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71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耐压壳膜,所述耐压壳膜中心处穿设有中心拉杆,所述耐压壳膜内部均匀设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膜片和导流盘,所述耐压壳膜内上下两端均设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内侧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端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上方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卡块,所述固定块与第一卡块均伸入卡槽内,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卡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耐压套筒两端均设置端板,并在端板与耐压套筒之间设置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密封垫,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对端板和密封垫进行卡合连接,实现对液体的密封,同时也方便对密封垫进行更换。同时也方便对密封垫进行更换。同时也方便对密封垫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碟管式反渗透系统是利用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利用压力使渗滤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反渗透膜,把所有污染物质包括氨氮等大于1nm的分子及离子截留,从而达到处理垃圾渗滤液、浓盐水等原料液的目的。
[0003]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10356710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有耐压套筒,在耐压套筒的中心竖直设有中心拉杆,在中心拉杆上穿设有依次间隔叠放的导流盘、膜片,在导流盘的卡槽中固定有O型密封圈,在中心拉杆两端均安装有法兰,两个法兰均与耐压套筒内壁固定连接,在耐压套筒底端的法兰上设有原料液入口、产水出口、浓缩液出口,原料液入口与增压泵出口管线连接,其包括有泄压装置,泄压装置中的泄压通道的入口与产水通道连通;
[0004]该专利技术可以在膜元件的压力超过泄压阀压力的预设值时泄压阀开启对膜元件的压力进行泄压,避免膜元件爆裂及压实现象,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在两个法兰与耐压套筒之间未安装密封元件,因此法兰与耐压套筒之间的密封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通过在耐压套筒两端均设置端板,并在端板与耐压套筒之间设置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密封垫,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对端板和密封垫进行卡合连接,实现对液体的密封,同时也方便对密封垫进行更换。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耐压壳膜,所述耐压壳膜中心处穿设有中心拉杆,所述耐压壳膜内部均匀设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膜片和导流盘,所述耐压壳膜内上下两端均设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内侧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端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上方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卡块,所述固定块与第一卡块均伸入卡槽内,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之间卡合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二卡块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卡块之间设置有自然形成的两个豁口,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豁口相适配,两组所述第一卡块对称设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压壳膜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法兰,两组所述法兰之间位于耐压壳膜的外侧设有多组长螺杆。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压壳膜上方设有进水管和浓液出口,所述进水管和浓液出口分别位于中心拉杆的两侧且均与耐压壳膜内部连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和端板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通孔,所
述中心拉杆贯穿所述通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的侧面与耐压壳膜的内壁之间抵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垫为圆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均为扇环结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压壳膜一端设有淡水出口。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淡水出口和进水管以及浓液出口均贯穿所述端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耐压套筒两端均设置端板,并在端板与耐压套筒之间设置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密封垫,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对端板和密封垫进行卡合连接,实现对液体的密封,同时也方便对密封垫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端板和密封垫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块和第一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耐压壳膜;2、膜片;3、导流盘;4、端板;5、法兰;6、长螺杆;7、密封垫;8、中心拉杆;9、固定块;10、第一卡块;11、第二卡块;12、卡槽;13、通孔;14、进水管;15、浓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耐压壳膜1,所述耐压壳膜1中心处穿设有中心拉杆8,所述耐压壳膜1内部均匀设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膜片2和导流盘3,所述耐压壳膜1内上下两端均设有端板4,所述端板4的内侧设有密封垫7,所述密封垫7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卡块10,所述端板4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内上方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卡块11,所述固定块9与第一卡块10均伸入卡槽12内,所述第一卡块10与第二卡块11之间卡合连接;两组所述第二卡块11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卡块11之间设置有自然形成的两个豁口,所述第一卡块10与所述豁口相适配,两组所述第一卡块1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块10与第二卡块11均为扇环结构;
[0026]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将密封垫7上的固定块9插入到端板4上的卡槽12内,过程中将
第一卡块10对准豁口插入卡槽12内部,后对密封垫7进行转动,带动两组第一卡块10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得两组第一卡块10位于卡槽12内部的两组第二卡块11下方,通过第一卡块10与第二卡块11之间的卡合连接对其上方的密封垫7与端板4之间进行固定,同理在密封垫7老化需要更换时转动密封垫7带动两组第一卡块10转到卡槽12内部两组豁口下方时,将密封垫7向外拔出,即可对密封垫7进行拆卸,实现对密封垫7的快速更换,方便操作。
[0027]如图1所示,所述耐压壳膜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法兰5,两组所述法兰5之间位于耐压壳膜1的外侧设有多组长螺杆6,所述耐压壳膜1上方设有进水管14和浓液出口15,所述进水管14和浓液出口15分别位于中心拉杆8的两侧且均与耐压壳膜1内部连通,所述耐压壳膜1一端设有淡水出口,所述淡水出口和进水管14以及浓液出口15均贯穿所述端板4;中心拉杆8与上下两组端板4之间紧固,导流盘3与中心拉杆8存在孔道,并且通过孔道与膜片2的产水层连接,汇总后通过淡水出口流出。
[002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密封垫7和端板4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通孔13,所述中心拉杆8贯穿所述通孔13,所述密封垫7的侧面与耐压壳膜1的内壁之间抵接,所述密封垫7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垫7为圆形;通过采用圆形的橡胶材质密封垫7可以通过橡胶自身的弹性特质来实现密封垫7的密封作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耐压壳膜(1),所述耐压壳膜(1)中心处穿设有中心拉杆(8),所述耐压壳膜(1)内部均匀设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膜片(2)和导流盘(3),所述耐压壳膜(1)内上下两端均设有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4)的内侧设有密封垫(7);所述密封垫(7)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底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卡块(10),所述端板(4)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内上方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卡块(11),所述固定块(9)与第一卡块(10)均伸入卡槽(12)内,所述第一卡块(10)与第二卡块(11)之间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卡块(11)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卡块(11)之间设置有自然形成的两个豁口,所述第一卡块(10)与所述豁口相适配,两组所述第一卡块(10)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壳膜(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法兰(5),两组所述法兰(5)之间位于耐压壳膜(1)的外侧设有多组长螺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师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唯思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