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389424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外侧镜头群、对焦镜头群、内侧镜头群、承载部和驱动部,所述外侧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内侧镜头群沿着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对焦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位置对应的驱动线圈和驱动磁石,所述驱动线圈和所述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当所述驱动线圈被通电时,所述驱动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所述驱动磁石的磁场能够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对焦镜头群沿着光轴方向运动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焦。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装置,特别涉及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被配置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型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型图像传感器等成像元件的小型摄像装置逐渐被装载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并且,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朝向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其对摄像模组的尺寸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同时,用户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例如,带有采用具有3

5片镜片的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在装载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时,往往会有自动调焦的需求,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以往,在这样的摄像模组中,由于镜片的数量较少,因此多位单焦点,此时往往采用整体驱动结构驱动光学镜头整体移动来实现自动调焦,即,在光学镜头的外侧配置有一个环绕的驱动器(例如,音圈马达),驱动器能够驱动光学镜头沿着光轴方向运动而实现摄像模组的对焦。但是,由于驱动器环绕于光学镜头的外侧,且驱动器的结构复杂、尺寸较大,导致摄像模组的整体尺寸较大,无法满足轻薄化的电子设备的配置需求。
[0003]近年来,为了减少摄像模组的体积使其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需求,业界提出了使光学镜头的一部分镜片移动的内调焦方案,但是,采用内调焦的光学镜头需要具有为了进行调焦而在光轴方向移动镜片的驱动机构,由此在内调焦的摄像模组中,容易产生因机械部件的增加以及透镜的中心位置在与光轴方向偏移的偏心,以至于造成摄像模组容易出现单边模糊等成像质量较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内置对焦功能,如此所述摄像模组在对焦时不需要改变整个所述镜头组件的位置和尺寸,即,不会影响所述镜头组件的光学总长,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尺寸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的驱动部下沉,以减小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镜头组件的外侧镜头群的对应位置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的内侧镜头群是D

CUT镜头群,所述驱动部被设置于对应所述内侧镜头群的圆弧边的位置,如此有利于窄化所述摄像模组而进一步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尺寸。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的用于承载所述外侧镜头群的镜头载体能够避让用于悬持所述镜头组件的对焦镜头群的承载部,如此有利于增加所述对焦镜头群的行程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外侧镜头群能够避让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对焦镜头群,如此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所述对焦镜头群的行程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提供一悬持部,所述悬持部用于可靠且稳定地悬持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对焦镜头群于所述外侧镜头群和所述内侧镜头群之间。优选地,所述悬持部允许所述驱动部顺畅地驱动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对焦镜头群沿着光轴方向移动,以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对焦灵敏度和降低对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的要求。
[0010]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镜头组件,其包括:
[0011]外侧镜头群;
[0012]对焦镜头群;
[0013]内侧镜头群,其中所述外侧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内侧镜头群沿着光轴方向依次设置;
[0014]承载部,其中所述对焦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以及
[0015]驱动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位置对应的驱动线圈和驱动磁石,所述驱动线圈和所述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内侧镜头群的外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部包括底部承载元件、顶部承载元件以及延伸臂,所述延伸臂自所述底部承载元件向上和向内一体地延伸至所述顶部承载元件,其中所述底部承载元件具有保持腔,所述内侧镜头群被保持在所述底部承载元件的所述保持腔,其中所述驱动线圈和所述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底部承载元件,其中所述对焦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顶部承载元件。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进一步包括镜头载体,所述外侧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镜头载体,其中所述镜头载体具有载体避让空间,所述镜头载体的所述载体避让空间和所述承载部的所述延伸臂相对应,以允许所述承载部的所述延伸臂进入所述镜头载体的所述载体避让空间。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侧镜头群具有镜头避让空间,所述外侧镜头群的所述镜头避让空间和所述镜头载体的所述载体避让空间相对应和连通。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侧镜头群具有镜头避让槽,所述镜头避让空间和所述镜头避让槽相连通。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进一步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部,其中所述驱动线圈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座,所述驱动磁石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部具有嵌装槽,所述驱动磁石被嵌装于所述承载部的所述嵌装槽,相应地,所述驱动座具有线圈容纳腔,所述驱动线圈被容纳于所述驱动座的所述线圈容纳腔。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部包括一线路板,所述驱动线圈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驱动座的所述线圈容纳腔呈通孔状,所述线路板被贴装于所述驱动座,以保持所述驱动线圈于所述驱动座的所述线圈容纳腔。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座具有一座槽,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驱动座的所述座槽。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进一步包括悬持部,所述悬持部包括磁吸单元和支撑单元,其中所述磁吸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座,并且所述磁吸单元的位置和所述驱动磁石的位置相对应以在两者之间产生磁吸力,其中所述支撑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座和所述承载部之间。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滚珠,所述滚珠被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座和所述承载部之间。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座和所述承载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支撑单元的轨道槽,所述滚珠被可滚动地保持在所述轨道槽。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侧镜头群具有两个相对的圆弧边和两个相对的切边,其中所述驱动部被设置于对应所述内侧镜头群的所述圆弧边的位置。
[0029]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摄像模组,其包括感光组件和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的镜头组件,其中所述镜头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镜头群;对焦镜头群;内侧镜头群,其中所述外侧镜头群、所述对焦镜头群和所述内侧镜头群沿着光轴方向依次设置;承载部,其中所述对焦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以及驱动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位置对应的驱动线圈和驱动磁石,所述驱动线圈和所述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中所述承载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内侧镜头群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组件,其中所述承载部包括底部承载元件、顶部承载元件以及延伸臂,所述延伸臂自所述底部承载元件向上和向内一体地延伸至所述顶部承载元件,其中所述底部承载元件具有保持腔,所述内侧镜头群被保持在所述底部承载元件的所述保持腔,其中所述驱动线圈和所述驱动磁石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底部承载元件,其中所述对焦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顶部承载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组件,进一步包括镜头载体,所述外侧镜头群被设置于所述镜头载体,其中所述镜头载体具有载体避让空间,所述镜头载体的所述载体避让空间和所述承载部的所述延伸臂相对应,以允许所述承载部的所述延伸臂进入所述镜头载体的所述载体避让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组件,其中所述外侧镜头群具有镜头避让空间,所述外侧镜头群的所述镜头避让空间和所述镜头载体的所述载体避让空间相对应和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组件,其中所述外侧镜头群具有镜头避让槽,所述镜头避让空间和所述镜头避让槽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镜头组件,进一步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承载部,其中所述驱动线圈被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华卞强龙刘佳胡国权龚铁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