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22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解决了物联网接收模块中一般通过多频段支持、芯片、网络协议维度改善收发灵敏度,技术实现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模块包括收发芯片、晶振单元、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射频开关及天线单元;晶振单元、接收电路、发射电路均与收发芯片连接;天线单元通过射频开关与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连接;天线单元包括收发天线、匹配电路,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20、第二电容C21、第三电容C22、第四电容C23以及第一电感L8;收发天线为IPEX天线,工作频率为370~600MHz,以及740~1200MHz。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收发天线设置匹配电路,达到了阻抗匹配、抑制谐波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无线收发模块的灵敏度。高了无线收发模块的灵敏度。高了无线收发模块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通过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物体或过程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的技术。具体应用场景如门磁传感器、烟雾探测器、PIR人体红外探测器、水浸探测器等。
[0003]物联网技术中,一般更侧重于改善感知模块对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的感知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是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也是物联网感知数据获取的关键基础设施。由于感知网络一般在广泛的空间分布,面临不同的数据收发环境,收发模块的灵敏度也是物联网工作可靠性的有效保证,影响着感知模块分布的空间距离分布,提高无线收发模块的灵敏度可使无线产品具有更强地捕获弱信号的能力,在一定程度提高感知数据获取能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多频段支持(公开号CN 208258094 U)、特定芯片(公开号CN 106374967 A)、新的网络协议(公开号CN 102761941 A)等提高物联网的收发灵敏度,技术实现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而较少在天线单元改进以提高收发灵敏度。
[000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现有的物联网接收模块中,一般通过多频段支持、芯片、网络协议维度改善收发灵敏度,技术实现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联网接收模块中,一般通过多频段支持、芯片、网络协议维度改善收发灵敏度,技术实现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收发芯片、晶振单元、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射频开关及天线单元;所述晶振单元、接收电路、发射电路均与所述收发芯片连接;所述天线单元通过所述射频开关与所述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收发天线、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20、第二电容C21、第三电容C22、第四电容C23以及第一电感L8;所述第一电容C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22、第一电感L8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RFC端;所述第一电感L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1、第四电容C23;所述第二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为IPEX天线,工作频率为370~600MHz,以及740~1200MHz。
[0009]优选的,所述射频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RFC端连接天线单元,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RF1端、RF2端分别连接所述接收电路、发射电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VC1端、VC2端分别与所述收发芯片的32号引脚、31号引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VC1端还连接有第五电容C43,所述第五电容C4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双掷开关的VC2端还连接有第六电容C41,所述第六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容C22、第四电容C23、第五电容C43、第六电容C41的电容值均为100pF。
[0012]优选的,所述晶振的标称频率为32MHz,频率误差为10ppm,负载电容为20pF。
[0013]优选的,所述收发模块通过连接器J1、连接器J2形成接出接口,所述连接器J1、连接器J2的引脚数量均为8个,均采用SMD封装。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器J2能够提供四线SPI接口。
[0015]优选的,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收发芯片的24号引脚连接,用于进行发射端高功率PA输出。
[0016]实施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收发天线设置4个电容与1个电感组成的匹配电路,实现了对天线更好的匹配,达到了阻抗匹配、抑制谐波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无线收发模块的灵敏度,可用于超长距离扩频通信,较多频段支持、芯片、网络协议维度改善收发灵敏度的技术实现更为简单,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技术可能采用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应明白,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流程、方法和装置等的例子,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实质。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
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包括收发芯片、晶振单元、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射频开关及天线单元。收发芯片的型号优选为PAN3028,共33个引脚,可支持62.5KHz、125KHz、250KHz、500KHz四种带宽,以及6个GPIO。晶振单元、接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芯片、晶振单元、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射频开关及天线单元;所述晶振单元、接收电路、发射电路均与所述收发芯片连接;所述天线单元通过所述射频开关与所述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收发天线、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20、第二电容C21、第三电容C22、第四电容C23以及第一电感L8;所述第一电容C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22、第一电感L8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RFC端;所述第一电感L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1、第四电容C23;所述第二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为IPEX天线,工作频率为370~600MHz,以及740~1200MHz。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无线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RFC端连接天线单元,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RF1端、RF2端分别连接所述接收电路、发射电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VC1端、VC2端分别与所述收发芯片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福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