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46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包括连接杆、样品台、相机、透射光源、旋转支架和两个偏光器,所述相机和所述样品台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且相对转动,一偏光器、样品台、另一偏光器和透射光源从上至下设置于旋转支架上且相对于旋转支架转动;相机设置于一偏光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一台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即可对不同的可透光、不透光地质样品拍摄,以满足对在不同成像场景下研究不同地质样品的全视域显微结构及光学性质的拍摄需求,提高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的通用性,增加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拍摄装置主要用于对地质样品例如岩石薄片、块状样品进行拍照,以用于观察研究地质样品的显微结构及光学性质,其光学原理与光学显微镜类似;现阶段,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拍摄装置拍摄相应的照片以观察研究地质样品的不同光学性质,例如当需要研究在单偏光成像场景下,可透光地质样品的光学性质例如形态、解理、颜色、突起、贝克线等,此时会采用具有一个下偏光镜的拍摄装置对地质样品进行拍摄;而当需要研究在正交偏光成像场景下,可透光地质样品的光学性质例如样品的消光、消光位、消光类型、矿物的干涉色级序,此时会采用具有上、下偏光镜的拍摄装置对地质样品进行拍摄,从而导致现有的拍摄装置的通用性较差,应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一台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对不同地质样品的全视域显微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拍摄研究,特别是针对超大地质样品,以提高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的通用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包括连接杆、样品台和相机,所述相机和所述样品台沿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还包括透射光源、旋转支架和两个偏光器,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一所述偏光器、所述样品台、另一所述偏光器和所述透射光源从上至下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一所述偏光器、所述样品台、另一所述偏光器和所述透射光源用于分别通过所述旋转支架相对所述连接杆转动;一所述偏光器与另一所述偏光器的振动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相机设置于一所述偏光器的上方。
[0005]可选地,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四个旋转座和四个支撑架,四个所述旋转座呈竖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各所述支撑架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一所述偏光器、所述样品台、另一所述偏光器和所述透射光源分别与相应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旋转座的一端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旋转座包括第一卡座、第二卡座和旋转凸台,所述第一卡座和/或所述第二卡座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座和所述第二卡座用于合围所述连接杆以通过紧固件将所述连接杆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旋转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座和/或所述第二卡座上,所述支撑架与相应的所述旋转座的所述旋转凸台转动连接,以绕所述旋转凸台转动。
[0007]可选地,所述旋转座还包括位置锁定件,所述位置锁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座或所述第二卡座并与所述连接杆相抵。
[0008]可选地,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旋转座的一端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旋转座外;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旋转座的一端设有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的
内侧设有沉槽,一所述偏光器、所述样品台、另一所述偏光器和所述透射光源分别放置于相应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沉槽内。
[0009]可选地,所述偏光器包括第一固定上圈、偏光镜和第一固定下圈,所述第一固定下圈的内壁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偏光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固定上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下圈上以固定所述偏光镜,所述第一固定下圈设置于相应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沉槽内;和/或,所述样品台包括第二固定上圈、样品承载板和第二固定下圈,所述第二固定下圈的内壁设有第二台阶,所述样品承载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第二固定上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下圈上以固定所述样品承载板,所述第二固定下圈设置于相应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沉槽内。
[0010]可选地,所述旋转支架还包括水平指示器,所述水平指示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0011]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圆环结构上设有第一刻度,所述样品台和两个所述偏光器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刻度对应的第二刻度,且所述样品台和两个所述偏光器的外径小于相应所述圆环结构的直径。
[0012]可选地,所述旋转支架还包括锁定结构,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圆环结构上设有位置孔,所述锁定结构穿设于所述位置孔。
[0013]可选地,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还包括灯架和反射光源,所述反射光源设置于所述灯架上,且所述反射光源与所述样品台相对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旋转支架与连接杆连接,以及一所述偏光器、所述样品台、另一所述偏光器和所述透射光源从上至下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上,相机安装于连接杆上且处于一所述偏光器的上方,此时连接杆可作为相机、样品台、两个偏光器和透射光源的安装支架或安装基础。当需要研究在单偏光成像场景下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的光学性质时,此时先在样品台上放置待拍摄的可透光的地质样品,然后人工进行操作以使样品台、另一偏光器和透射光源相对旋转支架旋转到与相机处于同一竖直光路上,此时透光光源发出的自然光经过另一偏光器后变为偏振光,偏振光再穿过放置于样品台上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随后通过相机再对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进行拍摄,以获得在单偏光成像场景下的单偏光照片。
[0015]当需要研究在正交偏光成像场景下可透光的地质样品的光学性质时,人工进行操作以使样品台、两个偏光器和透射光源相对旋转支架旋转到与相机处于同一竖直光路上,通过一所述偏光器与另一所述偏光器的振动方向呈夹角设置,例如旋转一偏光器使其与另一偏光器的振动方向垂直,此时没有样品时视域黑暗,然后在样品台上放置待拍摄的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若该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为均质体样品或非均质体垂直于光轴放置时全消光,视域呈现全黑;若该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为非均质体样品,转动样品台到不同消光的位置,显示不同的光学现象,随后相机再对可透光的薄片地质样品进行拍摄,以获得在正交偏光成像场景下的正交偏光照片。
[0016]另外,当需要研究在自然光场景下不透光的块状地质样品的外观形态及光学性质时,先在样品台上放置待拍摄的不透光的块状地质样品,然后人工进行操作以使样品台相对旋转支架旋转到与相机处于同一竖直光路上,随后通过相机在自然光场景下再对不透光的块状地质样品进行拍摄,以获得在自然光场景下的自然光照片。
[0017]综上所述,相对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待研究在不同成像场景下地质样品的不同光
学性质,采用相应不同种类的拍摄装置进行拍摄,而导致现有的拍摄装置的通用性较差而言,本技术可以根据研究在不同成像场景下地质样品的不同光学性质,人工操作透射光源、样品台以及推入不同数量的偏光器通过旋转支架相对连接杆进行转动,使得只需要一台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即可对不同的可透光地质样品以及不透光块状样品进行拍摄,以满足对在不同成像场景下研究不同地质样品的不同光学性质的拍摄需求,有效提高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的通用性,相应的增加了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的应用范围。并且,相对传统技术中通过显微镜只能观察研究薄片样品的局部结构,而不能观察研究较大、超大地质样品的显微结构及光学性质而言,本技术通过相机与可以旋转的样品台、透射光源、两个偏光器的相互配合,可以得到对较大、超大地质样品的全视域整体的显微结构照片,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包括连接杆(1)、样品台(2)和相机(3),所述相机(3)和所述样品台(2)沿所述连接杆(1)的延伸方向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射光源(4)、旋转支架和两个偏光器(5),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连接杆(1)连接,一所述偏光器(5)、所述样品台(2)、另一所述偏光器(5)和所述透射光源(4)从上至下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一所述偏光器(5)、所述样品台(2)、另一所述偏光器(5)和所述透射光源(4)用于分别通过所述旋转支架相对所述连接杆(1)转动;一所述偏光器(5)与另一所述偏光器(5)的振动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相机(3)设置于一所述偏光器(5)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包括四个旋转座(6)和四个支撑架(7),四个所述旋转座(6)呈竖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上,各所述支撑架(7)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旋转座(6)转动连接,一所述偏光器(5)、所述样品台(2)、另一所述偏光器(5)和所述透射光源(4)分别与相应所述支撑架(7)远离所述旋转座(6)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6)包括第一卡座(61)、第二卡座(62)和旋转凸台(63),所述第一卡座(61)和/或所述第二卡座(62)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座(61)和所述第二卡座(62)用于合围所述连接杆(1)以通过紧固件(65)将所述连接杆(1)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旋转凸台(63)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座(61)和/或所述第二卡座(62)上,所述支撑架(7)与相应的所述旋转座(6)的所述旋转凸台(63)转动连接,以绕所述旋转凸台(63)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6)还包括位置锁定件(64),所述位置锁定件(64)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座(61)或所述第二卡座(62)并与所述连接杆(1)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路切换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玺成里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