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丽曼专利>正文

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51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主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下壳上设有出音孔,下壳全部或部分没入人耳的耳甲艇和耳甲腔形成的凹槽内,并使出音孔对准人耳的外耳门,上壳和下壳内具有安装腔,主壳体远离出音孔所在的一端具有连接孔;软弓,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弧形,软弓包括一体延伸的连接弧臂、挂耳弧臂和夹耳弧臂,连接弧臂通过连接孔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并使主壳体抵接人耳的对耳轮,挂耳弧臂支撑在耳朵根部的顶部,夹耳弧臂抵接耳朵根部的下部;控制电路板,配置在安装腔内;电池,配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喇叭,配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耳挂式耳机,如同CN212519361U,包括三个部分,即依次连接的用于放置喇叭的音源部、用于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于放置电池的主体,这样的布置虽然可以使得音源部能够做的很小,方便贴合或插入耳朵,但是下端的主体会导致佩戴时十分不方便,且体积较大,并且佩戴也不稳定,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出一种佩戴稳定舒适、小型化的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
[0005]主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上设有出音孔,所述下壳全部或部分没入人耳的耳甲艇和耳甲腔形成的凹槽内,并使所述出音孔对准人耳的外耳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内具有安装腔,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出音孔所在的一端具有连接孔;
[0006]软弓,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弧形,所述软弓包括一体延伸的连接弧臂、挂耳弧臂和夹耳弧臂,所述连接弧臂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并使所述主壳体抵接人耳的对耳轮,所述挂耳弧臂支撑在耳朵根部的顶部,所述夹耳弧臂抵接耳朵根部的下部;
[0007]控制电路板,配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0008]电池,配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09]喇叭,配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软弓由具有弹性并具有柔性的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集成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内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为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或所述电池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内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电连接的电源管理电路板和充电探针,所述主壳体具有供所述充电探针露出的充电孔,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或所述电池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孔配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内还包括触摸控制模块,所述上壳上设有触摸控制区域,所述触摸控制模块贴合所述触摸控制区域。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卡扣连接,所述上壳的端面位置的内侧设有若干第一卡扣件,所述下壳的端面位置的内侧设有若干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
二卡扣件卡扣配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弧臂伸入所述连接孔内的部分上设有穿孔,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一插柱,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二插柱,所述第一插柱和所述第二插柱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插孔,所述第一插柱和所述第二插柱穿过所述穿孔并插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下壳对应所述出音孔的区域向外凸出。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控制电路板、电池和喇叭都集中在安装腔内,软弓的下端没有硬质的主体或电池盒,佩戴会更加舒适;主壳体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更加的贴耳耳朵的结构;主壳体、挂耳弧臂和夹耳弧臂形成三角结构,共同作用在人的耳朵部位,能够使得佩戴的更加稳定,避免佩戴时出现掉落的情况;且与传统的分体式耳挂不同,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软弓整体都具备弹性,而不仅仅是下部分具有弹性,避免了夹耳弧臂的夹持力度过大造成不舒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软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100、主壳体;110、上壳;111、第一卡扣件;112、第一插柱;
[0029]113、触摸控制区域;120、下壳;121、出音孔;122、充电孔;
[0030]123、第二卡扣件;124、第二插柱;1241、插孔;130、安装腔;
[0031]200、软弓;210、连接弧臂;211、穿孔;212、形变槽;220挂耳弧臂;
[0032]230、夹耳弧臂;300、控制电路板;400、电池;500、喇叭;
[0033]610、电源管理电路板;620、充电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请参照图1

图7,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包括:
[0036]主壳体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110和下壳120,下壳120上设有出音孔121,下壳120全部或部分没入人耳的耳甲艇和耳甲腔形成的凹槽内,并使出音孔121对准人耳的外耳门,上壳110和下壳120内具有安装腔130,主壳体100远离出音孔121所在的一端具有连接孔;
[0037]软弓200,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弧形,软弓200包括一体延伸的连接弧臂210、挂耳弧臂220和夹耳弧臂230,连接弧臂210通过连接孔与主壳体100固定连接,并使
主壳体100抵接人耳的对耳轮,挂耳弧臂220支撑在耳朵根部的顶部,夹耳弧臂230抵接耳朵根部的下部;
[0038]控制电路板300,配置在安装腔130内;
[0039]电池400,配置在安装腔130内并与控制电路板300电连接;
[0040]喇叭500,配置在安装腔130内并与控制电路板300电连接。
[0041]将控制电路板300、电池400和喇叭500都集中在安装腔130内,软弓200的下端没有硬质的主体或电池400盒,佩戴会更加舒适;主壳体100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更加的贴耳耳朵的结构;主壳体100、挂耳弧臂220和夹耳弧臂230形成三角结构,共同作用在人的耳朵部位,能够使得佩戴的更加稳定,避免佩戴时出现掉落的情况;且与传统的分体式耳挂不同,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软弓200整体都具备弹性,而不仅仅是下部分具有弹性,避免了夹耳弧臂230的夹持力度过大造成不舒适的问题。
[0042]优选的,软弓200由具有弹性并具有柔性的材料制成。既保证了软弓200的弹性,又保证了佩戴的舒适性,能够自适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上设有出音孔,所述下壳全部或部分没入人耳的耳甲艇和耳甲腔形成的凹槽内,并使所述出音孔对准人耳的外耳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内具有安装腔,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出音孔所在的一端具有连接孔;软弓,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并形成弧形,所述软弓包括一体延伸的连接弧臂、挂耳弧臂和夹耳弧臂,所述连接弧臂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并使所述主壳体抵接人耳的对耳轮,所述挂耳弧臂支撑在耳朵根部的顶部,所述夹耳弧臂抵接耳朵根部的下部;控制电路板,配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电池,配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喇叭,配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弓由具有弹性并具有柔性的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集成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为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或所述电池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曼高泽宏
申请(专利权)人:李丽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