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48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方法应用于终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由卫星发出的下行信号,各终端分别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向卫星发送上行信号,以便于卫星在预设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内接收各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和上行帧结构;上行帧结构包括若干个上行时隙以及插设在相邻两个上行时隙间的独特字,独特字用于进行上行时隙连续传输中的时频估计和纠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上行信号严格同步方式转变为非严格同步方式,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通过增加上行帧结构的长度,降低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中保护间隔的占比,从而提高了通信效率。通信效率。通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比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广域甚至全球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无差别的通信服务。同时,地面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已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巨大的用户群体、灵活高效的应用服务模式。卫星通信与5G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海、陆、空、天一体化综合通信网,满足用户无处不在的多种业务需求,是未来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
[0003]5G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5G系统一样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OFDM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信道干扰的能力以及高频频利用率,在宽带通信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尽管OFDM技术具有天然抗多径衰落的优点,非常适合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但是OFDM技术对时偏却非常的敏感,时偏会使各个符号之间的定时窗口偏差,造成符号解调失败。因此,消除时偏对OFDM系统的影响,是在卫星通信高速移动环境下应用OFDM系统的关键。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与地面终端的距离非常遥远,因此单向信号传输时间远大于地面通信系统,而且近点终端和远点终端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差异也很大,相对来说时间偏差也更高;另外卫星的移动速度远高于地面网络场景,单位时间内时偏变化也大很多。因此,对抗时偏对于5G卫星通信系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0004]低地(球)轨道/近地(球)轨道(LEO:Low Earth Orbit)轨道高度约为400

2000公里,假设卫星最小工作倾角30度,则如图1所示,卫星在其轨道的任意位置点均对应一个近点和一个远点,对应最大距离范围为800

4000公里,对应的无线信号单向传输时间为2600us

13300us。
[0005]如图2所示,为传统5G卫星通信技术中典型上行帧结构,无线帧长度为10ms,子帧长度为1ms,每个子帧分为N个时隙,N的取值与子载波间隔有关,比如在120kHz子载波间隔(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N取值为8,即每个子帧分为8个时隙,时隙长度为125us,其中上行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为1个时隙,每个时隙中的12个符号,每个符号10.4us,其中循环前缀长度2.6us,为了保证信号成功解调,时间偏差应小于循环前缀长度的一半,即1.3us,而1.3us时间偏差与信号传输时间相比非常短,对上行时间控制造成很大难度。
[0006]如图3所示,为传统5G卫星通信技术中上行接收窗口示意图,卫星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与上行信号时隙长度相等,均为125us,系统会通过TA流程或星历预补偿修改不同位置终端的上行信号发送时间,使得不同位置的卫星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同时到达卫星。另外,低轨卫星相对地面的运动速度近似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每秒钟距离变化造成的时偏差异约为26us,考虑到1.3us的限制,相当于卫星每运动20ms就会造成时偏超过解调窗口。
[0007]而为了解决5G卫星通信的时偏问题,当前一般的方式为借助上行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调整和星历预补偿,但TA调整有调整周期,而且要占用下行传输通道,实
时性很难满足要求;星历则需要提前存储于终端,而且需要借助于GNSS信息获得自身位置和准确时间,灵活性和准确度都有局限,并且终端不一定能随时获得最新的星历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5G卫星通信过程中各终端上行信号难以实现严格同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以便于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响应于由卫星发出的下行信号,各终端分别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信号,以便于所述卫星在预设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内接收各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0012]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和上行帧结构;所述上行帧结构包括若干个上行时隙以及插设在相邻两个上行时隙间的独特字,所述独特字用于进行上行时隙连续传输中的时频估计和纠正。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卫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卫星向各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并在预设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内接收各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0015]其中,各终端在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即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信号;
[0016]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和上行帧结构;所述上行帧结构包括若干个上行时隙以及插设在相邻两个上行时隙间的独特字,所述独特字用于进行上行时隙连续传输中的时频估计和纠正。
[0017]优选的,所述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的窗口长度等于所述上行帧结构的长度与保护间隔之和,所述保护间隔大于或等于远点终端发出的上行信号与近点终端发出的上行信号到达所述卫星的传输时差;且所述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的起点为所述近点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到达所述卫星的时刻。
[0018]优选的,所述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的起点由所述卫星的运行轨道和倾角决定。
[0019]优选的,具有相同上行帧结构的上行信号对应同一所述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终端发送的上行帧结构和卫星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使得各个终端只需要在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再按照上行帧结构发送上行信号,即可被卫星通过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接收并解调,如此无需进行复杂的运算即可在同一个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内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通过将传统的上行信号严格同步转变为非严格同步,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并易于实现。另外通过将上行帧结构的传输单位配置为时隙并设置多个,相比于传统技术(传输单位为符号),能够有效增加上行帧结构的长度,进而降低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中保护间隔的占比,则使得单个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能够接收到的数据量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通信效
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5G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
[0022]图2为现有技术中5G卫星通信系统中终端发送的典型上行帧示意图;
[0023]图3为现有技术中5G卫星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终端发送的上行帧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5G卫星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的构成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5G卫星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的工作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由卫星发出的下行信号,各终端分别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信号,以便于所述卫星在预设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内接收各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和上行帧结构;所述上行帧结构包括若干个上行时隙以及插设在相邻两个上行时隙间的独特字,所述独特字用于进行上行时隙连续传输中的时频估计和纠正。2.一种5G卫星通信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卫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卫星向各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并在预设的上行信号接收时间窗口内接收各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各终端在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即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向所述卫星发送上行信号;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中携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信号的载波频率和上行帧结构;所述上行帧结构包括若干个上行时隙以及插设在相邻两个上行时隙间的独特字,所述独特字用于进行上行时隙连续传输中的时频估计和纠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峰解安亮陈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谱域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谱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