座(4)设置在“L”形支撑板(3)一侧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座(4)用于“L”形支撑板(3)在移动状态时的连接作用;“L”形连接板(5),所述“L”形连接板(5)设置在底板(1)两侧以及“L”形支撑板(3)上表面,所述“L”形连接板(5)用于“L”形支撑板(3)在支撑状态时的连接作用;连接转轴(6),所述连接转轴(6)设置在底板(1)与“L”形支撑板(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后表面设置有连接块(101),所述底板(1)靠近连接块(101)一侧位置开设有避让槽(102),所述底板(1)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坯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2)上表面靠近两侧位置设置有限位柱(204),所述第一模板(2)与限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丁晓武飞彦李晶晶王新花刘建涛张志利翟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