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骨用往复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87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骨用往复锉,包括刀杆以及连接在刀杆前端的锉刀头,所述锉刀头上设置有锉削面,所述锉削面上设置有用于磨削的砂状锉削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锉削面为砂状锉削层的附着面,通过在锉削面上附着砂状打磨面进行打磨,结构简单,便于锉刀的制造;不再受限于传统锉齿结构,锉削面可以根据待打磨的骨组织形状进行仿形设计,有效打磨骨质,有效降低了修整时间,节省了手术时间。并且砂状的打磨面,打磨面均匀,能够减少术中骨面止血,更加有利于手术恢复和术后处理。手术恢复和术后处理。手术恢复和术后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骨用往复锉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磨骨用往复锉。

技术介绍

[0002]在骨科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要借助医用锉刀对组织进行磨削手术,驱动机构驱动锉刀高频次的往复直线运动来实现对骨组织的磨削。
[0003]现有颌面整形及骨科技术为:先用剥离子剥离骨膜,然后用到锉刀对骨组织进行打磨;由于现有锉刀的锉面通常为锉齿,锉齿打磨后的骨组织不够平整和均匀,还需要进一步修整,会使手术时间延长,不利于术后处理。且锉齿结构的锉刀主体形状比较固定,无法根据骨组织形状而设计不同的锉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骨用往复锉,打磨均匀,提高手术效率,便于制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磨骨用往复锉,包括刀杆以及连接在刀杆前端的锉刀头,所述锉刀头上设置有锉削面,所述锉削面上设置有用于磨削的砂状锉削层。
[0007]可选地,所述砂状锉削层由砂状颗粒电镀在所述锉削面上形成。
[0008]可选地,所述锉削面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
[0009]可选地,所述锉削面为平面或斜面。
[0010]可选地,所述锉刀头为扁形结构,锉刀头的上表面为外凸的拱形,所述锉刀头下表面形成内凹的锉削面。
[0011]可选地,所述锉刀头为扁形结构,锉刀头的上表面形成外凸的拱形,所述锉刀头下表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锉削面。
[0012]可选地,所述锉刀头与刀杆之间通过弯折的颈部连接,且所述锉刀头与所述刀杆平行。
[0013]可选地,所述锉刀头为扁形结构,所述锉刀头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0014]可选地,所述颈部的尺寸由刀杆至锉刀头逐渐减小。
[0015]可选地,所述锉削面由锉刀头向颈部延伸,在所述颈部与锉刀头的连接处形成区域小于锉削面的辅助锉面,所述辅助锉面上设置有砂状锉削层。
[0016]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锉削面为砂状锉削层的附着面,通过在锉削面上附着砂状打磨面进行打磨,结构简单,便于锉刀的制造;不再受限于传统锉齿结构,锉削面可以根据待打磨的骨组织形状进行仿形设计,有效打磨骨质,有效降低了修整时间,节省了手术时间。并且砂状的打磨面,打磨面均匀,能够减少术中骨面止血,更加有利于手术恢复和术后处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磨骨用往复锉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0]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磨骨用往复锉的左视图。
[0021]零件标号说明:
[0022]11

刀杆;12

锉刀头;13

颈部;14

锉削面;15

辅助锉面;16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实施例
[0025]本例中以磨骨用往复锉使用时朝向患者一方为前方,背离患者一方为后方。
[0026]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示意一种磨骨用往复锉,用于打磨骨组织,包括刀杆11以及连接在刀杆11前端的锉刀头12,其中刀杆11用于连接驱动机构,以带动锉刀头12前后往复磨削,锉刀头12上设置有锉削面14,锉削面14上设置有用于磨削骨组织的砂状锉削层,该砂状锉削层的形状与锉削面14的形状一致。
[0027]锉削面14为锉削层的附着面,通过在锉削面14上附着例如由金刚石、石英砂等砂状材质形成的打磨面进行打磨,结构简单,便于锉刀的制造;不再受限于传统锉齿结构,锉削面14可以根据待打磨的骨组织形状进行仿形设计,有效打磨骨质,有效降低了修整时间,节省了手术时间,即可以根据需求将锉削面14设计为对应的形状,然后在附着一层砂状在锉削面14上即可,制造方便,便于仿形制造。并且砂状的打磨面,打磨面均匀,能够减少术中骨面止血,更加有利于手术恢复和术后处理。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砂状锉削层由砂状颗粒通过电镀的方式固定在锉削面14上形成,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制造方式;砂状颗粒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锉削面14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锉削面14上附着金刚石后,打磨面也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
[003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锉削面14为平面或斜面,锉削面14上附着石英砂后,打磨面也为对应的平面或斜面。因而通过改变锉削面14的形状即可实现往复锉的结构改变,利于制造。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锉刀头12为扁形结构,锉刀头12的上表面(背离组织的一面)为外凸的拱形,锉刀头12下表面(打磨时朝向组织的一面)形成内凹的锉削面14,即锉刀头12整体形成中间高左右侧低的外拱结构,这种结构便于打磨外凸的骨组织。如图3所示,锉削面14内凹,且锉刀头12的四周边缘为钝形结构,防止损伤其他组织。
[0032]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锉刀头12为扁形结构,锉刀头12的上表面形成外凸的弧形,锉刀头12下表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锉削面14或者前后相平的平面。
[00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锉刀头12与刀杆11之间通过弯折的颈部13连接,通过弯折的颈部13连接,以使得锉刀头12与刀杆11平行,便于打磨时锉刀头12伸入组织,以及确定锉刀头12的位置。
[00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锉刀头12为扁形结构,锉刀头1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圆滑过渡,即锉刀头12的四周为钝形结构。
[0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部13的尺寸由刀杆11至锉刀头12逐渐减小,以减小伸入组织的体积。刀杆11的后部设置有连接部16,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例如通过卡槽与动力手柄连接,以驱动刀杆11和锉刀头12前后往复运动。
[00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锉削面14由锉刀头12向颈部13延伸,在颈部13与锉刀头12的连接处(锉刀头12的尾部)形成辅助锉面15,辅助锉面15上设置有砂状锉削层,辅助锉面15的面积或区域小于锉削面14,从而进一步增大前后方向的磨削面积,提高磨削效果。
[0037]本实施例的效果在于,锉削面14为砂状锉削层的附着面,通过在锉削面14上附着砂状打磨面进行打磨,结构简单,便于锉刀的制造;不再受限于传统锉齿结构,锉削面14可以根据待打磨的骨组织形状进行仿形设计,仿形式砂状锉刀,可根据骨组织形状,有效打磨骨质,有效降低了修整时间,节省了手术时间。通过砂状平面有效刮擦排除,并且打磨面均匀,能够减少术中骨面止血,更加有利于手术恢复和术后处理。
[0038]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骨用往复锉,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以及连接在刀杆前端的锉刀头,所述锉刀头为扁形结构,所述锉刀头上设置有锉削面,所述锉削面上设置有用于磨削的砂状锉削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骨用往复锉,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状锉削层由砂状颗粒电镀在所述锉削面上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骨用往复锉,其特征在于:所述锉削面为内凹或外凸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骨用往复锉,其特征在于:所述锉削面为平面或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骨用往复锉,其特征在于:所述锉刀头的上表面为外凸的拱形,所述锉刀头下表面形成内凹的锉削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骨用往复锉,其特征在于:所述锉刀头的上表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杨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