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03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技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箱体上安装有进气管、排气管和脱附排放管,进气管和脱附排放管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气管与右腔室连通;进气管、排气管和脱附排放管上均安装有阀门;箱体的右腔室内安装有加热灯;箱体的右侧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内侧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一进气口外侧安装有盖门。该净化排放装置能用于净化处理麻醉气体,将麻醉气体净化后排放能降低手术室内空气污染;该净化排放装置的活性炭过滤网能利用加热灯进行加热脱附,使活性炭过滤网恢复活性再生,能重复使用,无需经常更换活性炭过滤网,能降低经济成本。降低经济成本。降低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气体麻醉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手段被广泛使用,麻醉气体是指在麻醉中使用的挥发性气体和(或)蒸气,其主要包括安氟醚、乙醚等吸入型麻醉剂。
[0003]在手术室内,对患者实施吸入式麻醉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麻醉时,麻醉气体容易直接与室内空气混杂,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即使采用关闭式或半关闭式麻醉,麻醉气体仍可能从面罩、排气活塞、螺纹管等处泄漏,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在手术室内对患者实施麻醉的医务人员长期工作于被麻醉气体污染的环境中,长期将麻醉气体吸入体内,导致麻醉气体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0004]现有技术利用排风系统来降低手术室内麻醉气体溶度,也有技术利用净化装置连接患者呼气管或麻醉机,利用净化装置将呼吸罩排出的麻醉废气净化后再进行排放,或过滤麻醉机管路中排出的多余麻醉气体。现有的净化装置多使用活性炭过滤网,利用活性炭能有效过滤麻醉气体,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通过对活性炭内吸附的杂质进行脱附,能使其恢复活性,有利于重复使用,节省经济成本。但现有的净化装置多采用更换活性炭过滤网的方式维护其过滤效果,增加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该净化排放装置可对活性炭吸附的杂质进行脱附,使活性炭过滤网再生,能重复使用,降低经济成本。
[0006]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体上安装有进气管、排气管和脱附排放管,进气管和脱附排放管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气管与右腔室连通;进气管、排气管和脱附排放管上均安装有阀门;箱体的右腔室内安装有加热灯;箱体的右侧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进气口,箱体的右侧内壁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一风扇用于引导箱体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进入箱体内部右腔室,箱体的右侧外壁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盖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可装拆式安装于箱体的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包括框板,框板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道,框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筛孔状盖板,且筛孔状盖板封盖通道口,筛孔状盖板与框板可装拆式连接;框板的通道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填充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框板的顶端设置有端盖,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内外贯通的阶梯状插口,端盖安装于阶梯状槽口内;箱体的内侧壁安装有U型卡板,U型卡板的内侧壁开设有U型卡槽,端盖的底端面以及框板的前侧壁、后侧壁和底端面均设置有密封垫,框板的前端、后端和底端均对应插入U型卡板的U型卡槽内,且框板前侧壁、后侧壁和底端面的密封垫与U型
卡槽的内侧壁间隙接触,端盖底端面的密封垫与U型卡板的顶端面间隙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二进气口,箱体的左侧内壁第二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扇,第二风扇用于引导箱体外部的空气从第二进气口进入箱体内部左腔室,箱体的左侧外壁第二进气口处安装有盖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右腔室内安装有杀菌灯,杀菌灯用于对右腔室内的气体进行杀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净化排放装置能用于净化处理麻醉气体,麻醉气体能经进气管进入箱体内部左腔室,麻醉气体经活性炭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右腔室,再经排气管排放出箱体,排气管可外接排风管道,将过滤后的气体排放至室外,也可直接将过滤后的气体排放到室内,利用该净化排放装置将麻醉气体净化后排放,能降低手术室内空气污染;该净化排放装置的活性炭过滤网能利用加热灯进行加热脱附,活性炭过滤网受热后能有助于其上吸附的杂质进行脱附,使活性炭过滤网恢复活性,能利用第一风扇将箱体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抽入箱体内部右腔室,利用气流将活性炭过滤网上脱附下来的杂质携带出箱体;该净化排放装置可对活性炭过滤网吸附的杂质进行脱附,使活性炭过滤网恢复活性再生,能重复使用,无需经常更换活性炭过滤网,能降低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活性炭过滤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A

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各部件名称:1、箱体2、加热灯3、活性炭过滤网3.1、框板3.2、筛孔状盖板3.3、端盖3.4、活性炭填充层4、第一风扇5、盖门6、排气管7、杀菌灯8、进气管9、阀门10、第二风扇11、脱附排放管12、行走轮13、U型卡板1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3,活性炭过滤网3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体1上安装有进气管8、排气管6和脱附排放管11,进气管8和脱附排放管11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气管6与右腔室连通;进气管8、排气管6和脱附排放管11上均安装有阀门9,利用阀门9能控制管道通断;箱体1的右腔室内安装有加热灯2,加热灯2能通电发热,以加热活性炭过滤网3和箱体1内的气体,活性炭过滤网3受热后能有助于其上吸附的杂质进行脱附,使活性炭过滤网恢复活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灯2为现有技术设备,通电后可发热,热量辐射至活性炭过滤网3;箱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进气口,箱体1的右侧内壁第一
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扇4,第一风扇4用于引导箱体1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进入箱体1内部右腔室,箱体1的右侧外壁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盖门5,关闭盖门5后可封闭第一进气口;对活性炭过滤网3进行脱附时,可打开盖门5,利用第一风扇4向箱体1内部右腔室输送空气,利用气流将活性炭过滤网3上脱附下来的杂质排放出箱体1。
[002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带刹车的行走轮12,便于该净化排放装置移动和停驻。
[002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处盖门5的一端与箱体1的右侧壁铰接,盖门5的另一端与箱体1右侧外壁之间通过弹簧搭扣相连。
[00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处盖门5与箱体1右侧壁的接触界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当无需对活性炭过滤网3进行脱附时,关闭第一进气口处的盖门5,密封圈能密封盖门5与箱体1之间的间隙,能避免箱体1外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处进入箱体1内部,也能避免箱体1内部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处排出至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3),活性炭过滤网(3)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箱体(1)上安装有进气管(8)、排气管(6)和脱附排放管(11),进气管(8)和脱附排放管(11)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气管(6)与右腔室连通;进气管(8)、排气管(6)和脱附排放管(11)上均安装有阀门(9);箱体(1)的右腔室内安装有加热灯(2);箱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进气口,箱体(1)的右侧内壁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扇(4),第一风扇(4)用于引导箱体(1)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气口进入箱体(1)内部右腔室,箱体(1)的右侧外壁第一进气口处安装有盖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可装拆式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包括框板(3.1),框板(3.1)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道,框板(3.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筛孔状盖板(3.2),且筛孔状盖板(3.2)封盖通道口,筛孔状盖板(3.2)与框板(3.1)可装拆式连接;框板(3.1)的通道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梁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