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会信号导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PNT系统高度依赖GNSS,其PNT服务尽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和全球覆盖的特点,但存在明显弱点,在复杂环境下信号易被遮蔽、干扰、欺骗等,需要寻找利用一切可利用的PNT信息源,从而提供连续、可用、可靠、稳健的PNT服务。
[0003]随着低轨卫星建造运营技术的进步与成本降低,低轨星座建设迅速,形成了丰富的轨道资源与频点资源,不仅可以增强现有GNSS导航能力,也是具有全球独立定位服务能力的导航新平台。目前低轨星座以非导航合作信号居多,因此多采用机会信号的方式进行低轨卫星导航。
[0004]由于非合作低轨卫星时空基准较差,不公开或缺少精密的轨道信息与时钟信息,只能依靠TLE星历进行简单的轨道模型外推,存在较大的时空基准误差,定位精度差,为了获得更高精度,往往需要配合基站差分观测以及惯导设备的辅助,或者长时间观测和多星座联合观测,又会使得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信号时频分析处理方法,获取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多普勒观测量,结合采样时间戳,获得时间维度上的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多普勒观测曲线;S2 获得所述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多普勒观测量对应的卫星ID,将机会信号多普勒观测量与卫星ID进行映射;S3 构建基于高程辅助的机会信号多普勒定位观测模型;S4 进行基于广义多普勒GDOP的历元筛选优化;S5 进行基于残差检验的观测量质量优化;S6 基于所述历元筛选优化和观测量质量优化进行终端位置结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获得所述低轨卫星多普勒观测量对应的卫星ID,长时观测多普勒,将观测多普勒曲线与预测多普勒曲线匹配进行映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将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多普勒观测曲线与预测曲线进行比对,累计误差和小于20Hz即认为匹配成功,证明所获取的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多普勒观测量为该卫星ID对应的观测量;未匹配成功则继续遍历其余可见卫星的预测多普勒曲线,直至索引出足够的可用卫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多普勒定位观测模型表示为:
ꢀꢀꢀꢀꢀꢀꢀꢀꢀꢀ
(1)其中,s为卫星编号,r为接收机编号,为多普勒频移,为接收时刻,为信号波长,为伪距变化率,为卫星的速度向量,,分别为卫星位置向量,接收机位置向量,c为光速,为卫星与接收机的组合钟漂,为观测噪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若一段静态观测时间内,共计观测到N颗卫星,待求参数初始解算值为,待求参数真值为,则待求参数初始解算值和待求参数真值的关系表示为:
ꢀꢀꢀꢀꢀꢀꢀꢀꢀꢀꢀꢀꢀ
(2)其中,为待求参数初始解算值到待求参数真值的改正量,待求参数分别为接收机三维位置与N个卫星与接收机的钟漂组合误差;其中为接收机位置参数初始解算值,为接收机位置参数改正值,为第N颗卫星与接收机的组合钟漂的初始解算值,为第N颗卫星与接收机组合钟漂的改正值;将伪距变化率在初始化参数处线性展开,表示为:
ꢀꢀꢀꢀꢀꢀꢀꢀꢀꢀꢀ
(3)其中,为根据初始化参数计算得出的伪距变化率估计值,为卫星与接收机组合钟漂的改正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观测时间内共计有M个观测量,将所有观测量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组成误差方程组,表示为:
ꢀꢀꢀꢀꢀꢀꢀꢀꢀꢀꢀ
(4)其中,为伪距率观测向量,为利用初始化参数计算得到的伪距率估计值向量,为误差方程组的雅阁比矩阵;为待求参数初始解算值到待求参数真值的改正量;利用高程信息辅助基于批量最小二乘的多普勒定位,将地心看做虚拟卫星,则接收机到地心的虚拟伪距观测方程如下:
ꢀꢀꢀꢀꢀꢀꢀꢀꢀꢀꢀꢀꢀꢀꢀꢀꢀꢀꢀꢀꢀꢀ
(5)其中,为接收机到地心的虚拟伪距,为地心坐标,为经过高程信息修正后的接收机估计位置,为虚拟观测值的测量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优化的高程辅助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将式(5)和式(4)联合得到的误差方程组表示为: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丹,纪明,陈潇,袁洪,杨光,徐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