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镜支架以及气管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30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管镜支架以及气管镜装置,气管镜装置包括气管镜以及气管镜支架,气管镜固定在气管镜支架上,气管镜支架固定在医疗床的预定位置上;气管镜支架包括:底座和万向支架;底座固定在预定位置上;万向支架,其包括:第一活动部、第一连杆、第二活动部、第二连杆、第三活动部;第一活动部固定在底座上,且,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之间,且,第二连杆连接在第二活动部和第三活动部之间,且,第三活动部与气管镜支架连接,以使得气管镜可围绕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第三活动部中至少其一为参考点,调整气管镜支架的姿态和/或空间,以带动气管镜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的调整。位置的调整。位置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镜支架以及气管镜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气管镜支架以及气管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镜用于检查和治疗气管、支气管、喉部等呼吸道的疾病。气管镜的结构主要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仰卧位,医生一般左手持气管镜操作部、右手持插入部,经由口腔或鼻腔将气管镜插入患者气道,对疾病进行诊疗。诊疗过程中,医生左手握持气管镜操作部,其中大拇指附于上下角度控制杆,调节插入部尖端的上翘或下弯,通过手臂的旋转带动气管镜尖端转动,拇指及左手手臂同时作用于内镜操作部以调节气管镜插入部尖端的方向,右手持插入部接近人体部分控制气管镜前进或后退,使气管镜能够朝呼吸道内的病灶位置,以观察气道内的情况,也可进行检查、活检、治疗等操作时。
[0003]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为了使检查更精确以及安全,需要医生全程精准地控制操作部及插入部,尤其是对于尖段等部位地病变,气管镜比较难到达,需要拇指紧扣角度调节按钮,左手对操作部的旋转角度也特别大,对医生体力要求高,而且“医生身体”的位置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气管镜的姿态和空间位置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进而导致气管镜尖端的位置发生随机变化,使内镜操作失败。
[0004]而且,各种导航技术引导下经气管镜对周围型肺结节进行介入诊疗技术发展迅速,开展此类操作时,需要医生长时间保持特定的体位及手的姿势,使气管镜及诊疗附件位于患者肺内特定部位,而且术中需要实时X射线引导对病变内的位置进行确定,使医生暴露在X射线环境中,给医生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镜支架以及气管镜装置,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气管镜支架,气管镜固定在所述气管镜支架上,所述气管镜支架固定在医疗床的预定位置上;
[0008]所述气管镜支架包括:底座和万向支架;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预定位置上;所述万向支架,其包括:第一活动部、第一连杆、第二活动部、第二连杆、第三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动部和所述第三活动部之间,且,所述第三活动部与所述气管镜支架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第三活动部中至少其一为参考点,调整所述气管镜支架的姿态和/或空间,以带动所述气管镜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的调整。
[0009]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固定结构,所述底座主体卡接到所述医疗床上,所述固定结构穿过所述底座主体使得所述底座主体、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医疗床形成夹持
关系以将所述底座固定到所述预定位置。
[0010]可选地,所述底座主体包括:侧板、上翼板、下翼板,所述侧板、所述上翼板、所述下翼板围成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卡在所述医疗床上,以将所述底座固定到所述预定位置。
[0011]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压板、旋钮、固定螺丝,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开口结构中,且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螺丝位于所述压板上方且位于所述开口结构中;所述旋钮位于所述开口结构下方且其旋拧部穿过所述下翼板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以及所述压板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固定螺丝旋拧连接,以将所述预定位置夹持在所述压板和所述上翼板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部包括:第一套接部、第二套接部、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一套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套接部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全向旋转,以调整所述气管镜支架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部还包括:第一球头和第一球形凹槽,所述第一球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接部的所述一端或者所述第二套接部上,对应地,所述第一球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套接部或者所述第一套接部的所述一端,以使得所述第一球头和所述第一球形凹槽形成全向连接,基于所述全向连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全向旋转。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动部包括:第三套接部、第四套接部、锁紧部,所述第三套接部嵌套在所述第四套接部中以形成活动关节,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二活动部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圆周旋转,以调整所述气管镜支架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所述锁紧部嵌套在所述活动关节中,以在所述气管镜的姿态到达预定姿态或者预定空间位置后,锁紧所述第二活动部。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三活动部包括:连接环、滑动环、滑动杆、顶柱,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滑动杆固定在所述连接环上,所述滑动环套在所述滑动杆上并可沿着所述滑动杆滑动,所述顶柱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以在所述滑动环的滑动带动下沿着所述滑动杆做伸缩动作,以从所述滑动杆中伸出,或者收回到所述滑动杆中。
[0016]可选地,所述连接环朝向所述滑动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旋拧,以将所述滑动杆固定在所述连接环上。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三活动部还可以包括第二万向节,其包括:第二球头和第二球形凹槽,所述第二球头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动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球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面上,或者,所述第二球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朝向所述第三活动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球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动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以使得所述第二球头和所述第二球形凹槽形成全向连接,基于所述全向连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三活动部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全向旋转。
[0018]可选地,所述滑动环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第一内腔,以使得所述滑动环套在所述滑动杆上。
[0019]可选地,所述滑动环上设置有滑动销,所述滑动销沿着所述滑动环的横截面的径向穿过所述滑动环并与所述顶柱连接,所述滑动环的外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销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滑动环套在所述滑动杆上时可沿着所述滑动杆滑动,并同步带
动所述顶柱在所述滑动环的滑动带动下沿着所述滑动杆做伸缩动作。
[0020]可选地,所述滑动杆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顶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以使得所述滑动环在所述滑动杆上时带动所述顶柱在所述第二内腔滑动,以做所述伸缩动作。
[0021]可选地,所述气管镜支架还包括:气管镜固定架,所述气管镜固定架上固定有所述气管镜,且所述气管镜固定架与所述第三活动部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第三活动部中至少其一为参考点。
[0022]可选地,所述气管镜固定架包括:抱紧部以及锁紧部,所述抱紧部通过与所述气管镜形成抱紧关系,所述锁紧部的一端与所述锁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锁紧部的另外一端在所述抱紧部通过与所述气管镜形成抱紧关系与所述锁紧部的另外一端连接,且所述抱紧部与所述第三活动部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管镜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第三活动部中至少其一为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气管镜(1)固定在所述气管镜支架(2)上,所述气管镜支架(2)固定在医疗床的预定位置上;所述气管镜支架(2)包括:底座(21)和万向支架(22);所述底座(21)固定在所述预定位置上;所述万向支架(22),其包括:第一活动部(221)、第一连杆(222)、第二活动部(223)、第二连杆(224)、第三活动部(225);所述第一活动部(221)固定在所述底座(21)上,且,所述第一连杆(222)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部(221)和所述第二活动部(223)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224)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动部(223)和所述第三活动部(225)之间,且,所述第三活动部(225)与所述气管镜支架(2)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管镜(1)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221)、所述第二活动部(223)、第三活动部(225)中至少其一为参考点,调整所述气管镜支架(2)的姿态和/或空间,以带动所述气管镜(1)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包括:底座主体(211)、固定结构(212),所述底座主体(211)卡接到所述医疗床上,所述固定结构(212)穿过所述底座主体(211)使得所述底座主体(211)、所述固定结构(212)与所述医疗床形成夹持关系以将所述底座(21)固定到所述预定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221)包括:第一套接部(2211)、第二套接部(2212)、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一套接部(22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21)上,且所述第一套接部(2211)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套接部(2212)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管镜(1)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221)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全向旋转,以调整所述气管镜支架(2)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节包括:第一球头(2211A)和第一球形凹槽(2211B),所述第一球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接部(2211)的所述一端或者所述第二套接部(2212)上,对应地,所述第一球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套接部(2212)或者所述第一套接部(2211)的所述一端,以使得所述第一球头和所述第一球形凹槽形成全向连接,基于所述全向连接使得所述气管镜(1)可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部(221)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全向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部(223)包括:第三套接部(2231)、第四套接部(2232)、第一锁紧部(2233),所述第三套接部(2231)嵌套在所述第四套接部(2232)中以形成活动关节,以使得所述气管镜(1)可围绕所述第二活动部(223)作为所述参考点做圆周旋转,以调整所述气管镜支架(2)的姿态和/或空间位置;所述第一锁紧部(2233)嵌套在所述活动关节中,以在所述气管镜(1)的姿态到达预定姿态或者预定空间位置后,锁紧所述第二活动部(2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动部(22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敏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限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