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57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包括悬吊机架,所述悬吊机架包含有天轨纵向运动机构、天轨横向运动机构与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所述天轨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纵向运动支架,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设置于纵向运动支架的底部,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左侧的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接触滚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在电动驱动与手动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随意切换,从而提高调整效率,能够满足病人的拍摄需求,快速拉动定位,并配合电动驱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性;采用永磁电磁离合器,通电时间短,运行寿命长,离合噪声小等优点。离合噪声小等优点。离合噪声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悬吊机架最早是应用于医院放射科科室门诊体检用固定安装、使用的设备,通常为远程电动操控、近控电驱动等方式摆位拍片,随着医疗需求的变化,悬吊机架更多时候也应用于急诊科室。
[0003]但是很多急症患者更多的需求可能不是智能化、自动化,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快速的诊断、快速的摆位、快速的拍片,同时可靠性也要很好的保证,由此,很多医院的医生,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一种需求,悬吊机架的电动运动切换手动运动需求,可以根据病人情况、位置,医生随意、快速拉动机头到需要位置,快速定位,精准拍片,同时,手动模式下也是结构最可靠的时候,减少了由于电机故障,传动链条、传动同步带机构一系列部件存在故障的风险,换句话说,手动模式的可靠性是大于电动模式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包括悬吊机架,所述悬吊机架包含有天轨纵向运动机构、天轨横向运动机构与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
[0007]所述天轨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纵向运动支架,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设置于纵向运动支架的底部,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左侧的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接触滚轮,所述第一接触滚轮位于纵向运动支架的内侧并与纵向运动支架滚动接触;
[0008]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包含有横向运动支架,所述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设置于横向运动支架的底部,所述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架,背面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手电动切换机构,正面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两个第二接触滚轮,两个所述第二接触滚轮位于横向运动支架的内侧并与横向运动支架滚动接触;
[0009]所述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包含有机罩,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均固定安装于机罩的内侧,所述机罩的内侧安装有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所述机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放射影像设备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与伸缩筒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包含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的纵向移动驱动电机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纵向移动电磁铁,所述纵向移动电磁铁上安装有纵向离合器,所述纵向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纵向离合器的输入端与纵向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两个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铁板与第一
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吸铁板与纵向离合器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运动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与第一同步带轮相接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横向手电动切换机构包含有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接板,并通过转接板固定安装有横向运动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移动电磁铁,所述横向移动电磁铁的顶部安装有横向离合器,所述横向运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横向离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横向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铁板与第二同步带轮,所述横向运动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之间相接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包含有固定安装于机罩内部的升降驱动电机与驱动杆,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轮与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绳轮组件,所述机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轴承座,所述驱动杆安装于轴承座上轴承的内侧,所述安装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套接于驱动杆上的升降电磁铁,所述升降电磁铁的一侧安装有升降离合器,所述升降离合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吸铁板。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支撑板、第一安装架与机罩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位器,第一转接轴、第二转接轴与驱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检测齿轮,所述电位器的输入端与检测齿轮啮合。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驱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棘轮,所述机罩的内部铰接有棘轮限制杆。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方便在电动驱动与手动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随意切换,从而提高调整效率,能够满足病人的拍摄需求,快速拉动定位,并配合电动驱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性。
[0022](2)本方案,采用永磁电磁离合器,通电时间短,运行寿命长,离合噪声小等优点;同时可以根据医生需求和病人适用场景,随时任意的切换手动模式和电动模式,提高切换效率与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横向手电动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横向手电动切换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说明:
[0033]1、悬吊机架;2、天轨纵向运动机构;21、纵向运动支架;22、支撑板;23、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231、纵向移动驱动电机;232、固定板;233、纵向移动电磁铁;234、纵向离合器;235、第一转接轴;236、第一吸铁板;237、第一同步带轮;238、第一同步带;24、第一接触滚轮;3、天轨横向运动机构;31、横向运动支架;32、第一安装架;33、横向手电动切换机构;331、第二安装架;332、转接板;333、横向运动驱动电机;334、横向移动电磁铁;335、横向离合器;336、第二转接轴;337、第二吸铁板;338、第二同步带轮;339、第二同步带;34、第二接触滚轮;4、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41、机罩;42、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421、升降驱动电机;422、驱动杆;423、绳轮组件;424、安装支架;425、轴承座;426、升降电磁铁;427、升降离合器;428、第三吸铁板;43、伸缩筒;5、检测齿轮;6、电位器;7、棘轮;8、棘轮限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5]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包括悬吊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机架(1)包含有天轨纵向运动机构(2)、天轨横向运动机构(3)与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4);所述天轨纵向运动机构(2)包括纵向运动支架(21),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3)设置于纵向运动支架(21)的底部,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3)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22),右侧的所述支撑板(22)上固定安装有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23),左侧的所述支撑板(22)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接触滚轮(24),所述第一接触滚轮(24)位于纵向运动支架(21)的内侧并与纵向运动支架(21)滚动接触;所述天轨横向运动机构(3)包含有横向运动支架(31),所述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4)设置于横向运动支架(31)的底部,所述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架(32),背面的所述第一安装架(32)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手电动切换机构(33),正面的所述第一安装架(32)上安装有两个第二接触滚轮(34),两个所述第二接触滚轮(34)位于横向运动支架(31)的内侧并与横向运动支架(31)滚动接触;所述伸缩筒上下运动机构(4)包含有机罩(4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2)均固定安装于机罩(41)的内侧,所述机罩(41)的内侧安装有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42),所述机罩(4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放射影像设备的伸缩筒(43),所述伸缩筒手电切换机构(42)与伸缩筒(4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机架手电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手电动切换机构(23)包含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板(22)上的纵向移动驱动电机(231)与固定板(232),所述固定板(232)上固定安装有纵向移动电磁铁(233),所述纵向移动电磁铁(233)上安装有纵向离合器(234),所述纵向离合器(23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接轴(235),所述纵向离合器(234)的输入端与纵向移动驱动电机(231)的输出端通过两个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23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铁板(236)与第一同步带轮(237),所述第一吸铁板(236)与纵向离合器(234)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运动支架(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238),所述第一同步带(2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亮陈宴华刘尚金王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熵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