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及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90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及鞋子,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包括中底和设置在中底下方的大底,所述中底的鞋头部位、里踝侧、外踝侧和鞋跟部位均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向上延伸至凸出于中底顶面的位置;所述中底的里踝侧、外踝侧以及鞋跟部位的支撑结构凸出于中底顶面的部分均设置有镂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穿着时更好的支撑脚部的同时,还节省成本并兼具良好的透气性。还节省成本并兼具良好的透气性。还节省成本并兼具良好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及鞋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及鞋子,具体地说是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及鞋子。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下人们对于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运动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在运动时就需要一双能够良好支撑脚部的鞋子来更好的保护运动中的脚部。
[0003]鞋子的支撑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鞋底的支撑性,而鞋底的支撑性主要是依靠鞋底本体的构造以及鞋底本体底部的凸起来提供,现有的鞋底结构如公开号为CN21721832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强支撑鞋底,其在鞋子侧面设置有实心的支撑结构,但这种结构既浪费材料又会对穿着过程中的舒适性造成影响,并且这种结构还会影响鞋子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及鞋子,以达到稳定支撑脚部并节省材料,并提高鞋子的透气性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包括中底和设置在中底下方的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鞋头部位、里踝侧、外踝侧和鞋跟部位均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向上延伸至凸出于中底顶面的位置;所述中底的里踝侧、外踝侧以及鞋跟部位的支撑结构凸出于中底顶面的部分均设置有镂空结构。
[0006]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所述大底底部的足弓部位向中底底部凹陷。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底的鞋头部位和鞋跟部位各设置有一个支撑结构,中底的里踝侧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中底的外踝侧设置有三个支撑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底的里踝侧设置的支撑结构和外踝侧设置的支撑结构的高度均自鞋头处向鞋跟处逐步增高。
[0009]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所述中底的鞋头部位设置的支撑结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大底底部的前脚掌部位和后脚掌部位均设置有多处支撑凸起,大底的鞋头部位、足弓处和鞋跟部位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底为PU材质,所述大底为橡胶材质。
[0011]一种鞋子,包括鞋帮,还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稳定支撑的鞋底,所述稳定支撑的鞋底的支撑结构包覆在所述鞋帮侧面,并与鞋帮结合。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普通鞋底在中底周围设置有支撑结构,在运动中能够更好的支撑脚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镂空结构不会影响鞋帮的透气性,并且能够节省制造所需的材料,镂空结构的存在让穿着者不易被鞋底两侧的支撑结构硌到,同时镂空结构的形状让鞋底具有美感;本技术中底采用了PU材质能够保证运动时的缓冲减震效果,大底为橡胶材质耐磨防滑增加了鞋底使用寿命。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支撑性好,节约成本,穿着舒适,适用于制鞋
,用于作为鞋底安装在鞋子上。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关系右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关系左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关系仰视图;
[0019]图中:1、中底;2、大底;3、支撑结构;4、防滑纹路;5、镂空结构;6、支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1 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中底1和设置在中底1下方的大底2,大底2底部的足弓部位向中底1底部凹陷,在本实施例中,中底1为PU材质,大底2为橡胶材质;大底2足弓部位的凹陷能够对人体的足弓部位提供良好的支撑,PU材质在人体行走过程中能支撑人体脚部的底面,并能够缓冲减震,橡胶材质防滑耐磨且自身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减缓穿着时硌脚的感觉。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中底1侧面围绕设置有七个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均向上延伸至凸出于中底1的顶面,其中中底1的鞋头部位和中底1鞋跟部位各设置有一个支撑结构3,中底1的里踝侧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3,中底1的外踝侧设置有三个支撑结构3,中底1的里踝侧和外踝侧设置的支撑结构3的高度自鞋头处向鞋跟处逐步增高,支撑结构3高于中底1的顶部,在运动时能够支撑住脚部向侧面的移动,对脚部向里踝侧和外踝侧的移动过程提供支撑,降低崴脚的风险。
[0024]具体的,设置在中底1的鞋头部位的支撑结构3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5,鞋头部位设置的支撑结构3能够支撑并保护人体的脚尖,鞋头部位支撑结构3表面设置的防滑纹路5既能增大行进过程中的摩擦力又兼顾了美观;设置在中底1的鞋跟部位、里踝侧和外踝侧的支撑结构3上均设置有镂空结构5,镂空结构5设置在支撑结构3凸出于中底1顶部的部位,鞋跟部位、里踝侧和外踝侧设置的支撑结构3能够从侧面给脚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同时支撑结构3表面设置的镂空结构5能够保证帮面的透气性和穿着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0025]大底2底部设置有多处支撑凸起6,其中,大底2的鞋头部位、足弓处和鞋跟部位设置有防滑纹路5,防滑纹路5在行走时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摩擦便于穿着者行走。
[0026]具体的,大底2底部设置有多个按人体学中人运动时脚部不同区域的使用程度排布的支撑凸起6,能够在穿着过程中给人脚的底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并且能够将中底1与地面隔开,在兼顾PU材质缓震的效果下,还能防止地面上的杂物硌脚。
[0027]实施例2 一种鞋子
[002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鞋子,包括鞋帮以及实施例1中的稳定支撑的鞋底,鞋帮连接在鞋底本体1上,中底1侧面设置的支撑结构3包覆结合在鞋面的周围,在人体穿着过程中,
支撑结构3能够给脚部的侧面提供良好的支撑。
[0029]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包括中底和设置在中底下方的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鞋头部位、里踝侧、外踝侧和鞋跟部位均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向上延伸至凸出于中底顶面的位置;所述中底的里踝侧、外踝侧以及鞋跟部位的支撑结构凸出于中底顶面的部分均设置有镂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底部的足弓部位向中底底部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鞋头部位和鞋跟部位各设置有一个支撑结构,中底的里踝侧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中底的外踝侧设置有三个支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里踝侧设置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经娜张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四制革制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