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获样品收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5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样品收集容器领域。渔获样品收集袋,包括一密封袋,密封袋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袋体,袋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凹凸扣,袋体的内侧覆盖有胶质保护层,胶质保护层至少覆盖袋体的下半部区域;袋体不覆盖有胶质保护层的区域的外侧连接有用于密封放置便签的辅助密封袋;袋体上安装有用于密封袋的内腔排气的排气阀;袋体的底部安装有一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传统密封袋的结构,便于实现了鱼获样品(鱼类、螃蟹等)收集,保证袋体的防破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排水以及排气,便于转运。运。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渔获样品收集袋


[0001]本技术涉及样品收集领域,具体涉及收集袋。

技术介绍

[0002]渔业资源调查过程中,渔获样品的采集是一个重要内容。
[0003]对于站点样品数量较多的情况,通常渔民使用鱼箱来装放采集的渔获样品,使用事先做好的站点标牌绑扣在鱼箱上。
[0004]而对于一些少量的渔获样品的采集,没有一个比较正规的采样容器,往往比较随意的找一个袋子装,另外写一个记录站点位置等信息的纸牌放入袋中。该种方式的缺陷如下:
[0005]1)可能因为有信息纸的破损、或者纸上的信息被污染看不清楚,从而导致渔获信息的丢失。
[0006]2)经常在把袋子封口后,里面有多余的气体,使得体积较大,通常还得重新打开封口袋,放完气后再次进行封口,操作相当繁琐。
[0007]3)鱼类样品表面往往带有许多水,在放入袋子里静置一段时间就会聚集到袋子的底部,想要把这些多余的水倒出袋子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情。
[0008]4)许多鱼种都带有坚硬的棘,很容易把袋子刺破,从而导致袋子漏气、不密封。
[0009]现有专利中,样品收集袋的结构多种多样,比如CN2057650U公开的重复密封袋,比如CN217523654U公开的一种活鱼充氧高强运输包装袋,这种专利结构均无法同时解决上述缺陷。
[0010]综上,目前缺乏一种适用于渔获样品进行收集的收集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渔获样品收集袋,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1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渔获样品收集袋,包括一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凹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内侧覆盖有胶质保护层,所述胶质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袋体的下半部区域;
[0013]所述袋体不覆盖有所述胶质保护层的区域的外侧连接有用于密封放置便签的辅助密封袋;
[0014]所述袋体上安装有用于密封袋的内腔排气的排气阀;
[0015]所述袋体的底部安装有一排水结构。
[0016]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密封袋的结构,便于实现了鱼获样品(鱼类、螃蟹等海上非活体样品)收集,保证袋体的防破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排水以及排气,便于转运。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袋体的外壁连接有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的左侧、右侧以及下侧与所述袋体的外壁相连围成开口朝上的槽体;
[0018]所述槽体的顶部通过凹凸扣封口,作为所述辅助密封袋。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气阀是单向排气阀。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气阀的出气口的外围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袋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袋面以及后袋面;
[0022]所述前袋面与所述后袋面的底部通过从左至右间隔排布的连接结构相连,相邻的连接结构之间存有渗水孔;
[0023]所述袋体通过连接结构分隔为上下设置的放置腔以及储水腔;
[0024]所述储水腔连接有所述排水结构。
[0025]便于排水。
[00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下方设置有下封口结构,所述下封口结构是凹凸扣;
[0027]所述袋体的外侧设置有V形撕裂口。
[0028]当储水腔内收集好渗水后,通过撕掉储水腔后,通过凹凸扣进行下封口。
[00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袋体上开设有悬挂孔,所述悬挂孔位于所述凹凸扣的上方。
[0030]便于悬挂。
[00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胶质保护层是橡胶层或者硅胶层。
[003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胶质保护层的厚度为0.5mm

3mm。
[0033]有益效果:
[0034]1)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采集少量渔获样品的袋子。本技术中所指的渔获样品可以是鱼类或者螃蟹等这类海上非活体样品。
[0035]2)通过辅助密封袋,可以放入标签,避免标签的损坏,确保信息的不丢失。
[0036]3)在封好袋口后发现有太多气体时,可以打开袋子上的泄气阀,放出多余的气体。
[0037]4)发现袋底有聚集多余的水,可以轻松的把它放走。
[0038]5)袋子的下半部分通过胶质保护层进行了加固处理,从而在存放渔获样品时,不容易被刺破。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1为袋体,2为凹凸扣,3为胶质保护层,4为辅助密封袋,5为排气阀,6为排水结构,11为渗水孔,12为放置腔,13为储水腔,14为V形撕裂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1,渔获样品收集袋,包括一密封袋,密封袋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袋体,袋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凹凸扣,袋体的内侧覆盖有胶质保护层,胶质保护层至少覆盖袋体的下半部区域;袋体不覆盖有胶质保护层的区域的外侧连接有用于密封放置便签的辅助密封袋;袋体上安装有用于密封袋的内腔排气的排气阀;袋体的底部安装有一排水结构。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密封袋的结构,便于实现了鱼获样品(鱼类、螃蟹等海
上非活体样品)收集,保证袋体的防破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排水以及排气,便于转运。
[0044]袋体的外壁连接有透明膜,透明膜的左侧、右侧以及下侧与袋体的外壁相连围成开口朝上的槽体;槽体的顶部通过凹凸扣封口,作为辅助密封袋。
[0045]排气阀是单向排气阀。排气阀的出气口的外围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46]胶质保护层是橡胶层或者硅胶层。胶质保护层的厚度为0.5mm

3mm。胶质保护层的纵向高度大于袋体纵向高度的1/2。胶质保护层可以是一上端开口的护套。护套的外侧与袋体的内壁通过胶黏剂固定连接。或者,护套可拆卸设置在袋体内。护套的顶部与袋体的内壁通过胶黏剂相连。胶质保护层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结构导通的排水孔。
[0047]参见图2,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袋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袋面以及后袋面;前袋面与后袋面的底部通过从左至右间隔排布的连接结构相连,相邻的连接结构之间存有渗水孔11;袋体通过连接结构分隔为上下设置的放置腔12以及储水腔13;储水腔13连接有排水结构。便于排水。储水腔为上宽下窄结构。连接结构可以是通过热压焊接而成的连接结构。储水腔的底部设有用于排水的凹凸扣。凹凸扣作为排水结构。或者,储水腔的底部连接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螺纹连接有封堵盖。
[0048]参见图3,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连接结构的下方设置有下封口结构,下封口结构可以是凹凸扣;下封口结构的下方的外侧设置有V形撕裂口14。
[0049]当储水腔内收集好渗水后,通过撕掉储水腔后,可以进行排水,通过凹凸扣进行下封口。
[0050]具体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渔获样品收集袋,包括一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包括一上端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凹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内侧覆盖有胶质保护层,所述胶质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袋体的下半部区域;所述袋体不覆盖有所述胶质保护层的区域的外侧连接有用于密封放置便签的辅助密封袋;所述袋体上安装有用于密封袋的内腔排气的排气阀;所述袋体的底部安装有一排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样品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外壁连接有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的左侧、右侧以及下侧与所述袋体的外壁相连围成开口朝上的槽体;所述槽体的顶部通过凹凸扣封口,作为所述辅助密封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样品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是单向排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获样品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的出气口的外围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程家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