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69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它包括浮块主体,所述浮块主体底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浮块主体内设置有可穿过托板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水质监测探头以及套于水质监测探头外的网孔罩;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还设置有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上安装有刷洗机构,所述横移装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水质监测探头上下移动,且驱动装置适于通过横移装置带动刷洗机构对网孔罩进行刷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清除探头附近积累的苔藓、水草等物质,实现内部监测探头的安全防护,不影响探头附近水的流动性,保证监测的正常开展。展。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

技术介绍

[0002]水环境监测浮标是一种用于监测海洋、湖泊、河流等水质、气象各方面的参数,从而确定水环境的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辅助装置。通过网址https://wenku.baidu.com/view/c1941052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9.html介绍的《水质监测浮标及其传感器的防污染措施》一文可知,需要对浮标上的探头进行防污染设计,因为有些浮标上的监测探头直接插在水中,外面没有做任何保护隔离手段,长时间使用后,探头上结生苔藓、水藻、螺等,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而有些虽然外面做了一些隔离和保护设施,但时间长久后,仍然有苔藓、水草等物质结生在其外表面,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探头附近水的流动性,也会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解决目前浮标探头在设计上的缺陷,需要给浮标加装去污机构,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它能够有效清除探头附近积累的苔藓、水草等物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它包括浮块主体,所述浮块主体底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浮块主体内设置有可穿过托板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水质监测探头以及套于水质监测探头外的网孔罩;
[0006]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还设置有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上安装有刷洗机构,所述横移装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0007]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水质监测探头上下移动,且驱动装置适于通过横移装置带动刷洗机构对网孔罩进行刷洗。
[0008]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输出端同轴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传动机构间断传接配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横移装置间断传接配合。
[0009]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横向转动安装在浮块主体内的蜗杆以及设置在蜗杆一端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防水电机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插锁,所述第一电插锁输出端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于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之间。
[0011]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转动安装在浮块主体内的螺纹杆,设置在螺纹杆上的蜗轮,竖向设置在浮块主体内的导向杆,以及螺纹装配在螺纹杆下部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的升降套;
[0012]所述蜗轮与蜗杆配合,所述升降套滑动穿接在托板上,所述水质监测探头和网孔罩设置在升降套底部。
[0013]进一步,所述横移装置包括横向转动安装在浮块主体内的丝杆,设置在丝杆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横向设置在浮块主体内的光杆,以及螺纹装配在丝杆上并与光杆滑动连接的螺母滑块;
[0014]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刷洗机构安装在螺母滑块上。
[0015]进一步,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插锁,所述第二电插锁输出端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于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
[0016]进一步,所述刷洗机构包括安装在螺母滑块一侧并滑动设置在托板上的滑动板,以及设置在滑动板内侧的毛刷。
[0017]进一步,所述浮块主体周侧均布设置有多个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端部设置有弧形浮块,所述浮块主体和弧形浮块外表面均涂覆有夜光涂层。
[0018]进一步,所述浮块主体底端通过缆绳设置有沉锚。
[001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水质监测探头外部的网孔罩作为初始保护,可以隔离一部分水中生长的杂物,定期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升降机构来驱使网孔罩进行升降活动,在托板的阻隔下可以消除生长在网孔罩表面的大部分杂物。同时,在网孔罩上升到托板上时,可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横移装置来驱使刷洗机构进行横向来回移动,从而对网孔罩上残留的苔藓、水草等杂物进行进一步清理,以达到深度全面的清理效果,进而保证探头附近水的流动性,有利于监测的开展,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浮块主体;2.托板;20.通孔;3.防水电机;31.第一主动齿轮;32.第二主动齿轮;41.第一电插锁;410.第一传动齿轮;42.第二电插锁;420.第二传动齿轮;50.蜗杆;51.第一从动齿轮;60.螺纹杆;61.蜗轮;62.导向杆;63.升降套;7.网孔罩;80.丝杆;81.第二从动齿轮;82.螺母滑块;83.光杆;9.滑动板;10.毛刷;11.伸缩杆;12.弧形浮块;13.沉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

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它中间为一块浮块主体1,由轻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浮块主体1呈圆筒状且底部开口,浮块主体1底部固定有托板2,浮块主体1内部具有空间,浮块主体1底端通过缆绳设置有沉锚13,用于稳定在水中的位置。另外,为了防止浮块主体1的侧翻,在浮块主体1周侧均布设置有多个伸缩杆11,每个伸缩杆11端部安装有弧形浮块12,如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周围弧形浮块12的张开范围,从而改变漂浮的面积,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并且,在浮块主体1和弧形浮块12外表面均涂覆
有夜光涂层,以便于夜间的寻找与观测。
[0026]本实施例在浮块主体1内部设计了驱动装置、升降机构、传动机构、横移装置、刷洗机构等部件。首先驱动装置为防水电机3,防水电机3通过L形安装板设置在托板2上,并且防水电机3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31和第二主动齿轮32。其次升降机构具体由螺纹杆60、蜗轮61、导向杆62以及升降套63等部件构成,其中螺纹杆60竖向转动安装在浮块主体1内部顶端,蜗轮61设置在螺纹杆60上,导向杆62竖向固定在浮块主体1内部顶端,升降套63螺纹装配在螺纹杆60下部并与导向杆62滑动连接,同时在托板2上开设有通孔20,升降套63刚好可以穿过通孔20与托板2构成滑动连接。具体而言,升降机构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水质监测探头来确定,例如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即每个升降套63底部均安装有水质监测探头,并且在每个升降套63底端也设置有网孔罩7,网孔罩7刚好套于水质监测探头外部形成一层保护罩,防止水草、海苔等杂物的干涉影响。
[0027]正常当水质监测探头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护罩外表面可能覆盖了不少杂物,这时可以通过防水电机3来驱使螺纹杆60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块主体(1),所述浮块主体(1)底部设置有托板(2),所述浮块主体(1)内设置有可穿过托板(2)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水质监测探头以及套于水质监测探头外的网孔罩(7);所述托板(2)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托板(2)上还设置有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上安装有刷洗机构,所述横移装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水质监测探头上下移动,且驱动装置适于通过横移装置带动刷洗机构对网孔罩(7)进行刷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水电机(3),所述防水电机(3)输出端同轴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31)和第二主动齿轮(3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1)与传动机构间断传接配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与横移装置间断传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横向转动安装在浮块主体(1)内的蜗杆(50)以及设置在蜗杆(50)一端的第一从动齿轮(51),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与第一主动齿轮(31)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机(3)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插锁(41),所述第一电插锁(41)输出端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41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0)啮合于第一主动齿轮(31)和第一从动齿轮(5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转动安装在浮块主体(1)内的螺纹杆(60),设置在螺纹杆(60)上的蜗轮(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组豪张鹏屠天欣韦可忠张雨露刘熹微王展沈振黄彦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皖江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