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降噪装置、清洁设备和基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06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申请公开了气体降噪装置、清洁设备和基站,其中气体降噪装置开设有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以及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位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之间,且连通第一通气口以及第二通气口;其中,气流通道中设置有扰流部;扰流部用于将从第一通气口流向第二通气口的带噪气流在气流通道内进行分流。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带噪气流进行降噪。对带噪气流进行降噪。对带噪气流进行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降噪装置、清洁设备和基站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气体降噪装置、清洁设备和基站。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种家用电器来为自己分担家务劳动,家用电器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方便。许多家用电器涉及到动力装置,例如清洁设备和基站都可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噪音超过一定分贝时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工作状态,还会给人们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人们对清洁设备和基站的使用体验。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各种吸声材料来降低噪音,但吸声材料安装使用时存在着占用空间大、组装不方便、成本高和长期使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气体降噪装置、清洁设备和基站,能够对带噪气流进行降噪。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体降噪装置,气体降噪装置开设有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以及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位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之间,且连通第一通气口以及第二通气口;其中,气流通道中设置有扰流部;扰流部用于将从第一通气口流向第二通气口的带噪气流在气流通道内进行分流。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第一动力源和第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气体降噪装置,第一动力源具有第一气流出口;气体降噪装置的第一通气口连通第一气流出口。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站,基站包括第二动力源和第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气体降噪装置,第二动力源具有第二气流出口;气体降噪装置的第一通气口连通第二气流出口。
[000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气体降噪装置开设有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以及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位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之间,且连通第一通气口以及第二通气口,其中,气流通道中设置有扰流部,扰流部用于将从第一通气口流向第二通气口的带噪气流在气流通道内进行分流,带噪气流从第二通气口流出之前会发生汇聚,带噪气流穿过气流通道时,气流的分流

汇聚过程可破坏带噪气流的振动规律,使得带噪气流的声压能量不会过分集中分布于某一频段范围内,同时可削弱带噪气流流动的能量,降低带噪气流流速,减少带噪气流对空气或狭窄空间的冲击,从而降低带噪气流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申请气体降噪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所示气体降噪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气体降噪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气体降噪装置实施例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又一气体降噪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图1所示气体降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另一气体降噪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图7所示气体降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9为图7所示气体降噪装置内部的带噪气流流动路径示意图;
[0018]图10为气体降噪装置内部的带噪气流流动路径又一示意图;
[0019]图11为包含调流部的气体降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为图10所示气体降噪装置内部的带噪气流流动路径示意图;
[0021]图13为气体降噪装置和清洁设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图14为气体降噪装置和基站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15为气体降噪装置和两个第一动力源或两个第二动力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16为气体降噪装置和两个第一动力源或两个第二动力源的又一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目前,许多家用电器涉及到动力装置,例如清洁设备和基站都可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噪音超过一定分贝时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工作状态,还会给人们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人们对清洁设备和基站的使用体验。目前,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各种吸声材料,例如海绵,来降低噪音,但吸声材料安装使用时存在着占用空间大、组装不方便、成本高和长期使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实施例。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气体降噪装置1开设有第一通气口110、第二通气口120以及气流通道130。气流通道130位于第一通气口110和第二通气口120之间,且连通第一通气口110以及第二通气口120。其中,气流通道130中设置有扰流部141。扰流部141用于将从第一通气口110流向第二通气口120的带噪气流在气流通道130内进行分流,分流后的至少部分气流在流经扰流部141后能够汇聚。
[0028]动力装置工作时会产生带噪气流。带噪气流流动时不断振动,从而产生声音。通过设置气体降噪装置1,带噪气流可由第一通气口110进入气流通道130,然后穿过气流通道130并由第二通气口120流出。带噪气流穿过气流通道130时,扰流部141可破坏带噪气流的振动规律,使得带噪气流的声压能量不会过分集中分布于某一频段范围内,同时可削弱带噪气流流动的能量,降低带噪气流流速,减少带噪气流对空气或狭窄空间的冲击,从而降低带噪气流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0029]具体来说,由于扰流部141的存在,带噪气流分流为不同股气流,不同股气流的流
动规律会产生差异。之后,不同股气流发生汇聚碰撞,由于汇聚之前每股气流的流动规律不同,带噪气流的汇聚过程会消耗带噪气流流动的能量,降低带噪气流流速,并破坏带噪气流原先的振动规律,从而降低带噪气流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0030]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气体降噪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0和盖板101,扰流部141设置于装置主体100,盖板101盖合于装置主体100以形成气流通道130。盖板101盖合或打开装置主体100的方向与带噪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
[0031]可选地,如图3所示,气流通道130包括由扰流部141划分形成的第一通道132和第二通道133,第一通道132和第二通道133用于分流带噪气流。
[0032]由于扰流部141的存在,带噪气流可分流出分别流经第一通道132和第二通道133的两股带噪气流,第一通道132和第二通道133能够使得第一通道132内的带噪气流和第二通道133内的带噪气流流动规律不同。第一通道132内的带噪气流和第二通道133内的带噪气流汇聚时,会消耗带噪气流流动的能量,降低带噪气流流速,并破坏带噪气流的振动规律,从而降低带噪气流流动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开设有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以及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口和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口以及所述第二通气口;其中,所述气流通道中设置有扰流部;所述扰流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通气口流向所述第二通气口的带噪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内进行分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由所述扰流部划分形成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分流所述带噪气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气口和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包围于所述扰流部,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使得所述带噪气流沿所述扰流部从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分流进所述第二通道,且分流进所述第二通道的带噪气流在流经所述第二通道后重新汇入所述第一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噪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上游端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和/或,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下游端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和每个所述第二通道对应包围一个所述扰流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多段直线通道段,多段所述直线通道段依次连通,且相邻的所述直线通道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降噪装置开设有第一通气腔和第二通气腔,在所述第一通气口往所述第二通气口的流向上,所述第一通气腔连通在所述第一通气口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通气腔连通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气口往所述第二通气口的流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气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通气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通气口;所述进气通道呈多段弯折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降噪装置具有围设成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壁;所述扰流部包括第一扰流板和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一扰流板和所述第二扰流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扰流板和所述第二扰流板分别与所述内壁之间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板与所述第二扰流板连接,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晓庆徐紫阳刘力源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