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内衬和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92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包装内衬和包装盒,涉及产品包装领域,解决了常见这种包装内衬的形状单一,固定不牢固,通用性很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包装成本较高,也产生不了较好的防护性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容纳腔,其设置于壳体内,其能够容纳被包装产品,其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安装口,缓冲层,其设置于壳体,其覆盖于容纳腔上;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能够为被包装产品在包装盒内提供固定及定位、环保的技术结构,其能够避免被包装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容易在包装盒内发生位移,进而实现保护被包装产品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内衬和包装盒


[0001]本技术产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包装内衬和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本身质量较轻的电子产品,例如可穿戴设备的充电座,以及通用的打印耗材处理盒或者盛有显影剂的显影盒等,通常采用纸卡结构制作包装,以对其进行固定,在装配、运输、销售等环节对其进行保护,缓冲移动过程中由于冲击、碰撞、跌落等原因造成的外界应力对其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起到产品展示的效果。
[0003]现有的包装内衬,通常是利用塑料泡沫折叠形成比较规整的空间,例如常见的长方体、立方体、鸡蛋壳等形状,从而完成对产品及配件的空间间隔,实现对产品的保护。
[0004]但这种包装内衬的形状单一,固定不牢固,通用性很差,使用工业塑料,不环保,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包装成本较高,也产生不了较好的防护性能。特别是对于边缘为不规则形状的打印耗材产品,传统的包装方式无法稳定的固定包装物,可能还需要其它填充物,如塑料泡沫等进行固定和防护,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同时,传统的包装方式的抗压减震效果较差,针对易碎脆性产品及产品中强度较低的部件保护效果较差,进而可能导致例如显影剂泄漏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例如打印耗材的处理盒需要更新升级,必须毁掉现有的包装胶袋才能进行更新芯片或芯片程序升级的弊端。因此,找到一种低成本、环保、且能有效保护被包装的电子产品的包装内衬和包装盒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包装内衬和包装盒,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能够为被包装产品在包装盒内提供固定及定位、环保的技术结构,其能够避免被包装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容易在包装盒内发生位移,进而实现保护被包装产品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包装内衬,其置于包装盒内配套使用,其用于固定放置被包装产品,包括:
[0008]壳体;
[0009]容纳腔,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能够容纳所述被包装产品,其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安装口;
[0010]缓冲层,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其覆盖于所述容纳腔上。
[0011]由此,被包装产品为显影盒,鉴于显影盒的结构特点,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能够为被包装产品在包装盒内提供固定及定位的技术结构,其能够避免被包装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容易在包装盒内发生位移,进而实现保护被包装产品的目的。而且由于设置有缓冲层,因此当受到来自外部的颠簸振动力下,缓冲层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以对被包装产品进行保护。
[001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
[0013]第一主体,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其能够沿着所述被包装产品的轴向布置;
[0014]相邻所述第一主体之间留有安装间距;
[0015]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板体、第一侧板体、第二主板体,所述容纳腔、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板体。
[0016]由此,两个第一主体能够为被包装产品的两端提供支撑作用,还能够使被包装产品与包装盒之间留有合适的间距,进而避免被包装产品与外界物品发生撞击而造成损坏。
[0017]具体地,第一主体为纸板材质,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第一主体能够折叠成一体的具体实施方式,其能够通过单块纸板的折叠后形成,能够折叠成型的纸卡结构不仅设计简单,而且折纸成型的操作简易,展开时不占用过多面积,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低,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本方案在优化包装盒内部布局的同时,有效降低产品包装成本,便于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运输。
[0018]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
[0019]第二侧板体;
[0020]第三主板体,其与所述第二主板体贴合,所述缓冲层、所述容纳腔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三主板体与所述第二主板体内;
[0021]第三侧板体,其与所述第一侧板体贴合。
[0022]由此,第三主板体与第二主板体贴合后能够形成较为坚固的支撑结构,其能够加强第一主体对被包装产品的保护作用。
[002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板体、第一侧板体、第一主板体、第二侧板体、第三主板体、第三侧板体依次连接成一体。
[0024]由此,第一主体能够通过纸板冲裁工艺,然后通过简单的折弯操作便可完成组装;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第一主体通过纸板冲裁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施的特点。
[002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板体、第一侧板体、第二主板体、第二侧板体围蔽形成有中空位,所述中空位可供所述被包装产品穿过所述容纳腔后穿入。
[0026]由此,本方案能够使被包装产品在第一主体内具有良好的支撑保护作用。
[002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
[0028]支撑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壁。
[0029]由此,支撑体能够为第一主体提供垂直于第一主体方向上的受力支撑,其能够提高第一主体的结构强度,以提高第一主体对被包装产品的保护作用。
[003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连接部、第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贴合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呈锐角。
[0031]由此,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能够通过胶粘的方式贴合于第一主体的侧壁上,本方案的支撑体能够在第一主体裁剪成型时一并制作而成,其同样利用了纸板钣金制造的简单便捷性。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与连接部能够形成类似三角型的受力支撑结构,其能够便于提高支撑体对第一主体的支撑保护作用。
[0032]包装内衬,其置于包装盒内配套使用,其用于固定放置被包装产品,包括:
[0033]壳体;
[0034]容纳腔,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能够容纳所述被包装产品,其具有与外界连通的
安装口;
[0035]缓冲层,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其覆盖于所述容纳腔上,所述缓冲层被构造为蜂窝状且具有若干个贯穿至所述容纳腔的可伸缩通孔;当所述被包装产品安装至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壳体可发生形变。
[0036]由此,本方案通过利用相邻两个可伸缩通孔之间的厚度较薄的特点,使得壳体能够根据被包装产品的形状进行形变,以便于适配不同的被包装产品结构。可伸缩通孔呈多边形结构,可伸缩通孔能够为壳体在实现可形变的情况下还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以保护壳体内的被包装产品。
[003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包装内衬,其置于包装盒内配套使用,其用于固定放置被包装产品,包括:
[0038]壳体;
[0039]容纳腔,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能够容纳所述被包装产品,其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安装口;
[0040]缓冲层,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其覆盖于所述容纳腔上;所述缓冲层具有若干个具有缓冲功能的纸孔。
[004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纸孔呈蜂窝状,所述缓冲层的数量为若干层。
[0042]由此,由于缓冲层具有多个蜂窝状的纸孔,使得整体的稳定性增加,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包装内衬,其置于包装盒内配套使用,其用于固定放置被包装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容纳腔,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能够容纳所述被包装产品,其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安装口;缓冲层,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其覆盖于所述容纳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主体,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其能够沿着所述被包装产品的轴向布置;相邻所述第一主体之间留有安装间距;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板体、第一侧板体、第二主板体,所述容纳腔、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板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第二侧板体;第三主板体,其与所述第二主板体贴合,所述缓冲层、所述容纳腔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三主板体与所述第二主板体内;第三侧板体,其与所述第一侧板体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体、第一侧板体、第一主板体、第二侧板体、第三主板体、第三侧板体依次连接成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体、第一侧板体、第二主板体、第二侧板体围蔽形成有中空位,所述中空位可供所述被包装产品穿过所述容纳腔后穿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支撑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连接部、第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贴合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呈锐角。8.包装内衬,其置于包装盒内配套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成派黄萌韬崔庆丰李虹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